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和施工技术论文_易志荣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和施工技术论文_易志荣

广州市房实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180

摘要: 近几年来,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发挥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解决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对于提升现代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主要针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明确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功能;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是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的好与坏有着直接的联系。现代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这种结构在不同温度的影响下会引发收缩膨胀现象,从而产生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避免现代建筑出现裂缝的情况,为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1现代建筑中后浇带的重要作用

1.1避免现代建筑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

现代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在现代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可能要经历不同的季度,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当中。当现代建筑的施工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就会引发收缩膨胀现象,从而造成建筑物裂缝的产生。还有一部分已经完工的建筑物,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预留一定的施工缝,当后期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混凝土内部就会出现温度应力,同时向外部释放挤压力,造成建筑物裂缝的产生。由此可见,在现代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预先留出一定的施工缝,即使混凝土内部出现收缩和膨胀现象的时候,也能够使预留分缝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提升现代建筑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很大的帮助。

1.2有效解决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问题

裙房结构问题和基础设计问题是现代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沉降差过大引发的情况。现代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地基发生沉降的现象是地基土的不均匀,即与承担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土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现代建筑的正常施工。要想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将构件分隔为两个部分,通过对现代建筑地基沉降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建筑物后浇带浇筑时间。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现代建筑的裙房结构和基础强度进行审核。当现代建筑浇筑结束以后,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浇筑后的结构来计算内部应力。只有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2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明确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明确现代建筑后浇带施工的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是确保现代建筑整体性的必要手段。对于建筑物设置后浇带来说不能对有受力效应的钢筋进行切割,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现代建筑的安全性。当现代建筑施工的时候存在大跨度后浇带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对有受力效应的钢筋进行切割,然后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对切割部分进行焊接联接处理,从而避免钢筋因为受力过大而出现下垂和弯曲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后浇带的施工宽度控制在1m以内,而后浇带的施工间距则需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具体分析,宜每隔30m至40m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选择施工位置和施工材料

在选择后浇带施工位置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混凝土构件中所受到外力影响最小的部分进行施工,当进行剪力墙施工的时候,不能够将后浇带设置在中部位置,而是应该将大梁和模板作为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因为剪切应力过大或弯矩过大而造成的混凝土构件压力过大的问题。在选择后浇带施工材料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施工缝进行清理,确保建筑物施工缝中的清洁程度,将存在其中的积水全部排出,为后浇带构件表面的湿润度提供基本保障,并且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的湿润度能够维持24h以上。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用无收缩类型的微膨混凝土,确保现代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2.3确定施工时间和断面形式

在选择后浇带断面的时候,应该确保后浇带断面形式与混凝土断面形式保持一致,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而引发的变形,同时还能够解决后浇带浇筑后造成的裂缝问题。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时间的控制与混凝土施工环节有着直接联系,混凝土施工环节通常控制在2个月以内,后浇带施工也应该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完成。在现代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建筑物主体部分形成沉降的时间较晚,并且建筑物主体部分所产生的沉降大于裙楼载荷的情况,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确保现代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就必须要在建筑物主体部分沉降结束之后,才能够进行后浇带施工。

3后浇带技术的注意问题

这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充分说明了它的作用。但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同样有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混凝土材料的控制

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和应用都是在混凝土的施工和应用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工程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把握准确。在混凝土选择的过程中同样要有一定的原则,其不能具有应力收缩的性质。这样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才能更好的把握,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另外对于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配制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符合后浇带施工的要求,除此之外对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加强,混凝土模板的侧向压力要符合要求同时混凝土模板的钢丝网结构进行保护,还要时刻的监控其中的振捣环节并保证不能让其中的混凝土外溢,进而保证后浇带技术能够顺利的进行。

3.2后浇带的设置要合理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后浇带的设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在工程中因为后浇带的设置不合理而进行后续的施工工程那么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其设置合理性包括断面形式的设计、后浇带位置的设置以及后浇带间距的设置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后浇带的断面形式的来说存在直缝、斜缝、企口缝等断面形式,而对于不同的工程来说应用不同的断面形式这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而每一种断面形式都有着其相应工程的要求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后浇带位置的选择要根据混凝土的受力情况进行判定,一般都是选在工程的反弯点这种受力较小的位置,同时要注意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一定不能选择在剪力墙中间的区域,而对于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也应该要合理的进行规划,避免出现因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对于这项工作来说应该严格的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如果没有图纸便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从以上介绍的几方面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后浇带的浇筑时间温度以及配筋设置的控制

建筑工程之中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也要掌握其浇筑的时间以及温度进而保障施工的顺利,对于后浇带三种形式的不同施工要根据其特点把握好准确的浇筑时间,这样会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稳定,无论是对于后浇收缩带、后浇沉降带还是后浇温度带都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布局不同来决定,另一方面后浇带的温度控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这个环节的处理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此时就需要把握好浇筑的温度进而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据相关的资料表明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大约在一百摄氏度左右。另外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中的钢筋进行切割,而钢筋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钢筋的切割工作时不能够对所有的结构进行操作防止出现结构上的破坏。

4结束语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这项技术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在一些工程中若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处理得当,会使工程缩短施工工期,质量得到保证,还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间传海 . 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37

[2]李锦涛.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 同行,2015,(09):212

[3]陆宏巍.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52

论文作者:易志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和施工技术论文_易志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