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姚晓平

86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姚晓平

 姚晓平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 方城 473200)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6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普通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经验与应急策略。结果: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痊愈和好转共计78例,抢救患者8例,其中成功5例,死亡3例。普通患者痊愈和好转共计81例,抢救患者8例,其中成功4例,死亡4例。两组在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普通患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75-0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出现情绪消沉,恐惧,甚至烦燥等,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护理,除了依赖于有效的治疗手段之外,科学的护理措施,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对患者家属做好病情沟通,真正做到尊重每位患者及家属,必要时进行个体化治疗[1]。回顾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182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6例(重症组)及普通患者96例(普通组)为研究对象,重症组86例患者中年龄17.3~85.6岁,平均48.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共计41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14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癌3例。普通组96例患者中年龄15.6~82.4岁,平均为47.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17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首先将呼吸频率、节律以及呼吸深度为重点观察内容;其次,注意有无痰液,痰液性质,痰液量的多少均应详细记录;最后,仍需重视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血气分析的监测,将其变化及波动范围详细记录,及时报告给医生,警惕呼吸衰竭程度。规范吸氧及应用心电监护,及时记录抢救记录,视患者呼吸困难程度适时调节氧流量[2]。应用药物前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重症患者痊愈和好转共计78例,抢救患者8例,其中成功5例,死亡3例。普通患者痊愈和好转共计81例,抢救患者8例,其中成功4例,死亡4例。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情况比较(n,%)

组别 治愈率(%) 抢救成功率(%)死亡率(%)

重症组(n=86) 0.91(78/86)* 0.63(5/8)* 0.38(3/8)*

普通组(n=96) 0.84(81/96) 0.50(4/8) 0.50(4/8)

注:与普通组对比,*P<0.05。

3.讨论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较多,尤其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数患者病程较长、耐受力较差,护理起来相对麻烦。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护理思想与观念,很难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从根本上说,呼吸内科危重症护理需要注意患者心理、家属期望值、合并症等几个尤其重要问题,当然,年龄及性别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患者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常年诊治,尤其是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心里没底,个别患者有放弃治疗的想法,部分家属也有消极对待的观念。对该类患者及家属,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做好心理沟通,给患者及家属信心,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患者病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其次,医护人员仍需面对患者家属期望值这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个四五十岁患者来说,尤其是男性患者,一旦出现危重症,家属思想比较紧张,很多患者家属直言不讳的说,患者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生活下去的希望与精神,家属会不惜一切代价、义无反顾的去抢救、去寻求更好的诊治机会。也有一部分患者家属会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未成家、家庭负担大等因素,对该类患者,哪怕是青年患者,也选择消极对待,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最后,由于患者常年多病,多数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在临床诊治及护理过程中相对复杂,预后也较差。该类患者在急性期护理中更加棘手,而患者家属考虑到患者仅仅是因为呼吸困难就医的,对患者期望值较大,而这种错误的思想有时候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也无济于事。总之,无论对待哪一种患者,哪一种家属,我们会选择给患者及家属更好、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无论是心理方面、疾病需要,甚至是生活方面,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选择出手帮助的,这是我们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到的。普通病房的护士应加强对护理的认识,并进一步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学习一些急救的策略及预防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表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情况特殊,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正确的护理与抢救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绍光.危重型哮喘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05.

[2]祝惠民.内科治疗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9.

[3]艾惠霞,王志兰.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8):21-23.

[4]朱元珏,陈文彪.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3:854-876.

论文作者:姚晓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86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姚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