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 273200)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电力供应,因此,其中的任何问题都不容忽视。本文根据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
1 引言
电力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能源。然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电力资源的整体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情况。因此,要想平衡不同地区的用电情况,将电能供应到具有相关需要的其他地区,那么,高压输电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输电扮演着联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角色。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其地理位置、施工环境等往往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施工,保障工程质量。
2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相关线路后期运行状况的安全与否。在以往的施工中,由于对当地的地质研究不够全面,而导致最终的工程出现地基下沉、滑坡、混凝土断裂,并最终发生倒杆塔事故,已经给相关的施工团队足够的教训。而此类问题的补救处理往往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因此应当以预防为主,在初期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即严格保障相关工程的质量。在目前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坑的渗水造成的基础抗压强度较低,这是由于基坑内部,由于泥水渗入,与混凝土共存,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有效的策略是加入碎石。在基础施工前,可以采用规格相对一致的碎石,将其均匀地铺于基坑底面,以此作为泥土和新浇混凝土之间的缓冲介质,避免二者混合,防止泥水渗入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的整体抗压强度保持在统一的水平。杆塔基础坑回填土夯实程度,按杆塔基础型式的不同而不同。预制铁塔基础,拉线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和不带拉线的电杆基础,因本身轻而体积又小,是土壤承担大部分上拔力,因此这些基础的回填必须夯实,其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度的80%以上。现场浇制的铁塔基础和拉线基础,体积大重量大,很大部分上拔力由基础自重承担,而土壤仅承担较少的抵抗力,所以,土壤的夯实要求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以上。对于重力或基础及带拉线的电杆基础,基础回填土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其原因是基础的抵抗力基本由基础本身承担。
3 杆塔工程
杆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杆塔的选择和杆塔的组立。在杆塔的选择方面,应当考虑到经济性、建设速度等多方面的问题。一般而言,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的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但是,预应力混凝土杆具有更强的安全保障,因此应当予以推广。在交通运输相对便利的区域,如平地、丘陵地带,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者预应力混凝土杆。而在交通运输相对困难、垂直档差距较大等区域,可以采用铁塔。若相对地区地形起伏明显偏大,或者高压达到220kV及以上,则应当应用自立式铁塔,以保障相关线路的安全。在杆塔组立方面,由于杆塔的材料、受力和结构形式的不同,杆塔的强度也会相应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承重、支持等功能,杆塔应当具有相应标准的强度和刚度,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变形。而环形截面的钢筋混泥土构建具有节省材料、便于制造等有点,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进行预应力构件的浇筑时,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凝固特点,在浇筑前张拉、凝固后撤出拉力,从而使二者同时回缩,保证混凝土受个预应压力。这样,能够使相关构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承受性,不至于因为抵消拉力而产生缝隙,使钢筋受到潮湿和氧气的侵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架线工程
架线工程是高雅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准备工作、导地线的展放和连接、紧线,还是弛度观测、附件的安装,都需要较多的精力。在导地线的展放过程中,人工展放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容易出现严重的磨损,并且效率相对低下。而张力放线则采用了牵张机械,能够避免人力展放存在的缺点,提高工程的质量,因此更受青睐。在放线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磨损、断股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应当仔细检查。一旦出现损伤,应当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若单股损伤小于一半,钢芯铝绞线等小于导电部分的5%,进行棱角、毛刺的修光处理即可;若断股或者损伤面积大于25%,一旦出现永久变形,无法修复都应当及时切断,并重新压接,保证电路安全。在输电线路紧线工作中,如需要临时拉线,应当使其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并保证其张力值处于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在一般的电路施工过程中,紧线施工往往需要在导线或者耐张线夹处,用钢丝绳和线夹卡住,为了避免这种方法操作过程中耐张绝缘子串不能受到拉力的问题,应当在挂线时,由人工进行挂线孔部位的绝缘子串安装,这时,应当给予较长的牵引长度,一般约为150~200mm。
5 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
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施工工作并为完全结束。为了尽可能地消除高压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保持相关设备和线路的完整性,保障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相关事故的发生,应当及时进行线路和设备的巡视、监测,及时检修施工。尤其是在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风、冰雹等,或者相关器械的磨损、断线事故时,应当及时抢修。在紧急情况下,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先行施工,避免更大事故的出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完成后,应当如实补加相关的工程图纸,将其提交给相关的部门进行存档,以备后续参考和使用。另外,对于停电的数显线路,在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当由相关人员与调度室联系,获取相关许可之后进行作业。为保障施工安全,应在验明线路无电压后,接上短路接地线。短路接地线在拆除前,必须保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及其材料工具全部从相关的杆塔、导线和绝缘子上撤下。一旦接地线拆除,线路即应视为有电,在安全距离范围内,不应当有检修人员进行任何工作。在所有检修工作全部完成以后,需要进行清点,并及时汇报,恢复电路供应。
6 结束语
高压输电线路作为国家电力供应系统的重要动脉,对于整个电力工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其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和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庞乡贵.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7标)项目施工管理规划大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广西电业,2007,09:96-97.
[2] 罗兆楠.直流输电线路邻近建筑物时合成电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 国维,王静.特高压与常规输电线路工程成本费用与造价管理对比分析[J].价值工程,2014,22:94-95.
[4] 钱进,刘厚健,俞祁浩,程东幸,范崇宾,童长江,张健明.青藏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与选线原则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9,04:508-515.
[5] 郭瑶.许昌汉魏变220kV线路接入工程电磁场及噪声环境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09.
论文作者:张新强,蒋仲俊,张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基础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高压论文; 混凝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