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及其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走向论文,政治论文,东欧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欧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经过数年的转轨混乱时期后,现已开始步入渐进调整阶段。多党议会制的政治体制已经确立,党派间争斗虽依旧激烈,但政局和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时钟明显左摆。经济滑坡已到或接近谷底,形势日趋好转,但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恢复经济尚需较长时间。

(一)各国政治新体制虽尚未完善,但多党议会制的框架已基本具备。标志主要有五:

1、法治国家已见雏形。东欧剧变后,各国先后修改或重订了宪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国家政治体制形式,同时制订了政党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国家权力机构和最高领导的职责范围开始分明,政党间的政治斗争逐步纳入法治轨道,政权更迭依法和平进行。

2、国家权力中心基本形成。各国已基本结束“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有影响、具实力的中央权力中心开始形成。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建立了总统制,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建立了责任内阁制。这些国家的现领导或领导集团基本上能控制局面,其影响力和权威正在不断扩大。

3、多党林立的混乱局面基本结束。首先,众政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有影响的党派开始脱颖而出。经过前几年大浪淘沙式的分化组合,不少党派由于政见不一、组织分裂或领导不力,影响力下降或自行退出政治舞台,而一些政党由于政策对头、领导有方或走联合之路,其影响明显提高,力量迅速扩大,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如波兰的民主左派联盟、捷克的公民民主党、匈牙利的社会党、罗马尼亚的社民党等已成为左右政局的大党。其次,进入议会的政党明显减少。波兰1991年大选时进入议会的政党多达29个,议席分散,议会内很难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去年大选时,进入议会的政党只有6个。匈牙利今年举行大选后,进入议会的政党也只有6个。

4、政党、政府组合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减弱。迄今,剧变初期那种以原共产党为一方,反对派为另一方的政治格局已被打破,出现了以左中右划分政党组织的局面。如波兰的劳动联盟,其成员既有原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也有原团结工会会员,他们自称为中左派政党。在政府组成中,各国执政党更注重目标的一致性。如为共同对付前总理梅恰尔,斯洛伐克的民主左翼党、基督教民主运动、民主联盟和民族民主党左、中、右三大政党组成了联合政府。匈牙利社会党与主张自由民主的自由民主者联盟组成联合政府。

5、政治斗争由街头转入议会。尽管各国的党派斗争依然激烈。政见分歧严重,但政党间的街头斗争已大大减少,开始转入议会斗争。

(二)左翼力量作为一支社会重要力量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东欧各国的共产党经历了剧变初期的组织分裂、被动挨打、影响力骤降的危机期后,现已走出困境,逐渐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左翼力量。波兰和匈牙利的左翼力量已上台执政,保加利亚的左翼力量在未来大选中可望获胜组阁,罗马尼亚的左翼力量则一直掌握着政权,而阿尔巴尼亚社会党虽在1992年3月大选中失利,但在8月举行的地方选举中获胜。

东欧左翼力量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中恢复元气、重新执政,主要原因有:

1、右派势力争权夺利,组织裂变,相互拆台。剧变初期,东欧国家的反对派以反共反社会主义为己任,形成了反共统一战线。但执政不久,其内部矛盾四起,争权斗争激烈,各自拉帮结派,互挖墙角,甚至反目成仇。波兰团结工会就是一例。1991年,为争夺总统宝座,波兰团结工会原主席瓦文萨与其前顾问团结工会政府首任总理马佐维耶茨基各拉一派,相互攻讦,势不两立,从而揭开了团结工会的“上层战争”。尔后,为争夺军权,瓦文萨又与当时的政府总理奥尔谢夫斯基公开论战。争权斗争使原团结工会四分五裂,主要头目几乎都疏离瓦文萨,瓦文萨本人也因失去团结工会支持而被迫宣布退出团结工会。争权斗争还导致波政府更迭频繁,在团结工会执政4年中五次重新组阁。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同。保加利亚现任总统热列夫与原总理迪米特罗夫之间、匈牙利原总理安托尔与本党的丘尔考之间、斯洛伐克原总理梅恰尔与本党的克尼亚什科之间的争斗,导致了保加利亚的“民盟”、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和斯洛伐克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组织分裂,最后沦为在野党。

2、左翼政党记取教训,争取民心,力量不断壮大。左翼力量经历了剧变初期的严重挫折后,在逆境中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吸取历史教训,改变战略策略,求同存异逐渐走向联合,使其力量和影响不断扩大。如由波兰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成的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联合20多个左翼政党组织,成立了民主左派联盟,明确提出恢复经济、反对失业,提高社会福利等受到广大普通百姓拥护的政策主张,从而赢得了多数工农和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匈牙利社会党把遏制危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社会福利保障”等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政策主张,并广纳能人,扩大队伍,重新赢得人民的支持。保加利亚社会党提出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反对野蛮原始的资本主义、保护工农利益等政策主张,力争在未来的大选中获胜以重掌政权。

3、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生活水平下降使人们对右派政权丧失信心,产生怀旧情绪。严酷的现实使人们明白了,迅速过上西方式的生活只是幻想而已,急速转轨迫使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前社会并非是他们向往的社会,失业率、通胀率居高不下、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使他们对右派政府心灰意冷。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怀念过去有保障和安定的生活,并寻找能保护自己利益的政党,而左翼政党的政策主张基本反映了他们的心愿。因此,人们的政治倾向开始左摆。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东欧地区的左翼力量与原来的共产党已有本质区别。他们虽从共产党演变而来,但早已放弃社会主义,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其政策主张类同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他们执政后不会改变现行政经体制,但在某些具体做法上会与右派政党不同,如重视社会福利政策,反对不公平竞争,适度放慢转轨速度等。第二,左翼政党的政权巩固与否将与其政绩密切关联。如左翼政党执政后政策对头,经济迅速复苏,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就稳定。反之,不排除右派势力再次出面组阁、甚至提前举行大选的可能性。第三,今后东欧政坛将出现左、中、右力量轮流执政的局面。目前,虽然多数东欧国家的右派政党已沦为在野党,但他们仍有相当势力。下台后的右派政党开始调整政策,并出现重新联合的趋向。波兰团结工会的派生组织等在今年6月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组成了右派及中右派联盟,联合对付民主左派联盟,并获得初步胜利。

东欧国家的经济下滑已到或接近谷底,形势逐步好转。继波兰经济于1992年局部复苏后,1993年,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经济已抵谷底,捷克经济虽仍有小幅度下降,但宏观经济形势稳定。1994年,各国的经济形势普遍好于1993年,多数国家(波、阿、捷、匈、罗)开始进入回升阶段,保加利亚的经济仍出现负增长,但降幅将减小。估计,到1995年各国都可能进入回升阶段。

波兰和捷克经济已出现良性循环,开始进入全面回升阶段。波兰在东欧国家中经济复苏最早,在经历了两年大滑坡后(1990-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19.6%,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2.2%),1992年出现局部回升,当年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工业生产增长4.2%。去年,波兰经济开始全面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均呈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实际收入、商品零售总额等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今年的形势更好,上半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消费品生产增幅达15%。估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将保持原速或略高于去年。捷克的宏观经济形势是东欧国家中最好的。去年,虽然生产继续下降(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工农业生产分别下降5.3%和0.8%),但捷克的财政状况良好,预算盈余,外贸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外债较少(到1993年底为87亿美元)。捷克的失业率和通胀率是东欧地区最低的(1993年分别为3.5%和20.8%)。良好的财政状况,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加之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使捷克具有较强的经济复苏势头。今年上半年捷克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工农业生产已停止下降,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0.8%,建筑业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家庭和集团消费分别增长9.2%和8%,通胀率和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6月底年通胀率已降为4%,失业率降到3.1%。财政状况继续好转。今年上半年,捷克的外贸顺差2亿美元,外汇储备由去年底的62亿美增至77亿美元,预算盈余3·46亿美元,引进外资13·58亿美元。捷克的经济开始进入良性循环,估计,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望增长3-3.5%

匈牙利的经济虽复苏迟缓,但已进入回升期。匈政府早先估计,1993年是匈牙利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3%,但结果是下降2%。导致匈牙利经济1993年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形势恶化。按计划,匈牙利1993年的外贸出口将增长5-7%,但结果却下降16.8%,而进口增长13.2%,外贸逆差高达36亿美元。(2)农业生产持续下降。匈牙利的农业危机已持续4年,农业生产累计下降30.6%。(3)市场销售疲软。匈牙利的国内销售连年萎缩,加之外销仍然受阻。1994年,匈牙利经济将进入低幅回升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可望增长1-2%,因为:(1)今年的农业形势开始好转,工业生产继续增长。1-5月,匈牙利工业生产增长8%。(2)国内外需求开始增长。今年头两个月,国内销售增长7.3%,外销增长20.4%。(3)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增长。

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经济下滑虽已到谷底,但总体经济形势依旧不稳。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在经历3年大滑坡后,于1993年开始局部回升,当年工业生产虽下降10%,但国内生产总值仍增长10%。今年的经济将继续增长,不过增幅将降到5%左右。阿尔巴尼亚经济奇迹般回升的主要原因是:(1)农业形势转好。农业在前3年累计下降30.8%的基础上,去年增长15%,而农业在阿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达50%以上。(2)经济数字是对比过去大滑坡而言的。在1990-1992年的3年中,阿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41.2%,工业生产下降70.6%(包插1993年)。而且阿经济的起点低,阿是东欧地区经济基础最薄弱、基数最低的国家。罗马尼亚的生产下滑虽已到谷底,但回升乏力。去年,经济停止下滑,出现小幅增长,工农业生产分别增长1.3%和12.4%。但通胀率依然高达256%,居东欧国家之首。今年,农业形势继续好转,但第一季度的工业生产却下降1.4%。估计罗马尼亚今年的经济形势将类同于去年,不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全年的通胀率可能依旧高达三位数。上述两国要稳定经济尚需时间。

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经济虽仍在下降,但降幅明显减小。去年,由于分家和诸多经济问题,斯洛伐克的经济全面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分别下降4.1%、13.5%和7%。今年的形势开始好转,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通胀率开始从去年底的23.2%回落到今年4月底的13.8%。估计,斯洛伐克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能出现滞停。明年,斯洛代克的经济将开始复苏。目前制约斯洛伐克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造、调整困难重重。斯原是捷联邦中的主要军工基地,分家后,这一包袱全压到斯洛伐克身上。(2)原有经济基础薄弱。斯在原捷联邦中的经济实力远远低于捷克共和国,其人口占联邦总人口的34%,但在联邦物质生产净值中的比重却为29.8%,占工业生产总值的28.2%。加之,斯经济中农业比重大,而近年的农业生产形势恶化,农产品外销受阻,更加重了经济的恶化。(3)政局不稳影响外来投资,导致对外经济环境恶化。

保加利亚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经济滑坡幅度大。在1990-1993年的4年中,保加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滑33%,工业生产下降53.2%,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达48.7%。今年的形势依然不妙,1-5月工业生产下降4.6%。估计,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下降2-3%。加之其经济基础薄弱,外部条件欠佳,中短期形势不容乐观。

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复苏的时间不一,经济回升的幅度各异,但它们的经济回升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新经济体制开始运行,并初见成效。东欧各国的转轨进度虽不相同,但均已基本结束混乱无序阶段,对经济的消极作用开始减少,积极因素增加。第一,所有制改造取得成效。小私有化已基本结束,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的私有成分已达70-90%,这一领域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私有化虽困难不少,但捷、波、匈和斯的工业私有化已取得进展。目前,各国的私有经济成分已达30-50%(捷已高达67%),私有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对经济恢复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如波兰今年上半年私有企业的生产增长37.3%,高出平均增长值27个百分点。捷克今年1-4月的工业生产下降0.7%,但私营企业的生产却增长23.5%。第二,对外经济关系活跃,吸引外资取得成效。各国实行外贸自由化后,对外经济关系相当活跃,尤其对西方的经济关系已有一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回升。而吸引外资兴办合资、独资企业对衰退中的东欧经济又起到不少的救助作用。第三,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机制开始建立,企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二)调整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前几年,多数东欧国家采取“休克疗法”式的激进转轨,实行以抑制高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紧缩银根政策。结果,在控制通胀的同时抑制了生产增长。近年来,各国先后着手调整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促使经济复苏的措施:(1)强化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手段。(2)适度放松银根。如降低存贷款利率、实行税收优惠、对部分具有潜在竞争能力且欠债的国营企业实行部分或有条件地减免债务等。(3)重新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给农业低息贷款,实行出口补贴,限制部分农副产品进口等。

(三)持续数年的农业危机已经结束,形势开始好转。由于实行破坏性农业所有制转轨,导致各国的农村经济一片混乱,大量土地被撂荒,加之天气干旱,造成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近年来,各国的农业私有化接近尾声,所有制关系开始理顺,农业形势逐步稳定,生产开始回升。

(四)西方经济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带动东欧地区经济回升。

尽管东欧各国的经济开始回升,但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主要是:

(一)经济下滑伤了元气。所有东欧国家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滑坡,经济实力倒退了20-30年。到1993年,降幅最小的波兰,其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84.9%。而波兰在80年代初曾经历过经济滑坡,到1989年,其经济尚未恢复到1978年的水平。这就是说,目前波兰经济比70年代末还低15%左右。而降幅最大的阿尔巴尼亚199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89年的53.5%。由此可见,目前东欧国家出现的经济复苏属于恢复性,多数国家的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脆弱,回升乏力不可避免。

(二)财政状况十分严峻。除捷克外,东欧多数国家的预算赤字庞大。匈牙利自1990年以来,预算赤字逐年增加,去年的预算赤字达1997亿福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991年和1992年分别占4.9%和7%)。今年上半年的预算赤字已高达1840亿福林,接近去年全年总数。估计,今年全年的预算赤字可能高达4000亿福林。阿尔巴尼亚1991年的预算赤字竟相当于预算收入的9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近年来赤字虽有所下降,但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0%。资金不足将在较长时期内困扰东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三)内外债务负担沉重。目前,多数东欧国家面临债务危机。波兰的债务危机由来已久。到1993年底,波兰的内债为180亿美元,外债高达473.6亿美元。1994年,仅偿还内债就需41亿美元,占预算开支的16%。到1993年底,保加利亚的外债已达140亿美元(最近保与“伦敦俱乐部”签署减免债务协定,将减免保债务38亿美元)。目前,保人均负债达1660美元,已丧失偿债能力。匈牙利虽仍具有还债能力,但目前欠外债265亿美元,占匈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65%,如加上内债,已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用于还债的资金约占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匈财长已惊呼,匈“将丧失支付能力”。还本付息夺走了各国本来就短缺的资金。

(四)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东欧国家(捷克除外)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转轨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这是东欧国家转轨以来面临的最大经济、社会问题。各国虽已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就业机会,但近期内很难收到显著效果。今年以来,波兰和匈牙利的失业率虽开始逐步下降,但至今年5月底两国仍分别高达15.5%和11%。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失业率继续增加,分别从1993年底的10.2%和16%增加到目前的11.3%(3月底)和16.3%(2月底)。阿尔巴尼亚的失业率竟高达26.6%(1993年年底)。当然,灰色经济(一般占东欧国家经济的10-25%)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业者的最低生存条件。但高失业率仍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长期困扰各国经济。虽然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开始明显下降,尤其是北面几国,已将通货膨胀率降到可控制范围(波、匈、捷、斯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35.3%、22.5%、20.8%和23.7%),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还将持续数年。而罗马尼亚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阶段。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控制通货膨胀任务十分艰巨,去年底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高达70%和86%,今年可能降到50-60%。

综上所述,目前东欧国家的经济已开始逐步进入回升阶段,但总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南北差距正在日益扩大。随着经济的回升和发展,捷、匈、波的总体国力将高于斯、罗、保、阿四国。前三国中,捷可能会脱颖而出,成为东欧地区的佼佼者。

标签:;  ;  ;  ;  ;  ;  

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