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圆韧带囊肿手术治疗7例的体会论文_张彩红(通讯作者) 1,陶素萍2

子宫圆韧带囊肿手术治疗7例的体会论文_张彩红(通讯作者) 1,陶素萍2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医院妇产科 浙江 嘉兴 314016)

(2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妇科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以腹股沟区肿块为首发的子宫圆韧带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妇产科医生加深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认识,术前仔细体检及超声检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手术中熟悉腹股沟区解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 子宫圆韧带;囊肿;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31-02

子宫圆韧带囊肿又名Nuck管囊肿(hydrocele of Nuck’s canal)[1],临床上较少见,对其诊断及处理缺乏经验,易与腹股沟区疝发生误诊[2]。妇科医生对于腹股沟区解剖不熟悉,手术中腹股区解剖层次欠清,易导致治疗不彻底。现将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医院和嘉兴市第一医院妇科200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圆韧带囊肿7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7例,均为成年女性,年龄35~55岁,平均42岁,病程1月至2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肿块边界均较清,囊性,活动度一般,挤压后肿块不消失,平卧时肿块位置较深,无触痛及皮肤色泽改变。超声检查提示腹股沟区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位于腹股沟管内,仅1例延伸至腹腔。诊断为子宫圆韧带囊肿,排除合并腹股沟疝。

1.2 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肝胆超声等。确认患者无明显的手术禁忌证。手术当天禁食,备皮。

1.2.2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2.3手术 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两横指与外环口处连线(与腹股沟疝手术同一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显露腹股沟管内的圆韧带囊肿,沿囊肿边缘分离,直至内环口。沿囊壁将囊肿完整切除。圆韧带断端不可吸收线缝合在内环口横筋膜处并同时闭合内环口。创面彻底止血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缝合皮下及皮肤。其中1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囊肿完整切除术,断端缝合至腹壁下腱膜层。

1.2.4术后处理 术后6h进普通饮食。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排便通畅。

2.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现有合并腹股沟疝情况,术后无出血及切口愈合不良情况发生,未出现腹股沟疝形成。术后2周均已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随访复查子宫及双侧附件超声无异常,无明显子宫位置改变。随访时间最长8年,最短半年。

3.讨论

子宫圆韧带囊肿系良性肿瘤,发病率低,在常规妇产科学教材中均未特殊提及。国内文献多以个案及小病例组报道为多,最大组病例组为曾荻洵[3]报道的19例;发病年龄35~72岁[4],中青年女性多见。

Nuck管囊肿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与子宫圆韧带解剖关系密切,圆韧带在进入腹股沟后伴随腹膜延伸进入腹股沟内形成腹膜鞘突,在4月时鞘突闭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部分间质细胞残留并有积液形成则构成囊肿[5],故囊肿位于腹股沟管内,沿圆韧带走向生长。患者多表现为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很少一部分患者亦可因月经期盆腔肿胀、充血而表现为月经来潮前或来潮时肿块胀大、疼痛等症状。本组病例中6例为无意中或体检发现腹股沟区肿块,仅1例表现为局部胀痛,无明显规律性。

腹股沟疝也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有报道子宫圆韧带囊肿与腹股沟疝极易误诊[6],合并腹股沟疝情况也常见,临床医生对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认识不足[7]。而腹股沟疝肿块多为可复性,平躺后可消失,囊内组织多为肠管或大网膜,平躺后绝大多数可回纳。超声作为一项无创检查,对腹股沟区肿块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8],可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9]。因为肿块位于腹股沟区浅层,使用高频探头,分辨细微结构,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圆韧带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血流信号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若超声提示肿物位于子宫圆韧带走行区皮下浅层,多呈无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肿物内部无明显血流,壁上见少许血流,其大小、形态不随体位或加压改变,即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圆韧带囊肿[9]。如合并疝囊,多可见囊内肠管回声(积气改变)或混合性回声,则归入外科就诊。本组病例术前体格检查仔细,严密区分和观察,未出现误诊情况,与术前医生对圆韧带形态认识充分,超声诊断明确有关。

本组患者的手术按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分别打开外环口,腹股沟管,完全显露圆韧带囊肿及邻近区域。手术应尽量保持囊肿完整,如有破裂,可以把手指伸入囊中指示囊壁,以确保干净切除囊肿;尽量减少圆韧带损伤,若切断圆韧带需将其固定于深筋膜上,以免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本组7例患者术中均见囊肿与圆韧带界限较为模糊,周围分离不易。与彭再如[10]等报道的尽量保留圆韧带,仅剥除囊肿不一致。为了保证囊肿完全切除,一并切除该区域圆韧带。术后均未发现囊肿复发。断端均固定在深筋膜上,与常规处理相一致。联合腹腔镜的病例其断端亦缝合在腹壁深筋膜处。本组7例患者均合并内环口松弛、扩大,故均行修补腹横筋膜缩小内环口,按解剖层次分别缝合,术后未并发腹股沟疝。术后近期随访,无子宫位置改变情况。

综上所述,子宫圆韧带囊肿少见,但术前仔细体检及结合高频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以囊肿切除为主,注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尽量保持圆韧带张力,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光海.圆韧带囊肿八例报告[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0):630.

[2]郭金帅,姚俊超,梁健,等.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8):641-642.

[3]曾荻洵,任波,陈建军,等.Nuck’s囊肿诊断及治疗(附19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90-91.

[4]赵奕文,郑颖,方超,等.高频超声检查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4,13(4):273-276.

[5] Kim BM,Lee JY,Han YH,et al.Mesothelial cyst of the round ligament mimicking a metastasis:a case report.K orean J Radiol,2010,11(3):364-367.

[6]张洁,袁顺萍,蔡永芹.子宫圆韧带囊肿12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2,15(3):232.

[7]唐华,蒋鹏程,郭瑞君,等.子宫圆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5):333-335.

[8]南淑伟,孙琦,李珍.超声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10):712-713.

[9]邱金旭,杨冬艳,王辉,等.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4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3):229-230.

[10]彭再如,李继前,刘存根,等.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30-1431.

论文作者:张彩红(通讯作者) 1,陶素萍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子宫圆韧带囊肿手术治疗7例的体会论文_张彩红(通讯作者) 1,陶素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