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改进措施论文_秦云

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改进措施论文_秦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 202150)

【摘 要】现阶段,微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耐药株菌的产生率也明显上升,导致临床微生物检验难度加大,为此,医院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取得较好的检验效果。就目前我国医院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而言,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间相互配合,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检验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25-02

近几年,我国的医院检验水平与过去相较已经取得了很大提升,其中集结了多种学术门类与技术。临床检验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操作人员需进行化学实验,目前,医学界已经意识到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这对于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微生物检测,能够及时明确患者感染疾病类型,为疾病的诊断与质量提供依据和保障[1]。不过很多因素都会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新衍生的微生物体积小,病原学检测难度增大,培养困难,在标本采集、检测方面均有较高的难度。因此,临床中需要提高微生物检测水平,控制检验质量。

1 临床微生物检验现状

1.1 缺乏合理的检验方案

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必须要经过全面的考虑之后,才可确保检验的顺利完成。检验方案的设计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前提条件,若检验方案不合格,则会导致检验结果产生太大误差,无法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现阶段微生物样本检测过程中,就存在检验方案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检验痰液的过程中,检验方案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会产生较大差异,采用荧光法检验时,阳性率为14%,利用集菌检查法检验后,可发现检出率约为18%,这更加证明了不同检测方式对微生物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2]。然而目前部分医院采用的直接涂片法,这种方法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 操作技术难以满足检测需求

微生物检测过程非常严谨,每个环节都不容许出现差错,生化检验与临床检验存在差异,临床检验对操作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准确性、规范化会对微生物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检测技术人员能够主动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进一步了解操作规程,掌握更多专业技巧,提升专业水平,便于使微生物检验效率与准确度提升[3]。从医院实际情况上看,虽然部分操作人员主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并未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操作技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部分操作人员并未意识到检验质量的重要性。

1.3 检测样本采集不合理

在检测过程中,必须确保检测标本的采集时间符合要求,正确存储样本,例如在采集患者尿液时,要利用中段尿采集法进行采集,范围一般在10至20ml之间,将尿液置于无菌容器内。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不够重视无菌操作,甚至没有收集患者的中段尿,导致常居菌进入外尿道,此时尿液标本已经受到污染,检验结果必定存在误差[4]。

2 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具体措施

2.1 制定合理的检验方案

临床微生物检验要求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相互配合,检验人员在微生物检测前,需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注重培养基的选择,明确培养基成分的抑制作用。检验方案中要涉及到培养基选择方面的内容,就常规培养基而言,种类较少,然而诱发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在不断增加,这表明常规培养基难以满足检验需求,若长期使用常规培养基,则检验结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临床为了提升检出准确度,一般将抗生素加入培养基内,对非目的菌进行抑制,主要原因在于药物对细菌能够产生作用,细菌的敏感性可能会发生变异[5]。

临床微生物检测前,检测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室环境,调整好孵育箱、冰箱的温度,及时进行校正,并维护、保养好仪器设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6]。所有检验设备均需定期检修,确保临床生物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微生物实验室要制定正确的操作规范,实现标准化操作,规范内容要全面,其中包括操作安全、操作方法、试剂准备、质量控制等,所有人员均需遵守相应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提高检验人员的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验工作对检验人员要求非常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水平。对于这类操作人员而言,他们必须要学习相关的检验学、生物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升专业技能,确保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效率与精准度,若检验人员对该行业有排斥心理,则很难融入其中。医院管理者要意识到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检验人员素养,具备高度责任感,能够鼓励员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这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过程相当复杂,因此,要对检验的所有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得以改进,临床工作、检验工作两者之间要保持联系,针对疑似阴性病例,需及时明确具体原因,将特殊株菌分离出来后,要合理保存。微生物检测工作具备系统化的特征,对室间质量要求较高,在评估室间质量时,不可选取粗糙、简单的考核内容,必须要采用新型的技术,提升室间质量水平。

2.3 控制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控制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中心环节,在培养标本前,检验人员要评估标本质量,明确其是否适合检验,并将常居菌与致病菌分离出来,防止误检的发生,当出现误检后,便会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临床可通过对厌氧菌培养标本进行采集,达到取得更好检验效果的目的[7]。在这期间,采集人员要具备专业能力,他们需明确培养厌氧菌的目的,并合理实现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等操作,要求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相互配合。

采集标本后,还需对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人员要重视前期工作,实施监控实验室的检测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采样间,采样人员经过培训后才可对患者实施标本采集操作。采集标本是检验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将病菌检出率提升。操作人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操作能力,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要求他们学习更多新的操作知识,对于新员工,可指导他们学习标本采集方法,做好标本采集工作。就有菌部位标本(分泌物、痰液等)而言,在给予培养前,需实施涂片革兰染色操作。在痰液检测前,要利用痰液化剂处理痰液,然后接种平皿,释放痰液内细菌,这对于病菌的检出有利。在脑脊液、分泌物取出中,需加入脑心浸液肉汤与巯基乙酸盐肉汤,便于提升病菌检出准确率。

2.4 检验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增强沟通

检验部门要增强与其他部门间的沟通,若发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异,则需与临床医师进行探讨,明确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升微生物检测水平,确保疾病检出的准确度。检验部门工作人员要询问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意见,重视他们的抱怨、投诉,该部门需定期组织会议,评估临床微生物检测水平,对检测工作及时作出改进与调整,有利于明确问题所在,充分发挥临床检验科室的作用。

待检测的微生物样本存在变异性、多样性等特征,临床微生物检验难度大,若临床医师通过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且治疗有效,这就说明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取得成功,因此,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询问临床医师有关的情况,了解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现状,明确检测效果是否与患者疾病相符。

检验科室要定期进行总结,评估这一阶段的工作效率,操作人员需遵循工作规章制度,根据操作要求完成相应操作,检验人员要善于主动学习,明确质量控制原则,完成检验工作后,还需对患者的药敏结果、鉴定结果与基础信息进行核对,对检验结果给予综合分析,将检测报告及时检测出。

结束语:

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内容较多,且检测过程比较复杂,检测结果会受到微生物多样性、变异性的影响,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便于及时明确患者疾病类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临床感染型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05):456-458.

[2]何梦林.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347-348.

[3]吴幸.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02):153-155.

[4]夏各敏,张超.控制与改进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策略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07):327-328.

[5]刘文阁.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09):152+154.

[6]郭卫红,宋宏先,伍亚云.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06):106-107.

[7]曹有平.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探析[J].药物与人,2014(08):102-103.

论文作者:秦云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改进措施论文_秦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