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党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民主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的坐标
一个物体是否处于运动状态,需要根据一个(或一组)相对静止的参照系才能作出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有创新有发展,也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系,找出其发展的基点和坐标。否则,一切关于这种理论的研究探讨都是在游移、不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就是以“八大”前后党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主张作为比较研究的出发点和参照系的。
可以说,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观点找准发展的基点和坐标,不仅为通过比较研究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必需,同时也从一个方面证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确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发展的体现
笔者认为邓小平对“八大”前后党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有相对意义的发展和绝对意义的发展两种涵义。
所谓相对意义的发展,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八大”前后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义的一系列正确观点的继承和坚持。坚持既是发展的基础,坚持的本身也是发展。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过去已有的一种理论和观点,绝不是这种理论和观点的简单再现和复印。所谓绝对意义的发展,是指邓小平首创的、原来没有或未作充分阐述的新观点新思想。这是邓小平对党的人民民主理论发展的主体和核心部分。
从相对意义上的发展看,邓小平继承和坚持的“八大”前后党的人民民主的思想主张和理论观点主要有: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相统一、只有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民主,即民主的阶级性观点、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周恩来提出的“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和“政治上的制度要适合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要改革”等思想;刘少奇提出的民主化与工业化互相保障互相促进、选举方式要适合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以多种形式的民主监督和行政监督来防止和克服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弊端等观点。
从绝对意义上的发展看,邓小平对党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是党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深化了对民主实质的认识,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反过来,“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1]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民主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50年代刘少奇虽然阐述了民主化与工业化互相保障、互相促进的思想,提出了:“我们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化与工业化!”[2]但这个宝贵的思想火花未能写入“八大”政治报告,未能得到广泛的宣传,未能成为全党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次讲道:“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3]党的基本路线也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地位。
(二)明确规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周恩来曾在1956年指出:“权力过分集中时就会有偏向”,我们的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我们要时常警惕,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我们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使民主扩大。”[4]因此,他提出:“政治上的制度要适合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要改革”。[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战略地位的确立,也就从总体上规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6]他非常赞成毛泽东提出的“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7]
(三)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邓小平一贯坚持了民主的阶级性观点。1979年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道:“我们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人民民主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8]。1987年他在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谈话时说:“关于民主,我们大陆讲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概念不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9]
由此出发,邓小平强调党的领导,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方向。他一再指出:“如果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抽象地空谈民主,那就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造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彻底破坏,造成四个现代化的彻底失败”。[10]他还尖锐地说:“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11]这些精辟的论述给了我们一个区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四)立足于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一贯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也是如此。他认定:“西方民主那一套我们不能照搬,中国的事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办。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中国正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不能照搬。因为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不同,经验不同,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同,各国的改革不可能一样。但是,共同的一点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12]。他还认为,搞普选要有一个逐步的过渡,“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普遍实行直接选举的条件不成熟。我们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13]。这些论述是非常深刻的。
(五)努力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就把民主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邓小平多次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4]他认为,民主、法制“两手抓”,才“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15]。
总之,“八大”前后党关于发展人民民主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不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坚持,而且都有着重大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民主的实践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高度,把正确的理论观点化为操作性强的一系列制度、法律、章程、条例、规定和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发展的契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是因为历史为我们党、为邓小平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正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
建国四十七年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经历了“八大”前后的积极探索——十年“文革”中的严重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树立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正是正确总结八大以后党的正反两方面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继承“八大”时期的思想主张而获得重大发展、从而确立民主政治战略地位的。对此,邓小平的观点是明确的。他讲道:“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16]他还明确指出:“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17]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历史的进步往往是对历史性灾难的补偿。党提出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正是党从国家和民族所走的弯路、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四、发展的动因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是否着力于经济建设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兴废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肯定说,历史证明,经济建设与发展民主有着必然关系。从理论上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既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又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为之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必然要求克服官僚主义和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强化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终极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动力。
归纳起来,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确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注释:
[1][3][7][8][10][11][14] 《邓小平文选》第2卷,168,176,176、168,176,359,146~359页。
[2] 《刘少奇选集》下卷,60页。
[4] 《周恩来选集》下册,207~209页。
[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383页。
[6][9][12][13][15][16][17] 《邓小平文选》,第3卷,177,220,241~249,220~221,210,234~235,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