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为课堂燃烧论文_侯德贵

让生命为课堂燃烧论文_侯德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课的艺术

延安市创新实验小学 侯德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头语”,称为导课艺术。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导课应具有“吸引性”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是最初教学充满形象色彩,才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所接受。

注意力是学生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先天的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课开始要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极短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请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2、7、3三块数字卡拼出不同的6个三位数。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投入紧张的拼数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谁最先发现拼出的哪些数能被3整除?如果把卡片7换成卡6,现在拼出的数还能不能被3整除呢?通过计算,这些数均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呢?到底跟什么有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感到旧中有新,新知不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导课应具有“趣味性”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我认为在新课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迎接新知,探求新知。那么,怎样的导课才具有“趣味性”呢?

1、悬念激趣。科学上的前沿悬念往往成为人们创造发明的“引发剂”。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要求教师在导课阶段,巧设悬念,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比例尺”时,在导课时,巧设悬念,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知道孙悟空很厉害,变化多端,能变成很不同形状的人或物。但那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掌握的“变”的本领远比孙悟空的本领大,你们看,我校20间教室的教学大楼,我能将它变小装进我的口袋(从口袋里摸出校教学教学楼平面图)。我能将960万平方千米面积的中国变小放在教室里(出示中国地图)。那么,这样的变法是怎样变来的呢?这样导课,用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帷幕,巧设悬念,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创编一些卡通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导课时,教师出示12.6和126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老师利用磁性黑板演示童话故事情节:由于126大,平时很神气,经常欺负比它小的12.6。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很生气,就趁126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6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同学们,你们说,第二天,126(1.26)还会神气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如此导课,把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之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人情味,更接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在实践中符合儿童的特点,有童趣,激发学习兴趣。

3、形象激趣:《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平时导课时,应多注意用形象直挂图或有关的教具学具进行导课。“表演游戏导入法”、“操作演示导入法”等这些导入新课的方法都符合“趣味性”这个要求。平时教学时就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而选择适合的导课方法。

三、导课应具有“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时间,选择不同适当的方法,必须做到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结合,融合一体。比如,有的课用“开门见山导入法”就能一针见血地抓住教学中心,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开始导课时,同学们,这节课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指导我们学习: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学生鼓掌),大家在鼓掌时两只手怎么样了?(相遇),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相遇应用题”。导入自然,干脆精炼,一针见血,极具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导课也可让学生在课开始时进行质疑,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自己极欲寻求的答案进入课堂,探求新课。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侯德贵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让生命为课堂燃烧论文_侯德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