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主要体现在运行速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为了能够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工作,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修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相关人员对于检修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的了解还不是十分深入,因此本文选择了目前较为常用的安全联锁管理系统、轮对及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以及车辆安全检测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装备
1轨道车辆检修现状
从我国当下的国情来看,我国目前大部分检修基地仍然采用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对车辆进行维护,无论其执行模式还是设计模式都与传统的制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度是一种日常维护制度,其侧重于对车辆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因此,其检查方面并不是十分全面,维护保养工作做的也不是十分认真,再加上其技术主要用于修理周期性的结构,对于一些永久性的结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养和维护作用,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也没有强硬的技术支撑,最终造成车辆使用年限缩短等问题。
2检修作业安全联锁管理系统
2.1安全联锁子系统
该系统都会有一个工作站,在这个工作站中,可以看到检修库内的各个股道,同时在示意图上还有需要操作的多种设备,例如验电点以及接地点等,通过无线电技术将这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够实时的传输到工作站中。操作工作站的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设备的提示,对每个设备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其出现了错误的操作,那么设备就会拒绝解锁,使得后续的工作无法继续,有效的降低了人为失误出现的概率。
2.2操作票子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将人工填写纸质操作转变为电子化操作,并将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和现场作业技术进行了关联,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作流程,对于提供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同时,过去人工操作票系统可能还存在着填写不规范等弊端,该系统也能极好的进行处理。其还能与安全锁子系统实现良好的数据互通,真正的实现了开票和安全联锁一体化。
3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3.1轴箱温度检测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技术,新技术采取的红外线测温技术更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技术存在的限制,例如环境、电压等对接触式测温的限制,另一方面它使得温度的分类更加明确,提高了测温的准确性。它主要是通过扫描列车通过时轴线的温度进行测温的,解决了传统测温不准确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它还能根据测得的温度了解到列车此时的运行状态,并划分了微热、强热及激热三中热轴的温度范围,为检测热轴故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3.2建立辅助维修的车辆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
在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系统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技术和仪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更加完备的车辆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完成计划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我们需要建立对维修车辆管理信息起辅助作用的数据库,通过检测、收集、分类、整理车辆的技术参数和其他性能数据,实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建立起辅助作用的数据库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些数据不仅为车辆检修的时间和次数提供参考,它还是判断车辆性能及是否存在问题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辅助维修车辆管理信息的数据库,一方面是为了时刻监督车辆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轨道交通检修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为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车辆性能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对列车运行进行调整和规划,保证每一项运送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同时也起到了合理利用检修台位的作用,有助于为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和检修安排最合理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科学确定预防维护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
作为车辆维护的主要调节因素,预防维护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的划分是十分关键的,需要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要敢于在原先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及经验制定合理的间隔期,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更快转型为状态维修型,进一步起到提高定期预防维护的作用,对车辆各个部件也起到了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同时降低了维修的成本,符合维修经济化发展的理念。对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间隔期的制定不仅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加合理的安排车辆工作,还有助于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其检修点的增加也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多保障,有助于建成更完备的车辆工作系统。各个系统的配合使用也为车辆检修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3.4车号识别系统
相比于其他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工作,在车辆投入使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其编码置入到车号识别系统中,并且在车轨沿线设置识别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当有列车经过时,这些装置就会自行识别经过列车的编码,并对其运行状态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将数据传送到安全联锁子系统中,方便工作人员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目前该系统主要部件为车辆编码、地面传感器、RF射频模块以及接收装置。它将计算机和交通完美的联系在一起。
3.5受电弓在线测量系统
受电弓属于车辆的受流装置,对于其安全有着十分大的影响。传统对其进行检修的方式就要将车辆停靠在检修库中,并在断电之后进行人工检查。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就能发现这种检修方式极大的影响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人为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而受电弓在线测量系统是将相应的测量设备放置在入库检修线路上,通过较为先进的技术对受电弓运行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同时还能对车辆的其他部分实现可观性的检测。该系统主要是由4个部分所组成即基本检测单元,现场控制中心、远程控制通道以及远程控制中心。基本检测单元通常情况下是被放置在检测现场。当检测工作完成之后就将信息传回控制中心的终端上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4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4.1车号识别系统
该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就是射频识别系统,在正式开始使用之前,将每辆车的专属ID输入到系统中,并在轨道的沿线设置专门的辅助设备,当汽车行驶到某一地点的时候,就可以识别该车的ID,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该系统主要是由车辆标签、地面天线、车辆传感器、RF射频模块等部件所组成,是轨道交通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良好结合的结果。
4.2轴箱温度检测系统
在该子系统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就是红外测温技术,传统的测量方式都是接触式测温,使得其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而该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当列车通过的时候,探测设备对轴线进行扫描,之后就能得到轴温信号。同时该系统还能根据测量到的温度将车辆行驶的情况进行分类来判断是否存在热轴故障,可以分为微热、强热以及激热三种。
5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新技术和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情况,希望能为有关单位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到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技术的发展。为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周期性的实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颖泽,郭慧明.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及装备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207.
[2]李达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11):226-227.
[3]杨珂.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4]徐道亮,王梦格.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及装备概述[J].机车车辆工艺,2017(05):39-40+44.
论文作者:武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车辆论文; 测温论文; 系统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技术论文; 联锁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