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乐乐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七中学 830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朗读已被一些教师忽略,它的重要性得不到体现。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
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主要归功于朗读的教化。朗读在小学语文活动中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掌握合理的朗读方法,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明确目标、读悟结合、练评结合地开展朗读,才能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感情又有灵气和创新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朗读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朗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倒读、不误读。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其注意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其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朗读的停顿、轻重、升降、快慢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及时做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这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度性等。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
朗读要感人就得深入意境,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由于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比较生动形象,画面迷人,为了让学生领略到仙境般的五彩瑶池就在人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美景的感情,我精心挑选文中的比喻句,让学生美读:如“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不同的形状,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学生动情地朗读,联想出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文中的葫芦、镰刀、莲花……把学生带进形状各异的五彩池。学生边读边想象,情不自禁地称赞道:“作者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又如,读到“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时,学生兴趣盎然,满面生辉,沉浸在美的世界里。
二、朗读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朗读背诵是增强记忆的一大秘诀。小学生在接触语文这一课程时, 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学生首先是跟着教师的语调去朗诵,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朗诵能力。通过朗诵阅读, 学生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语感能力、组织能力, 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学生通过朗诵阅读还可以提高对文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培养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吸收更多文学方面的知识精华, 提高自我文学修养。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三、朗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显得僵化、枯燥。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精读课文《鸟的天堂》中的重点段“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三是要有表情动作配合。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同时双眼射出光芒,右手由胸前往上抬起。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似乎亲眼看到了那茂盛而富有生命力的榕树,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无限美好。
教师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教学中,使学生深受感染,并产生强烈共鸣。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中情境,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四、朗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读,由文字语言转化而来,比生活语言更准确、更生动、更具美感。不能认为会说话又识字的人就等于掌握了朗读的本领。朗读过程中,蕴含着把握文字语言、驾驭有声语言的深厚功力。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虽然我们写作是边想边写,说话时是边想边说,可是,在“想”时便会融合进前人的创造,在“写”或“说”时也会汲取过去的经验。积累多了,写作、说话、朗读的表现力必然明显提高。随着表现力的提高,辞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随着语言技巧的丰富,当会逐步改变心虚笔拙、木讷无文的窘状。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
论文作者:聂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能力论文; 感情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茂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