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输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张思文

简述输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张思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我国的各项工作的进步,在很多领域中都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输电线路是供配电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导致发生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可能性非常大,这就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会严重的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深入的对输电线路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且寻找解决的措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处理方法

一、输电线路故障形式

随着我国对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输电线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频繁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输电线路屡屡发生故障。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故障形式主要有:开路型、低阻型、闪络型。

1.开路型

电缆线路属于输电线路的一种,由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保护层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线芯是电缆的主要部分,其性能优劣影响着输电功能。例如:35KV高压输电线路,在导体绝缘层完好的情况下,线芯断开导致电能、电信号传输中断,造成电压值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着电网高效运行、电缆传输次序。

2.低阻型

对电压高低的调控主要以电阻值为参数。输电线路采取架空、电缆的方式都会导致电阻偏低。电缆导体线芯阻值在低于正常值的情况下,会因无法承受高荷载而被烧坏。另外,电阻值过高,会导致电阻运行通道不顺畅,增加电能消耗。

3.闪络型

这类形式的故障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暂时性的故障。例如:架空线路在雷雨天气经常会被雷击,导致线路5-10s出现中断传输,进而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秩序。闪络型故障出现频率高,影响输电线路的传输效率。

二、输电线路故障原因

1.设备出现故障

设备故障主要包括:保护插件被损坏,绝缘体出现自爆现象导致出现单相接触地面的故障,跌落熔断器烧坏,合闸线圈等导致跳等,这些设备故障侧面反映了输电系统存在很多缺陷,应将本质安全落实到在设计、选型、制造等各个环节中。

2.外力因素的破坏

偷盗、导线周边环境等都对输电线路产生外力破坏,其中割断盗走杆塔拉线引起倒杆断线、拉线接触地面等属于偷盗破坏,在外力破坏中占据着很大比例。另外,风筝、夯路机的吊臂等都会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

3.鸟类动物破坏

鸟类动物会引起跳闸。由于鸟类生活习性,它们在群体迁移、活动频繁地时候,对输电线路造成压力。鸟类喜好停留在线路杆塔上面,容易引起电路故障。虽然近年来,电力管理单位将鸟害重点区扩大到整个线路,也安装了很多防鸟刺的同基塔杆等,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预防效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防止鸟害,刻不容缓。

4.雷击破坏

在下雨多雷的季节,雷击故障频频出现。雷击故障多表现为线路靠近边坡的导线相,双回线路在雷击的时候,故障甚为明显。

5.输电线路上结冰

天气寒冷的时候,输电线路上面会存有很多结冰。覆盖线路的冰块会加重输电线路的负荷,导致导线下垂弧度增大,引起混线跳闸。此外,覆盖的冰还会引起绝缘子冰闪。大雾、雨夹雪等恶劣天气,都会引起输电线路表面结冰。电力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输电线路的投资力度,从本质上提高防御覆冰的性能。

6.其他因素的破坏

除了上述的破坏因素之外,保护动物、原因不明等也会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故障问题的存在,也表明了35KV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线路大都存在安全问题。同时,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故障检修等工作方面也存着很多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故障检测方法应用

1.日常巡检

日常巡检是由运行人员或红外专职人员进行,应用简易或便携式的红外热像仪,对巡视的输电设备关键部位进行红外测温,并记录存档。

2.定期普测

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大小和新旧程度制定出设备全面普测的周期,使用红外热像仪对运行设备进行细致而全面的红外检测,记录存档。

3.重点跟踪

在日常巡检和定期普测的基础上,对发现有过疑似发热点的设备进行重点跟踪检测,对情况比较严重的设备要连续跟踪检测,记录存档,观看发展趋势。

4.基础检修

对于新投运的设备,待其运行进入稳定状态(主要是热稳定状态)后,为掌握设备的性能,进行红外检测、记录存档,用作该设备的红外基础资料,为今后分析故障缺陷和预测寿命打下基础。如保定供电公司超高压工区在新投运的500kV大房II、III回线路上采取的就是这种检修方式。

5.做好信号收集工作

很多不利因素都能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为精确找到线路故障点,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信号采集的各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会采用GPS检测输电线路状态,并收集相关的信号。

6.对故障进行录波

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定位装置会对线路实时监测,尽早的进入线路故障防御阶段。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录波器就会自动的记录、保存线路故障,为接下来的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7.进行调度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在检修调度。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指挥中心的调度人员可依据定位系统现实的数字结果,对正在处理输电线路故障的电力员工进行及时指导。远传系统将两边的数据结果传送到调度中心,通过计算定位输电线路故障点,分析处理故障的方法。

四、合理的巡视是故障查找的重点

故障的查找归根结底还要通过人来完成,必须召集足够合适的人员,应将故障数据、分析定性结果、现场情况及巡视重点向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到位到责、不能因为难于到位而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巡线时除了注意线路本身各部件及重点故障相外,还应注意附近环境。如交跨、树木、建筑物和临时的障碍物;杆塔下有无线头木棍、烧伤的鸟兽以及损坏了的绝缘子等物。发现与故障有关的物件和可疑物时,均应收集起来,并将故障点周围情况作好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

如果排除了全部的可疑点后,在重点地段没有发现故障点,应扩大巡视范围或全线巡视,也可以进行内部交叉巡视。如果还是没有发现故障点,可适当组织重点杆段或全线的登杆检查巡视。登杆检查巡视由于距离较近,可以发现杆塔周围不明显的异常或导线上方、绝缘子上表面等地面巡视的死角,对怀疑为雷击的情况应增加避雷线的悬挂金具、放电间隙和杆塔上部组件的检查。

以上仅是一些常规的故障查找程序,但事故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线路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故障查找方法的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快找到故障点是唯一目的。对距离较短的线路,由于保护及自动装置测量的故障数据精确度不高,稍加分析定性巡线就行;碰上线路保护及自动装置有问题,给出的数据不全、没有数据或越级数据仅有事故特征,也应根据事故分析和定性,尽快组织故障巡视。尽管经过精心的组织和检查巡视,总还是有一些事故的故障点不能找到:一方面,事故的故障点由于不明显、处在查找方法的死角或故障痕迹很快被掩盖而不能找到;另一方面,故障点不在本单位管辖的范围内,或干脆就没有故障。故障点在变电站内、用户或多家管理线路的故障点,根本就不在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保护定值计算整定错误、保护误动、越级等原因引起的线路跳闸也是常有的,这些问题应由其他部门一起来解决。

结语

引起输电路问题的原因很多,引起线路停电的因素中当然不能排除线路本身的设计因素,但是更多的是自然界的因素,所以只有做好线路的维护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线路的质量,才能可以建立起高效的关于输电线路的维护队伍。

参考文献:

[1]吕刚.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357-358.

[2]杨春波.江淮地区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3]沙建忠.子长区35kV电网接地故障及防范措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思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  ;  ;  ;  ;  ;  ;  ;  

简述输电线路故障的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张思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