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教版Module5 Unit4 First Aid for Burns为例
福建师范大学
一、前言
阅读过程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过程。读者通过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传统的阅读并非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得阅读教学出现模式化、碎片化,阅读课千篇一律。因此,本文在思维的相关理论基础下结合案例分析,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进行初探,旨在助力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的培养。
二、思维理论基础及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接口
黄远振(2015)认为思维型阅读能力是从阅读的思维角度思考,提取阅读能力多元解读的元素,初步形成“思辨型阅读能力”的概念,即包括理解力、思维力、表达力。理解力分为三个层次:对词、句、句群的理解;对文本结构脉络的理解;对作品主题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思维力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性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多元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力即语言形式的表达,说和写,在阅读活动中,表达可以暴露理解和思考过程、所学过程、缩小输入理解和语言产出的差距。黄远振思维型阅读能力的“三个力”为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几乎每一篇文章的comprehending部分都涉及了问题设计,而问题之间又都是呈递进关系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文本内容到情感升华,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但是,如何通过思维型问题设计把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对接起来?为此,本文将从三类问题: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出发探索有效的思维阅读教学课型。
三、基于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1)展示型问题
展示型问题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设计的主要问题类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明晰的线索来串联文本信息。在分析文本各个部分时,教师应灵活转换文本的文字形式为更加直观的方式,如图片、表格、树状图等,尽量降低记忆负担。另外,回答问题时应避免学生按照文本原文来回答,而应鼓励就其某些关键词进行独立思维活动。以人教版Module5 Unit4 First Aid for Burns为例(下同)可以提出以下问题:“How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and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通过这一问题,学生梳理出第一部分是“the function of the skin”,第二部分是讲“the types of the burn and why we get burned”而第三部分则是“how to deal with the burn”。此时文章框架清晰可辨,每位学生都进行了逻辑推理和综合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顺着文章的结构框架,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对文本作进一步梳理:1.How can the skin protect us from burning? Give your reasons.2.Why people get the three kinds of burns?通过搭建一定的支架帮学生梳理出皮肤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烧伤。最后,注意到灵活转换文本的文字形式,教师可以采取图表的方式让学生简要概括治疗方式,适度提高思维层次,增强思维含量。
(2)参阅型问题
参阅型问题是教师为帮助学生拓展文本内涵而设计的主要问题类型。在学生获取文本基本信息之后,教师需帮助学生挖掘内隐于文字背后的信息,并且一定要让学生引用文中事实加以佐证。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或文本中其他有价值的可以延伸拓展的关键点进行提问。Module5 Unit4 First Aid for Burns是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教师通过一定的展示型问题对文本框架及内容进行梳理后,针对文本类型、写作特点、写作意图等可以提出以下参阅型问题:
What type of text does the text belong to?
由于文章使用的语言比较客观,精准且医学用语较多,加上文本叙述的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烧伤现象,学生不难判断此为说明文。然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
Is the passage well organized? Why?
通过这一问题,教师激活了学生以前关于说明文结构的相关图示,从what,why和how三方面检测文章布局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再进一步设问:
Who would benefit from the text?
此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脑动大开地讨论了各类潜在受益人群,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3)评估型问题
评估型问题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的内容思想而设计的主要问题类型。在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事实性信息和深层内涵之后,教师就话题、内容、语言或思维等方面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超越文本信息,把自己放在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特殊位置来进行反思和评价。由于此类问题跳跃了文本,达到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层次,因此,教师在提出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时机,做好铺垫,可以采用同伴合作来降低难度,并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就该案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If you were a doctor,do you agree the advice given by the writer? If not, can you recommend or design another one?为了降低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教师可以就不同观点搭建不同的语言支架:
Agreement:I agree with the writer,because...
Disagreement:I don’t agree with the writer,because...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文本,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结论
从生理角度上,青少年时期是思维或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错过了关键期,培养就会事倍功半。从学科角度上,思辨可以有效地影响用词的严谨、语法的精选、阅读的深入、写作的逻辑。因此,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刻不容缓。本文的综述尚处于理论层面,存在两点不足:一,理论依据不够充分;二,缺乏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黄远振,兰春寿. 初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 (2):11-15.
论文作者:吴雅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文本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思辨论文; 过程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