摘要: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随着大型工程建设的日渐增多,地质勘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除了常见的土壤结构勘察外,水文地质勘察更是切实关系到工程的后续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结合水文地质研究的迫切性,探讨了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在工程建筑中,地质勘查是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勘察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建筑工程勘察工作量大而广,其中的方方面面更是存在诸多问题。水文地质勘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们存在对其危害的认识程度不够、掌握不全面等问题,最终造成隐患建筑的产生。地下水的水位、水压力,潜水位都是水文地质勘察中容易发现的问题,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相应的预防及治理措施要不断改进。
1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1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查因为受工作任务的长期性、技术性、综合性等的限制,对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对勘察的内容也有很多规定。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水文地质特性的分析调研、勘察技术落后三大问题。工程项目的勘察单位如果从本质上对地质勘察工作不重视,就会直接导致招聘上岗的地质勘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限,实际操作中对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更会不予深究,只追求形式主义,影响地质勘察质量。其次,缺乏实践经验的勘察人员还容易对水文特性的勘察不细致、不全面,甚至是直接忽视,影响地质勘察的整体效果。技术决定一切,勘察工作中,技术落后是根本性的问题,繁多、冗杂的勘察工作不能够配置较高的勘察技术,在三大影响因素中,这对勘察结果的影响是最大的。
1.2水文地质中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
因为受到水库自身水位的变化、湖泊河流的水位变化、季节气候降水量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压力作用较小的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常见、无碍的。但是,自然因素的频繁影响加之人为因素的可能,如果发生较大、较密的水位波动情况,就会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水文地质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会压密土体,严重时造成基坑突涌、管涌;此外,地下水位变化的过度也会造成岩土的膨胀、收缩甚至是地基裂缝,致使建筑物遭到破坏;受水位变化影响,石膏地层、含盐地层发生溶解现象后,盐分的腐蚀作用也会随着水位变化的加剧而加快,造成建筑主体的位移以致降低建筑工程整体寿命;地下水位变化发生在泥炭土地区,干湿交替更是容易造成腐烂,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1.3水文地质中潜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
水文地质中潜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主要是指潜水位上升所带来的隐患,而潜水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中地表水的下渗、土饱和性差的减小、地下水流的排泄不畅、潜水层排泄困难等原因造成的,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潜水位上升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影响最大,土壤软化、砂土液化等问题容易导致地基的侧移或隆起,甚至是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和失稳。在建筑工程完工后,潜水位的上升还会对建筑物的墙体、地下室等位置造成腐蚀、破裂、倾斜、灌水等危害。
1.4水文地质中地下水压力变化带来的危害
自然条件下,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水文地质中地下水压力变化的幅度都相对较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也不明显。但是,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对地下水压力的平衡有类似于土壤流沙、基坑板损毁、原预埋管道爆裂等外力干预,地下水压力大变,就极易诱发基坑突涌、管涌、流沙等大型工程危害,影响建筑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了工程稳定性,造成项目经济损失。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危害的解决措施
2.1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
为解决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勘察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规程的学习,加强对作为勘察核心的地下水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地下岩层物理特性的学习等,通过研究学习,整合各部分理论内容,在工程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本质就是对勘察技术、专业的高要求,因此,相关高校、政府部门对人才的培养以及施工单位对专业型勘察人才的引进都能保障工程地质勘查的专业人才调配,用理论和操作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准确性。
2.2加强地下水实情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勘察工作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地下水的实情勘察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因此,切实重视地下水埋藏状况的勘察是解决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危害的有效手段。加强地下水实情勘察要做到明确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的常值、已有的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在地下水实情勘察之后,针对一系列的潜在威胁对症下药,制定对应的处理措施,从源头上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地下水实情的勘察还必须投入精准的勘察工具、设备,才能真正做好调查、试验与测量工作。
2.3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前后期工作
在我国,工程地质勘查中对勘探点有着清楚、明确的规定,因此,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前后期工作最基本的就是遵守国家相关规章制度。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前期工作,就是在开始勘察前对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进行积极的踩点、调研,对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深入了解地下水和含水层,为正式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这样能够保证实际勘察工作开始后,收集到的信息资料是真实有效的。水文地质勘察的后期工作是指对本期工作的总结和分享,以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监理。优质的后期工作是对地质勘察的经验积累,勘察监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勘察过程中各种水文地质问题的出现。
2.4改进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改进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为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治理能力提供可能。推陈出新是改进技术的常用手段,自我传统的摒弃,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是最根本、显著的技术提升。其次是人才的培养,改进、革新水文地质勘察观念,加强在岗人员的思想、专业教育。最后是勘察过程中的技术提高,创新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完善现场实际突发问题的处理水平等,从技术方面全面改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仅是自然因素,勘察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会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因此,准确、详实的数据,科学、严密的调查分析,合理、及时的治理备案都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关键。
3结语
实践证明,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问题是关键性因素之一,水位的变化、潜水位的上升、水压力的波动都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影响项目建筑的安全、稳定、耐久性能等。水文地质作为建筑工程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自然因素,勘察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会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因此,准确、详实的数据,科学、严密的调查分析,合理、及时的治理备案都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柳明.试述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08):225
[2] 梁超.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80-81
[3] 张倩清.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6):70-71
论文作者:梅朱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水位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