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分层教学在国开《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中的应用
董 琬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陇南市分校,甘肃 武都 746000)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是专门为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生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通过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统一考试的能力。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差异性较大。便逐渐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互助式分层教学法,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不同知识水平下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难度。
关键词: 互动式分层教学;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已成为对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是专门为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生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office办公软件以及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等内容的同时也具备通过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统一考试的能力[1]。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较大,如果在面授辅导时始终采用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将极大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陇南分校专起本生源结构复杂,各专业既有刚从专科学校毕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又有工作多年想要继续学习的四十岁以后的中年人,年龄跨度比较大;既有刚毕业的待业青年,又有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和市(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或者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率很低。这些差异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均衡,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笔者作为一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的专任教师,从这几年的实际授课中看到专起本各年级新生对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不同,造成了同一年级的学生听课的起点不同,接受能力不一致,教师在授课时不好把握尺度和进度[2]。因此,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如何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这是我们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解决的一项难题。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互动式分层教学法的设想及实施
2.1 互动式分层教学法
互动式分层教学法是指将互动式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相结合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既对教学对象分层,又对教学内容分层,并辅助以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而且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3]。要注意结合不同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互相激励,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小组,从而实现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目的是使学生都会学而且能学会,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2.2 互动式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的互动式分层教学中,如何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探讨、互助,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才能让所有学生都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以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再结合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现状,笔者将互助式分层教学作为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村民苗志君今年种了3000多亩地,他把2600亩玉米地交给了配肥站技术人员,全程施用液体肥料。苗志君表示,“我的理想就是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而他们做到了!”
2)针对差异,分层备课。针对差异,分层备课是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第二步,也是前提条件,更是解决差异性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教学大纲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程度制定出最为合理的计算机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结合A、B、C三个组的实际情况分成相对应的三个层次,针对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进行授课,然后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分层授课,因材施教。分层授课,因材施教是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第三步,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点不断诱发学生思考学习计算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如遇到问题应如何处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熟练的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和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这一教学宗旨[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学会学习,保证分层授课,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落实。
12月5日下午,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到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调研指导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负责人参加调研。厅领导黄志平、盛乐山、闵建平陪同调研。
对于什么是智慧校园,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笔者理解的智慧校园是一个复杂、智能的系统,是在数字校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有效识别学生学习特征和教师工作场景,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融合,构建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校园的交互方式,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The type-token ratio(TTR)is an item used in corpus linguistics be calculated to compare the richness of men and women’s language.The larger the TTR is,the richer the text will be in vocabulary.
1)了解差异,分类建组。了解差异,分类建组是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学的基础所在。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摸底测试、上机操作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进行教学。如:A组学生能熟练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能简单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能使用网络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有用信息;B组学生知道简单的计算机知识,知道Office办公软件但不会使用,会上网聊天,打字不熟练、速度慢者;C组学生只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聊天工具。
4)分类指导,分类练习。分类指导和分类练习是教师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如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后还需要通过上机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如何进行练习就是关键所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练习。对A组学生选择稍微有难度的练习;对B组学生选择适中的练习;对C组学生选择简单的练习,待完成相应教学目标后再扩充教学内容。指导、练习、帮助都要因人而异,不仅要体现出“分类”和“分层”,还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分类考核、有效评价。分类考核是有效评价的基础,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法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起点的评价标准,是落实互动式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通过学习和评价考核,对课程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品尝进步喜悦的同时不断树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针对这部分学生还可以将教学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其次,对原地踏步的学生既要揭示学习中的不足,又要帮其指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努力学习的方向,使这部分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再次,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向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进取;最后,在分类考核和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对原有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建立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分组分层教学。这样做不但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还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6]。
3 互动式分层教学应用实施的总结
笔者从2017年9月开始在本校直属班专起本《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公共课上开始使用互动式分层教学法,从该课程学生在参加当年12月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上来看,合格率教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有了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陇南分校直属教学班《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统考合格率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后,2017年12月考试合格率较2017年4月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合格率上升了10.08%。互动式分层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操作练习后无所事事,也避免了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师事前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在成人专起本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互动式分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大于弊,教师根据不同学生间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区别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素锋.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11):16-18.
[2]丁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分组分层教学模式[J].中外交流.2018,4(5):1-7.
[3]王宇.浅谈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J].电脑迷.2016,4(16):5-7.
[4]唐怀义.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6,(6):6-5.
[5]由婧涵.基于“互联网+”的成人教育微信平台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7,11(5):7-8.
中图分类号: G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