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业的困境和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豆论文,中国论文,困境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中国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大国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大豆净出口国。但是,在最近的10多年里,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1996年开始,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净进口大国,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近20年内,中国一直净进口大豆油,1994~1996年,豆油的净进口量较大,超过100万吨,其余大部分年份的进口量低于50万吨。但是,在1995年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1987年大豆的净出口量最高,达到144万吨,1990年豆粕的净出口量最高,达到239万吨。从1996年起,大豆和豆粕同时出现净进口,而且净进口的数量很大。1996年净进口大豆92万吨,到2000年进口量超过了1000万吨,2001年进口创历史记录,达到1394万吨,已接近国内大豆的生产量。中国从1996年首次净进口豆粕,而且净进口量一下子就达到181万吨,1997年为345万吨,1998年达到371万吨。1999年后,豆粕的净进口量开始大幅度减少,到2001年甚至还有少量的净出口,这是因为中国调整了进口豆粕的政策,通过多进口大豆来缓解国内大豆榨油行业的困境,这样就促使近些年大豆进口量的急剧增加。
表1 中国大豆产品贸易量的变化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1.《2001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历年;3.2001年的数字来自《中国农业展望》2002年第5期。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大国?表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内大豆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国内大豆及大豆产品(主要是豆粕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大豆在食物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作为食物的消费量增长很快。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作为蛋白质饲料的豆粕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国内大豆的生产量却停滞不前,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靠大量进口来缓解。
表2是1990~2000年中国大豆及豆粕的生产和消费变动情况。中国的大豆生产量在1994年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560万吨,但是随后开始下降,到2000年才又上升到1540万吨,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的局面。但是,大豆和豆粕的消费量却增长很快。10年来,大豆用于榨油的数量从不足500万吨,增加到1000多万吨,增加了1倍多;用于食物消费的大豆从4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增加了1.5倍(人均大豆食物消费量从1990年的3.5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8公斤多,增加了1.3倍);再加上用种量和损耗,大豆的总消费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2500多万吨,提高了1.5倍。10年来,中国的豆粕消费量增加更快,从1990年的不足2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100多万吨,增加了4.5倍。1995年前,中国的大豆自给率大于100%,1996年的大豆自给率为77%(含豆粕和豆油的进口),到2000年,大豆的自给率已经降到58%。今后,中国的大豆消费量仍将继续增加,如果国内的大豆生产量没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的大豆净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大豆自给率还将继续下降。
表2 中国大豆、豆粕的生产和消费单位:万吨
注:1.大豆产量来自《2001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大豆加工主要是指榨油,大豆传统加工和蛋白加工包括在大豆食物消费内。这两组数据根据有关资料估计得出。3.假定年末的库存量为零,消费量等于供给量。
二、影响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
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大豆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豆粕需求的增长,只有增加大豆和豆粕的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对豆粕的需求。
中国的大豆生产量在1985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50万吨,随后一直在1000万~1200万吨之间徘徊。到1993年,大豆生产量提高到1530万吨,在1994年创最高记录,达1560万吨,随后又开始徘徊在1400万~1500万吨之间,2000年的大豆产量为1541万吨,2001年的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中国的大豆生产量长期徘徊,增长很慢,是因为有许多因素阻碍着大豆生产的发展。
(一)大豆地位相对下降,大豆单产提高缓慢
长期以来,中国面临着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增加粮食产量。在中国,尽管把大豆归入粮食类产品,但大豆生产并未得到像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那样的重视和优惠政策。因此,大豆生产的发展受到单产更高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的冲击。
大豆生产受到冲击的第一个表现是,大豆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地位的下降。20世纪50年代初,大豆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6%左右,到1979年,这个比例降到最低水平,接近2%。进入80年代后,大豆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虽有一点回升,但始终在3%左右徘徊。
大豆生产受到冲击的第二个表现是,对大豆的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大豆技术的推广不力。中国的农业科研投资是不足的,但就是这些不足的科研投资还主要投向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高产粮食作物。大豆作物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使大豆单产的增长非常缓慢,单产水平低。加上各地在作物品种推广中把重点放在对粮食增产明显的玉米、水稻和小麦品种方面,大豆品种的推广受到严重忽视。全国玉米、水稻和小麦的品种已经更新了几十次,但大豆主产区的许多农民仍在沿用几十年前的老品种。
1949年中国的大豆单产每公顷只有611公斤。1980年大豆单产达到每公顷1.1吨,1989年达到每公顷1.275吨,1996年后大豆每公顷产量基本维持在1.7吨左右的水平上。1970年以前,所有粮食作物的单产增长幅度都不大,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化肥和“绿色革命”所带来的良种等现代投入的不断增加,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产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98年,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产分别比1970年增长了87%、152%和221%,而同一时期大豆的单产仅增长了63%。中国大豆的单产水平低,是制约中国大豆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998年世界大豆的每公顷产量平均为2.24吨,大豆主产国美国为2.60吨,巴西为2.37吨,阿根廷为2.52吨,而中国只有1.68吨,中国的大豆单产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5%、美国的65%、巴西的71%、阿根廷的67%;2000年世界大豆每公顷产量平均为2.20吨,美国为2.56吨,巴西为2.40吨,阿根廷为2.32吨,中国为1.71吨,中国的大豆单产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8%、美国的67%、巴西的71%、阿根廷的73%(见表3)。如果2000年中国的大豆单产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仅此一项就可使中国的大豆生产量达到2000万吨,可基本满足国内对大豆的消费需求。
表3 中国大豆产量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1999年、2001年。
(二)国内价格体系不利于大豆业的发展
在中国,玉米是与大豆争地的主要竞争作物,大豆的种植面积高度依赖于大豆与玉米的国内价格比值。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决定着净产值的高低,而各种作物单位面积净产值的高低,是影响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基本因素。农民种植大豆的净产值实际上通常低于其竞争作物,特别是低于种植玉米的净产值。从表4可以看出,农民种植大豆的每公顷净产值低于玉米的净产值,这不利于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在1995~2000年期间,1995年的每公顷大豆与玉米净产值之比最低,只有0.64,这是因为1995年玉米的议购价格比上年提高了53.3%,集市贸易价格上升了56.4%,而大豆只分别上升了13.6%和18.6%。这就造成1996年大豆播种面积比1995年减少了8%。1996年的情况正好相反,大豆的议购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比上年提高了21%,而玉米的议购价格没有变化,集市贸易价格还下降了6%,使大豆与玉米的净产值之比提高到0.90。这一信号引导农民在下一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使1997年的大豆播种面积比1996年增长了12%。1998年大豆价格回落,大豆与玉米的净产值比下降到0.78,使1999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又出现减少。表4的数据表明,大豆与玉米播种面积之比,与大豆和玉米净产值之比的变化是一致的,而且刚好滞后一年。
表4 大豆与玉米净产值的比较单位:元/公顷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96~2001年;《2001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三)大豆生产缺乏成本比较优势
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必须具有竞争力。竞争力最终由单位产品的成本所决定,即必须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而中国的大豆生产成本高,在价格上处于劣势。按完全的生产成本比较,中国1997~1998年大豆每公斤的生产成本为1.83元,而同期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为每公斤1.21元(按官方汇率折算),中国的大豆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51%。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生产成本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豆的单产高,中国的大豆单产只是美国大豆单产的65%。二是种植规模大。美国在1982年有51万户农户种植大豆,约占总农户的20%,到1992年种植大豆的农户下降到38万户,但平均每户的大豆种植面积却由1978年的114公顷上升到148公顷。而中国的大豆种植农户却只有0.1公顷的平均规模,就是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黑龙江省,农户种植大豆的规模,最大的也只能达到10公顷左右(主要指承包国有农场耕地的农户)。当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到生产成本的比较。
由于生产成本高,中国大豆的国内价格通常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以上。1999年中国国内市场三等大豆的年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85元,而美国1号黄豆的离岸价格平均为每公斤1.52元,中国的价格比美国的高出22%。2000年国内市场每公斤大豆的价格为2.16元,美国为1.60元,中国的价格比美国的高出35%。按生产者价格比较,中国也比美国高。1996年和1998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61元和2.26元,而美国大豆的生产者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24元和1.50元,中国的价格比美国分别高出17%和51%。
据报道,大连一家大豆加工厂从美国进口大豆的运费为每吨50~60元,而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购买大豆的运费却达到每吨90元。可见,在沿海地区进口大豆是很合算的。
(四)国内大豆的生产营销体系难以保证大豆的质量
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生产的大豆相比较,中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更适合加工成传统的大豆食品,也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豆粕。但是,中国大豆的含油率相对较低,因而出油率低。美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9%,中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5%,相差4个百分点。由于豆油价格高于豆粕的价格,榨油厂加工进口大豆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加工国产大豆。
而且,国内的大豆收购单位通常从不同的农户处收购大豆,品种混杂,难以保证质量。因此,许多大豆榨油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新型榨油企业宁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大豆而不愿意购买国产大豆。
(五)大豆进口没有配额限制
中国从1996年起放开了大豆和豆粕的国际贸易,进口关税仅限定在3%的水平,且没有进口数量的限制。因此,从1996年开始大豆和豆粕进口量大增,对国内的大豆生产和榨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中国加入WTO后,对与大豆争地的竞争作物玉米的进口实施关税配额制度,在配额内的进口给予低关税,配额量外的进口实行高关税,但是对大豆和豆粕的进口没有关税配额保护,大豆进口的关税为3%,豆粕进口的关税为5%。对大豆油的进口在2005年前有配额保护,2006年后就放开,只征收9%的关税,而且在2005年前有配额量很大,保护作用却不是很大。由于大豆的国内价格不断下降,几乎与进口价格相同,而玉米的进口配额保护使玉米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大豆和玉米的这种价格比例将鼓励玉米生产,而不利于大豆生产的发展。
三、中国大豆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近期不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生产,扩大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
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质量,还可以减少农药的投入,国家应该继续支持和鼓励科学家从事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加大对大豆生物技术研究的力度。但是,是否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大田商品化生产,还要从贸易上、经济上,从农民是否增收上,从是否有利于中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上去考虑。
从每公斤大豆的生产成本看,中国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高出不少。中国是土地稀缺的国家,生产规模很小,中国同样种植转基因大豆,其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肯定仍将高于美国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但是,现在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对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十分谨慎,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也不太欢迎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食品。因而,在这些国家中,非转基因大豆的销售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的销售价格高出许多。在日本,非转基因大豆食品的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食品的价格高出60%以上,但消费者基本上不购买转基因大豆食品。
现在,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还没有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生产,中国生产的大豆是非转基因的,欧盟和日本、韩国等国家都以较高的价格从中国进口大豆(除了非转基因的因素外,中国大豆品种更适合做豆腐等传统大豆食品)。根据中国港口的大豆进出口量和进出口值计算出大豆的进出口价格,1998年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是每吨252美元,出口大豆的离岸价格则为每吨373美元,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1.48倍;2000年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是每吨218美元,出口大豆的离岸价格为每吨305美元,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1.40倍。可见,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比美国等国家的转基因大豆价格高出很多。
因此,从中国大豆生产发展考虑,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考虑,中国当前不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生产是有利的。这样,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同时,像现在一样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进口美国等国家的转基因大豆用于国内消费。
当然,在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生产的质量,走绿色大豆之路;同时,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增加国内直接食用大豆的消费水平
长期以来,中国把大豆作为粮食作物,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大豆作为粮食作物的真正特点。目前,中国的大豆在平均含油率上确实比国外低2~3个百分点,如果将其用于榨油则存在明显的出油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但中国大豆并不是完全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从大豆最终使用来看,大豆与其当作油料作物用于榨油,还不如当作蛋白质作物消费更为恰当。这主要是因为从大豆本身的营养物质来看,它的含油量仅为20%左右,不及油菜籽和葵花籽含油量的一半,但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高居各种粮食和饲料作物之首。从大豆作为蛋白质用途来讲,只要有对大豆蛋白质的需求(包括人类直接食用和作为畜牧饲料),就会有对大豆的需求,从而也就会有大豆生产的巨大发展。但从大豆作为油料来讲,有油类的需求,却并不一定有对豆油的需求,因为菜籽油、葵花油和棕榈油将是非常好的替代品。
从大豆作为蛋白质用途的角度看,世界上存在着明显不同的三种模式。一种是大豆直接食用,一种是直接食用与豆粕饲用并重,另一种是主要为豆粕饲用。直接使用豆粕生产畜产品的西方国家,在经过长期发展“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模式的实践之后,人民的食物和营养质量及身体素质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也增加了营养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营养性疾病。对此,营养学家提出了重新建立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模式。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都把增加大豆消费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和中国的台湾、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人均食用大豆一直保持在每年10公斤的水平上,台湾省每人每年的大豆直接消费量大于20公斤,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的食物平均消费水平不高,但人均消费豆类却达到20公斤。而中国全国平均的大豆食用量每人每年只有6公斤左右。如果能够提高到人均10公斤以上,则每年可增加大豆消费500万吨以上,这将极大地刺激中国国内大豆生产的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大豆单产低,既是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也是当前中国大豆业与国外大豆业差距最大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是中国大豆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因素。
政府要加大对大豆科研的投资力度。大豆科研在农业科研中的地位与大豆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相似。今后,一定要重视大豆的科研,较多地增加大豆科研的研究经费。
在大豆的育种上,要改变过去一直强调的高油与高蛋白兼容的育种方向,走高油和高蛋白品种单独选育的路子。要健全和加强大豆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优良品种。要积极采用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例如黑龙江省的“三垄”栽培技术,黄淮海夏大豆栽培模式等。要改变种大豆不用施肥,不必精细管理的传统观念。应在争取全苗的基础上增加投入,例如,用磷酸二铵作种肥,花荚期适当追氮肥,实行高标准集约化种植制度。
(四)加快大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进程
中国的大豆加工有两大部分,一是传统的大豆食品加工部门,另一个是大豆榨油工业。传统的大豆食品加工以小型豆腐作坊为主,发展很快,经济效益很好。这表明大豆食品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正在快速增长。但时至今日,中国豆制品的加工技术仍然摆脱不了“手拉风箱烧豆浆,石头压榨做豆腐”的落后方式。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豆制品加工已初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但目前中国的大豆加工食品无论品种、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现代技术大力改造传统的大豆食品加工业,进而促进食用大豆消费量的较大幅度增长,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传统的大豆食品加工部门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传统大豆食品的消费习惯和缺乏冷藏能力,限制了该部门产品的销售空间。大豆食品加工部门必须在加工技术和包装、冷藏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扩大其销售空间。
近些年来,中国大豆榨油工业的发展并不景气,特别是原有的许多国有榨油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并且入不敷出,负债很多,主要原因是受到大量进口豆粕的冲击。但是,最近几年里,一批现代化的民营或合资的榨油企业已在沿海地区涌现出来,它们主要采用进口大豆作原料生产豆油和豆粕,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对豆粕的巨大需求,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榨油工业的发展。那么,榨油企业采用国产大豆能否具有竞争能力?答案是可能的。这就要求榨油企业通过与大豆种植者密切合作,使农民生产的大豆符合榨油企业所要求的质量,从而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豆粕。榨油企业通过建立大豆生产基地,向农民提供高油大豆品种,获得稳定的高油大豆供给。由于实行一体化的经营,除质量有保证以外,经营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像这样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大型榨油企业已经在吉林省等大豆主产区出现,显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标签:转基因大豆论文; 豆粕论文; 美国玉米论文; 大豆论文; 转基因食品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玉米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