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教育的过程是端正学生思想的过程,高职思政教育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建立起协同育人机制很有必要。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可以强化思政课程育人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但其教育主体不能局限在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学校应建立起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建立起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来。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协同机制建立的可行性与当前思政育人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构建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协同机制;课程思政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高职思政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契合教育任务与教学环境变化,学校应构建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理念,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在思政课程核心引领下,对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确立长效的思政教育目标,形成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联动的态势,有效推动学生价值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断提升德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合力,更快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1构建思政课与各课程协同机制的可行性
为了更好的达成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目标,应从教育教学理念、内容与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教育工作可以顺利落实下去。在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中,各项工作均居现在思政课程之中,这种情况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需要综合体现出不同课程之间的协同性作用,在学科教学活动中融合思政教育。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管理工作在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学工协同可为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一来“课程思政”理念就会更为深入人心,从而将“课程思政”的思政效能与育人效果突出出来。构建协同育人信息平台可以为思政教育模式的革新提供便利,更好的推进思政教育的创新。
2当前思政课与各类课程融合面临的问题
2.1思政教育理念问题
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学生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侵袭,在价值观念、思想仪式上出现了偏差,对于关注个人利益,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失去了行为底线。面对这种情况,思政教师应该改进自身教育思想观念,探索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改变思想。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未做到这一点,而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利用课件为学生传达,强行灌输给学生正确的理念,这种教育方式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上出现了误区和盲点,俨然失去了思政课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2.2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
对于学生全方位成才来说,通过思政课传播国家方针政策与有关制度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思政课都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思政课程改革的需求。理论知识体系上应与案例范式相融合,有关政策制度也要与学生成长实际相符合,勇于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在现有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着力提升思政课的趣味性与吸引力。面临当前课程方式单一、过于注重形式的困境,应该运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校外参观等方式提升课程效果性,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的效能性。
2.3思政教育体系问题
很明显,现阶段思政教育体系中各部门单独运行,教学分工越来越细,各部门又了自己的考核标准、任务目标与组成结构,然而过分独立化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各系统内部教师给出的做法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校的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缺少完善的绩效管理,不能与教师紧密联系,不重视教学进度与授课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执行相关工作时难免存在较大随意性,同时学校整体目标也难以落实。目前急需建立多层级的、专业性的、全方位的思政课程育人体系,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到人们内心,凸显出其思政效能与育人效果,在各类专业型课程教学中融入相关规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促进思政教育与德育目标的实现。
3构建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机制的路径方法
当前各高校都在开展对思政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已获得了了一些成效,但是高职学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并不强,这种情况下要想摆脱现阶段实践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必须针对当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尽快给出完善的改进方案来。
3.1教师与学生应摒弃轻视态度
在协同机制下,教师与学生必须摒弃原来对思政教育的轻视态度,在课程教学中以同等的热情进行教与学。具体来说,教师应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一方面坚守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展新的教学空间,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的品德修养,关注自身行为能力的养成。尤其是高职学生,更应关注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好相关专业技能,同时还要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中职业道德的形成格外重要,而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则为这种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立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非常繁杂,学校应对其中的关键性资源进行整合,融合学生的日常教育与行为管理工作,建立起各学科教学、学工协同机制。首先,可以经常性的组织教师与学生参与工作讨论,明确工作内容与考核方向,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其融合;其次,应注重师风师德建设,使教师更加明确的认识课程思政的有关理念;第三,可以利用学习竞赛、创新活动与课外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在学分体系中将以上内容纳入进来,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协同管理;第四,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与学校特色理念设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出教学、学工之间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教学与学工的优势,帮助教师摆脱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学生工作上,与学生一同完成思政教育工作;最后,辅导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与水平,不仅站在讲台可以讲课,同时还要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引导,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思政素质与道德水平。
3.3促进保障机制协同机制的形成
高职学校的规模比较小,与本科院校相比,建立思政实践课程保障机制要更为容易一些。要使思政课程教学保障机制落实到文件上,并将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下去。应在教学、学生管理与团委等部门、机构之间形成统一的合力,这样可以为思政实践教学的有序开提供良好保障,同时还要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学生社团是基于学生群体建立的组织,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了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能力等重要作用。因此思政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们的社团活动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开展有关主题讲座等。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可以得知,高职思政课与各课程之间协同机制的创建意义重大,非常紧迫。思政教育在高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开放的、发展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校应积极转变教师与学生观念,制定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落实保障机制协同机制,促进思政与德育建设目标的实现,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总之,高校人才培养需从教学方向构建出完善的协同性机制,从思政课程逐步转变为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落实的过程中凸显出思政育人的功能来,从而全过程、全方位的实现其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黄祐,黄金燕.高职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思政育人机制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07):107-110.
[2]戴雪梅.新时代高职思政课融合区域文化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7):313-316.
[3]覃文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6):62-64.
[4]周娇.新形势下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3):9-12.
[5]陈成吨,唐琍琍,郭非凡.高职思政课开展业师协同教学模式探究——基于业师与专任教师教学效果对比[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3):33-36.
[6]宋玉.高职院校思政课慕课教学难点及协同模式构建[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01):124-127.
[7]焦兰萍.基于会计专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6(04):45-48.
[8]王丽霞.高职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机制的构建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3):26-28.
[9]周亦文.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36(22):20-22.
[10]平静,徐飞跃,王钢.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三课堂"课程思政协同式育人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9(11):88-93.
[11]田应辉,徐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1(04):77-80.
[12]李俊玲,杨保华.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80-83.
论文作者:唐家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8
标签:思政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高职论文; 机制论文; 教师论文; 学工论文; 《文化时代》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