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县域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03)02-0099-05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两大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我国现有1500多个县(不含县级市),其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还涉及到我国近10亿人的直接利益。所以,开展县域经济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1.县域经济的涵义。县域经济通常是指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样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2.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其共同点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其区别在于: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县域经济具有行政区域的含义,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二、县域经济的性质
对于县域经济的性质,大体可以做两方面表述,其一,它是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其二,它是一种中观经济。
1.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经济
从性质上讲,县域经济首先是中国经济中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是中国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可以分为行政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域政府经济职能直接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独立运行的极化区域型经济。经济区域经济通常称为区域经济,它是受地域分工、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及其增长极等因素的一致性或相近性影响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经济之间或同一行政区域经济内运行和发展一体化的同质区域型经济。在一定条件下,行政区划以经济区划为基础,因而行政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经济是可以重合的。行政区域经济通常具有不同于经济区域经济的运行特点和规律。不同的县受其所在县域的历史、地理、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使其经济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发展模式。但是县域的政府及其经济调控职能对县域经济运行及其发展的直接影响力,使县域经济的行政区域属性得以显现。因此,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行政区域性,或者说:县域经济不是经济区域经济,而是行政区域经济。
2.县域经济是中观经济
从性质上讲,县域经济还是一种中观经济。宏观经济运行是指国民经济总体的活动过程。微观经济运行指作为国民经济细胞或基本单位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上进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观经济运行则是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那一区间经济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经济活动。中观经济既包括纵向上从地方到中央的农业、林业、水利、纺织、煤炭、化学、冶金、机械、电力、交通等相对独立的条条运转系统,也包括横向的县域经济、地市经济和由数个处在同一地理范围并具有同经济性质的城市组成的区域块块经济。县级区域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经济区。县域内,县城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城市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城市功能较为完备;农村中,农、林、牧、副、渔、工、贸、建、运、服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为郊区的经济格局。另外,县域内还有着纷繁复杂的部门和企业、层次不等的小城镇和范围不同的小区域经济。总的看,县域经济从属于宏观经济,又包含着微观经济,而且具备中观经济的经济属性,因此,从性质上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
三、县域经济的类型
县域经济,由于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根据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县可以作各种类型的划分。比如按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分为经济发达县、次发达县和欠发达县;按照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可分为市郊县、平原县、山区县、丘陵县和海岛县;按其产业结构,可分为工矿县、农业县、渔业县、林农结合县和牧农结合县。另外,还有地处风景名胜区,以旅游经济为主的县和地处交通枢纽,以经济沟通为主的县等。当然,县域经济类型的划分,还有其重叠性。比如某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平原农业县。但从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的可以分为三个带有一定共性的类型。
1.与经济中心城市结为一体的郊区县。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大连、青岛、宁波等经济中心城市的郊县和一些中等城市所设的远离市中心的区,如烟台市的牟平区、连云港市的连云区等,这类区不同于大城市的区,它的行政范围既包括区级行政机关驻地城区,又包括相当大的农村地区,而且其行政机关的设置、行政职能同县有许多相似之处。上述区县在全国所占的比例较小,但经济社会非常发达。有调查认为,中国改革20多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既不是国民经济骨干的中心城市,也不是率先实行改革的广大农村,而是依托城乡之间、汲取双方优势的城市郊县。由于郊县处于都市社区范围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同都市沟通顺畅,而且在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比较一致,因此,郊县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经济,而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理空间上相对远离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自成一块的县和县级市。这类县的行政区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社区。县城作为县级区域唯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对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县域农村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80%-90%。在县域范围内,既有传统的农业和落后的农村经济,又有传统的手工业和发达的现代工业,还有商业、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等,一应俱全,各种经济形式、经济成份和经济要素组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有机整体。这类县占我国县总数的80%,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可以说,它们代表着我国县域经济的主体。
3.产业结构单一的专业县。即林业县、牧业县、渔业县、矿业县等。这类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和沿海岛屿。这类县由于其资源丰富且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而且人口密度较低,因此,人均占有资源要远远超过全国的县市平均水平。又因这类县多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对其进行全面开发,使其走上致富之路,不仅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四、县域经济的特征
由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除了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
1.区域性
由于县情的千差万别,使各县的经济具有典型的县域经济特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区域位置上进行的,没有县域经济在具体空间的经济活动,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总体运动。虽然县域经济中的“县区域”有一个固定的疆界,但是,由于县域经济中心的经济扩展效应,必然会在其周围形成一片辐射区域。这片辐射区域的大小是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尽管区域内受到的辐射力不等,区位的边缘模糊,各个县之间也可能有所交叉,但县域经济的区域性却总是客观存在的,其范围在一定时期内也是相对稳定的。
2.综合性
由于县域经济活动不只局限于某种行业或某类产品,而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它既有公有制经济,又有非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建筑、建材和服务等产业部门,又包括计划、财政、银行、税务、物价、工商管理等职能部门。它不仅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经济部门,还有经济社会管理机构,是个“小社会”,因而县域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综合各产业各部门乃至社会单位于一身的国民经济小系统、小网络。
3.层次性
县域经济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网络,那么,这种经济网络必然带有多层次性。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是县域经济网络中的三个层次。其中,村级经济层次是基础层,即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或基础环节;乡镇经济层次是中间层,即介于县城经济和村级经济之间的层次;县城经济层次是中心层,即一般而言,它是县域经济的中心环节。而且,每一层次经济包括多种经济形式,即呈现多元性的特征。所以,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乡镇经济为中间层、村级经济为基础层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4.集聚性
集聚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是向心流动。在县域经济中,集聚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心城镇得到发育、发展,增长极得以形成。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受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和变化,而县域经济的集聚是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集聚现象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区位指向和集聚引力的作用,县域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县、乡、镇政府所在地,这就增加了这些地区的集聚规模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度。集聚性通常会导致两种变化,一方面会使县域经济产生极化现象,另一方面会扩大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的空间差异。
5.扩散性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是离心流动。在县域经济中,扩散的直接结果,就是县域经济中的集镇经济和乡村经济因“涓滴效应”而得到发展。扩散性是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为为了避免不经济或寻求新的发展,一些企业或经济活动向外扩散;一部分县域经济活动区位指向呈分散趋势,如原材料、农业等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其区位选择向外扩散;县、乡、镇政府为了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尤其是乡村经济发展,采取相关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区的经济要素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集聚区。扩散性对缩小县域经济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县域经济的结构
县域经济的结构是由县域经济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所整合成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
1.所有制结构
县域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县域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由于我国的县情千差万别,不同县域的所有制结构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则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的综合,或者说,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综合。由于县域经济具有多层性特征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中都得到发展。因此,在县域经济中,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有其必然性。
2.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指县域经济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数量上的比例及其内在联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县域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三次产业划分的有关理论,县域经济的三次产业可做如下划分:县域农业为县域第一产业,县域工业和建筑业为县域第二产业,县域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为县域第三产业。各次产业内部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第一产业内部还可分为农、林、牧、渔各个产业。这里是按产业次序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划分的。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还有其他的划分标准,比如按照产业的地位,可以分为基础性产业和主导性产业;按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可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网络化和立体型的。
3.空间结构
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是指县域经济要素或经济活动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状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的又一种重要结构。它反映了县域经济要素或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合理的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网络化和立体型发展,丰富了经济活动的内容,扩充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从而逐渐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结构。一般来说,在县域经济中,县城经济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构成,它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集镇经济主要由第三产业构成,具体表现为点状;乡村经济主要由第一产业构成,其空间分布为域面状。但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县,其空间结构又与一般内陆县有较大的不同,如有些集镇主要地是由第二产业构成。
六、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
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通常是指能够影响与决定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各种变量,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形态特征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可把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分为四个方面,即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
1.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通常是指县域内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要素紧密相关,自然要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等。县域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人力等社会要素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改造、利用的物质生产过程。因此、自然资源的状况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县域的历史文化基础,作为一种既已形成的自然要素,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社会要素
社会要素通常是指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口、资金和技术等基础要素。人口要素包括县域人口规模和县域劳动力两个方面。虽然人口规模会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劳动力却是县域经济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县域劳动力资源是各种资源的主体资源,其他资源都要通过劳动力去开发和利用;资金要素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它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技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而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3.市场要素
县域市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市场、生效资料市场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最基本的市场。县域商品市场包括货物市场、服务市场和旅游市场;县域金融市场是县域资本的融通场所和信用关系的总和;县域劳动力市场是县域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流的场所或供求关系。上述诸项市场要素凝聚着供给与需求关系,它以价格符号显示出供给与需求的形象,通过供与需之间的不断反馈,调节着县域经济的运动。
4.管理要素
管理作为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之一,已为大众所认可。与上述三类要素不同,管理所呈现的机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控制、调节和制约的作用,既体现出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又体现出县域经济在人的意愿下的发展,这说明管理是从更高层次出发,同时又溶化于县域经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之中的构成要素。管理要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地域组织、发展规划和计划以及经济运行的调节诸方面。
七、县域经济的运行
县域经济运行是县域社会再生产运行的过程。县域经济运行遵循行政区域经济运动的内在要求,受到诸多经济规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总供给与总需求
县域经济运行涉及诸多经济范畴,从实质上看,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是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县域总供给从数量上看是各种不同的总量指标。县域供给总量的大小,决定于县域各次产业的发展程度。可以说,县域总供给本身就是县域经济的产生问题。生产是县域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心环节;县域总需求是指县域内商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县域需求总量的大小,决定于县域供给总量,也就是决定于生产的发展程度。或者说,县域总供给变化影响着县域商品总需求的变化。县域经济总供求平衡则以最优经济增长率为目标。
2.社会再生产
县域经济运行过程是县域社会再生产的运行过程。县域社会再生产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连续不断的运行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县域社会再生产的中心环节;县域交换是县域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总产品的交换,是社会总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县域国民收入分配是县域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县域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县域生活消费主要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内容。为了保证县域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县域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八、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指根据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县域在所属较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总体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主要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对策等内容构成。
1.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思想是指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这是研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和依据。根据我国面向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各县的具体情况,各县的战略思想不会完全一样,但一般来说,应做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同时建设发达的第三产业。通过完善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保证农工商协调运转,综合发展,从而形成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协调一致,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观经济区域。
2.战略目标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指在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确定战略目标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能否确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对于发展战略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确定一个战略目标,首先要在质上对它作出规定,从而限定战略活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要对它作出量的决定,指出战略活动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指标。可以说,只有战略活动的预期效果达到质和量两个方面规定的统一,才能形成完整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3.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试图使组织在战略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总效益的运筹活动。制定战略规划就是要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人、财、物、事、时、地等作出统筹安排。战略规划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县情是制定战略规划的根据。所谓县情,是指县域内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具体状况。只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县情,才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基础,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较全面客观的分析,作出恰如其分的估量和科学的决策,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4.战略对策
战略对策是指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确定后,如何实施,即构成战略对策的内容。它包括战略重点的确定、阶段的划分、步骤的设计、重大措施和重要政策的制定等。战略对策以及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是对县域经济管理的宏观决策。虽然力求正确决策,但也难以避免失误。因此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策的研究不能一劳永逸,而应采取滚动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如年度计划完成后,就结合战略规划要求考核完成情况和问题,对已确定的发展战略及对策作必要的调整和实施期的时间顺延。只有这样,才能使战略及对策更加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使县域经济决策和宏观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从而保证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03-01-15
标签:县域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区域发展战略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