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廷芬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廷芬

徐廷芬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56350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病人CT确诊为脑梗死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1]。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危重,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现将2014年05月—2015年04月本科收治的270例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70例中男患者176例,女患者94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39岁,其中39-59岁20例,60-70岁82例,71岁以上168例。一侧肢体偏瘫123,例言语含糊6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死灶,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脑梗死发病急,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123例发生偏瘫,言语含糊65例。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难难以接受,往往陷入绝望状态中,而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作为护理人员要关爱患者,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痊愈过程,也可请治疗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因此经常给患者更换体位,每2小时一次,症状轻者,鼓励咳痰,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如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一手指稍用力按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予以雾化吸入或体外振动排痰,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常畅,以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并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泌尿系感染;为防止压疮的发生,必须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日给患者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剪指甲等。

2.3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1-2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频繁呕吐,躁动不安,瞳孔大小不等,血压高,呼吸脉搏慢等,即有脑梗死面积增大,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如突然失语,肢体偏瘫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等,可能新的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便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指导家属调理好三餐,搭配好营养,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对于食欲不好的,应采取少量多餐的办法,尽量保证足够的热量。饮食摄入注意低盐、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少吃蛋黄、奶油、动物内脏,流汁,半流汁或软食,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能吞患者,鼓励患者自己进食,进食过程中让患者充分咀嚼,确信吞咽后继续进食,床头要有吸引装置,防止食物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不能进食患者予以鼻饲。

2.5 用药护理

脑梗死患者需要多种药物给予治疗,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发现药物反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宜慢,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应注意观察。用溶栓、抗凝药物时严格注意药物剂量,有无出血倾向。口服阿司匹林病人应注意有无黑便情况。应用抗凝、扩血管及溶栓药物治疗过程中,如病人再次出现偏瘫或原有症状加重等,应考虑是否梗死灶或并发颅内出血等。同时应观察全身情况,及早发现是否有栓子脱落引起栓塞:有肢体血运障碍时,皮肤肿胀、发绀,并可导致功能障碍。久服阿司匹林作抗凝治疗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或溃疡病。

2.6 康复护理

2.6.1 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患者由于患肢活动受限,加之长期卧床,最终将导致肌肉萎缩。因此应随时将患者置于良肢位,及早做肢体功能锻炼,早期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患肢尽量避免输液,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定,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或主动运动,功能锻炼主要采取被动运动或按摩为主,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肢体挛缩变形。恢复期训练主要包括坐位、站立、步行、日常生活的训练。上肢功能训练主要采取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上肢功能训练主要采取改善步态为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可根据病情采用针灸、理疗(磁疗和中频脉冲电疗)等辅助治疗,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4]。

2.6.2 语言功能训练:告诉患者失语是有可能恢复的,树立信心,语言功能的训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训练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病人的配合和参与[5]。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辅导练习,进行练习时,患者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字、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他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指导患者做口腔操;如撅嘴、鼓腮、叩齿等每个动作5~10次,教患者学习发音,先单个发音,准确后可逐渐加深难度,可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训练。

2.7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时大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等,出院前告诉患者回家后要继续坚持康复训练,按时规律服药,定期复诊,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训练与休息时间,定时测血压,血糖,血脂。

3 结果

经过我们全面精心的护理后,本组270例病例中,平均住院15天,其中152例恢复良好,25例治疗痊愈,79例留有后遗症,14例自动出院。

4 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病人增多,其病人大多年老体弱,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才能赢得时间。我们通过对270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只有掌握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规律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使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5

[2]姚景鹏,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37

[4]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26

论文作者:徐廷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廷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