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舒适护理在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陈芙莲 林秀珍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非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两组分别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与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术中舒适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环境、社会文化、生理以及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手术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舒适护理;非全身麻醉;心理状态;舒适度

手术治疗可破坏患者机体脏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同时由于手术患者多病情急重,常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术中舒适度,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非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2.41±12.52)岁;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19例;局麻9例;连续硬膜外麻醉21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12±12.47)岁;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21例;局麻1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8例。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做好药物及器械准备,连接好各仪器设备,并协助患者取合适的手术体位,术中常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提供环境、饮食、用药等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全程舒适护理服务干预,具体包括:

1.2.1术前护理

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及其家属。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基本工作流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疾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成功的实例。解除思想顾虑,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者,给予积极正面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及亲友充分关心、支持及鼓励患者建立手术治疗的信心。

1.2.2术中护理

手术室内设置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帮助患者取适当、舒适的术中体位。术中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与患者沟通,如抚摸患儿或同性别病人的额头,轻握病人双手,询问其心理感受,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同时可播放轻音乐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对于手术体位的摆放要重点考虑,在摆放体位前充分利用各种加衬垫的体位垫,体位摆好后鼓励患者说出不适之处,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患者的舒适度,以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感,同时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可定期给予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1.2.3术后护理

待手术完成后,及时擦拭患者身上的血迹,同时保护患者隐私部位,避免暴露,加强保暖。在搬运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动作的轻稳,转送途中减少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减轻因震动带给患者的疼痛不适。患者回到病房后,帮助其取舒适的卧位,可结合患者喜好,播放舒适、轻缓的音乐以缓解术后疼痛及不适,可每天播放2~3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术中舒适度评分。所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将50分作为评分界限,当SAS、SDS评分分值≥50分,即可判定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2]。术中舒适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中文版)进行评估,该表共30项,内容包括环境(7项)、社会文化(8项)、生理(5项)、心理精神(10项),采用1~4分4等分评分法,满分120分,术后一天进行评估[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手术治疗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患者常出现手术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严重者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4]。因此,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舒适护理是一种个性化、有效的新型整体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舒适,使其心理、生理调整到最佳状态[5]。本组研究结果可知手术患者经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环境、社会文化、生理以及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舒适度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手术室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减轻疼痛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感。

综上所述,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作菊,李婷,李莎,等.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5(2):142-144.

[2]李丽艳.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48-950.

[3]常俊,朱学玲.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60-261.

[4]黄金妹,吴荣惠.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生命体征、满意度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4):65-67.

[5]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539-1542.

论文作者:陈芙莲 林秀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陈芙莲 林秀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