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资源挖掘的情感因素探讨_英语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资源挖掘的情感因素探讨_英语论文

新课改下挖掘英语课程资源的情感因素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改论文,英语课程论文,因素论文,情感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应该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人文性,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与归宿: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即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这种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我们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去挖掘英语课程资源的情感因素:

一、挖掘英语教材的情感因素

课程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将人类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并在当代社会中急剧更新发展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转化为能够被不同年龄学生接受的学习内容。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意识地从中外文化知识和思想宝库中挑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挖掘那些体现知识性、趣味性的素材,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而且学会做人,这是外语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根本途径。

1.挖掘教材中本身固有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文化背景、交际功能)

在历次大纲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的教育(即大纲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渗透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1988年以后的大纲中编者更是吸收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教材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教材语言比较真实、自然、地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比较真实的情景,如信息交流、角色扮演、开展调查、解题、游戏、猜谜、讨论等,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比如,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礼貌用语贯穿于整套英语教材之中,教师可结合英语日常用语的教学,利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问候语:“Good morning”“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及英语中的“Thank you”“Excuse me”使用频率很高。另外,教材的编写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尤其是年龄的特征,重视从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到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份量。教材不再是孤立的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套系列教材,它使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语言材料和标准的语音语调,且提供了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正确模仿,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和思想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生成。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会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了解他所学语言的人们的文化及其思维方式。没有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他的语言学习是永不完善的。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文化离开了语言也很难存在,有些文化形式本身就是靠语言来表现的,如文学等。还有更多的文化形式则通过语言来记录、保存和传播。外语教学应包括语言和文化两部分的知识。语言知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带着鲜明的文化烙印。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教学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材中编入了有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等话题的内容,在教材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了注释和讲解(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们理解时有困难的地方,有时还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范畴——“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如在学“Necklace”和“At the Shop”时,教师要分别给学生介绍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生平,讲到马克·吐温笔名的由来,以及《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和文章的了解。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

2.挖掘教材中具体事情、具体细节的情感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要积极挖掘和灵活运用教材中具体的、丰富的德育素材,适时恰当地向学生灌输人文思想和道德评价标准。如高中英语新旧教材都收录了这样一篇文章:居里夫人(Madam Curie)。该篇短文语言慎密,叙述流畅,文采飞扬,从语言上看是一篇美文。但我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语言技巧,更要透视作者的思想性、文化性及其教育功能。居里夫人的那种“Failure,a little success;a little more failure,a little more success.”对科学孜孜不倦,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意志坚定的为科学奉献终身的崇高精神,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向居里夫人学习。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教材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交际目的,挖掘出这些语言形式和结构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交际功能。语言环境(语境)常常由情景(situation)或话题(topic)构成。情境(情景)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故而教材重视情景的设置和话题的提出。教材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内容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材设计了中外学生在校学习的情景,通过教学问候、介绍、告别、看病、建议、劝告、喜好、厌恶、祝愿、购物等等,表达意愿和希望,可能与不可能,同意与不同意,以及表示焦虑等交际功能项目。如:Ju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Book 1A,1995年版的第26页中Lesson 26的第二部分Ask and answer,它不仅呈现出语言的结构形式,同时也重视语言的使用意义(即语言交际的情景和功能),显示出教材对语用环境的重视。首先,对话是有人物出现的,这就是一个中国男孩和一个外国男孩。其次,对话是有主题和目的的,即外国男孩在向中国男孩问话。外国男孩首先赞美图画画得好,然后再询问画中的景物是什么,于是便有了一问一答的语言。

然后,要活化教学内容。教师要弄清教科书所呈现的语言项目具有何交际功能,在不改变教科书中语言项目交际功能的前提下,对情景和话题(语言细节)的设置作一些调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东西产生一种行有其人、言有其物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活动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逼真、更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

3.善于对比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够产生相对化的情感强度,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有力的情感冲击。中西方文化由于种族、历史背景不同而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文化差异的范围很广,大的方面包括社会阶层和家庭结构、职业、社会活动等;小的方面如东西方称呼上的差异,打招呼用语的差异,受到别人称赞时应答的差异及禁忌语等。这大小差异都反映了东西方不同背景的文化特色。中国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交际文化,就会使人难以理解。我们应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他们对汉英两种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用英语的文化习惯恰当地表达思想,以提高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Book Ⅲ Unit 13是一篇关于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的课文,在学习前,不妨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圣诞节的节日气氛和风俗习惯,同时比较我国的春节,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然后再来学格林一家是怎样过圣诞节的,因为了解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兴趣也更浓厚。又如在学习Glad to see you again这一交际用语时,把以前所学的How do you do,Hi,Hello,How are you等结合起来了解一些英美人的见面礼。

二、挖掘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的情感因素

外语教学资源除教科书及其配套的辅助材料外,还应包含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声音、文字、图像及其他的材料。

(1)利用原声录音带学英语,尽量增加声音方面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外语的真实感,同时通过他们的成功模仿增强他们的信心。

(2)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资源。在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里,可以找到许多既有英语又有汉译的音像图文资料,如路标、招牌、指示牌、贺卡、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有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为教学的资源,这样的教学更贴近生活。

(3)来自杂志的教学资源。来自杂志的一些英语信息资源,只要将其中一些内容稍加修改就可成为中学英语的教学资源。这样,地道的英语说法,加上完整的语言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会给我们的教学增添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来自电影录像及来自CD、VCD或DVD光盘的原声英语片。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至关重要,而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需要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影视材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书本教材所不能比拟的语言运用环境,使我们对语言的使用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来自流行歌曲的语言资源。有选择地让一些流行歌,特别是外国优秀流行音乐作品等进入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与不足,拉近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但对流行歌曲的选择应慎重,要注重题材立意和传唱的难易程度,并顾及学生的接受倾向。

(6)来自漫画的语言资源。漫画是非语言性的教学资源,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使用语言的动机和题材,我们可以利用漫画来设计和进行一些语言活动,从而为我们的英语课堂增添趣味性。

(7)来自Internet的语言资源。来自Internet的语言资源与来自报刊杂志的材料一样真实和具有时代感。

(8)从电脑语料库里提取英语学习资源。如今日益盛行的大型电脑语料库(无论是英语为母语者的语料库还是英语学习者的语料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语料信息,它不同于那些纯粹为教学选择的,高度简化了的教科书语料,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曾经使用的或正在使用的真实而自然的语言。

标签:;  ;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资源挖掘的情感因素探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