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鸡打针有八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八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饲养生产中,给鸡打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真正能正确操作的除专业人员外却很少。有许多养鸡户对药物性质缺乏基本的了解,扎针部位选不准,打针方法也不对,以致药液打入体内又流出来,扎针部位发炎、肿胀,有时甚至引起鸡瘫痪、死亡,结果得不偿失。归纳起来主要有八忌:
一、在鸡腿部打针忌打内侧鸡腿部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测,在这里打针容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针眼出血,带来瘸腿、瘫痪等后遗症。
二、给仔鸡或在皮下打针忌用粗针头粗针头打针深度浅、所留针眼大,药水注入后容易流出而影响防治效果,且遗留针眼大容易引起扎针部位流血、发炎。不过注射油性药液可以用略粗一点的针头。
三、在胸部肌肉打针忌竖刺因仔鸡、雏鸡肌肉层薄或所用针头过长,竖刺容易穿透胸膛将药液打入胸腔引起死亡。应该顺着鸡的胸骨方向在胸骨旁边刺入,回抽针芯以抽不动为宜(抽不动说明针头在肌肉中),这时再用力推动针管注入药液。
四、药液量较大时忌在同一个部位注入鸡的肌肉层较薄,在同一个部位注入大剂量药液极易引起局部肌肉损伤,同时也不利于药物的快速吸收。应将药液分次多处注入。
五、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忌在鸡腿部注射鸡的主要运动器官即是腿,有些药物刺激性强、吸收慢,如青霉素油、油疫苗等,一旦被注入可使鸡腿长期疼痛而行走不便,影响其采食和生长发育。应当选在翅膀或胸骨肌肉多的地方打针。
六、打针时忌捉拿不住鸡在打针时疼痛不安,反抗是正常的,捉拿鸡时要以不紧不松为准,达到既牢固又不损伤鸡。如果捉拿过松,轻则造成针眼扩大或撕裂而出血或药液流出影响药效,重则造成针刺入胸、肺等重要脏器而内出血致死。
七、打针时忌不消毒有的专业户没有基本的卫生防疫意识,即便有也因怕麻烦而一个针头用到底。所用针管、针头等都应煮沸半小时以上,打针时最好先用酒精棉球擦拭要注射部位的皮肤,打完针再用棉球擦拭针头,有条件的可以一只鸡换一个针头,以避免鸡皮肤和针头上的病菌侵入鸡体内。若给患病鸡群打针,最好多找(借)几十只针头轮流煮沸消毒使用,有经验的专业户常这样安排:在煤炉上放一盆煮沸的开水,针头全部放入盆中消毒,另外盛盆冷开水放在旁边,打针时用夹子夹出消过毒的针头,先放入冷水中蘸一下再给鸡打针,打完后拔下针头重新放入开水中消毒。这样利用骤冷骤热也能杀死部分病菌。
八、打针忌粗暴捉鸡打针,对鸡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操作人员一定要动作轻而快,推完药液要按住针眼,迅速拔出针头。
联系电话:0371-579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