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箱涵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产生原因,并从地基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养生等方面,阐述了箱涵施工的技术要点,提出了施工中的质控措施,有效避免了各种箱涵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箱涵,质量控制,施工技术,钢筋,模板
引言
涵洞主要是隐蔽工程,完工后其施工质量不容易检测与控制,因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尤为重要。箱涵作为涵洞的主要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省道国道等各级道路上。近年来,箱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包括涵顶跳车、沉降大、节段错台、洞身开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施工中对地基处理不当、涵洞主体施工质量不合格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质量控制,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基于对箱涵施工实践,详细阐述箱涵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和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1箱涵施工概述
1.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在一处天然冲沟处设置箱涵,涵洞中心桩号为K208 +258。箱涵全长35 m,横断面为单箱单室,全现浇,每室净空尺寸为2m ×2 m,与道路正交。本涵洞所在地区年均降雨量较大,涵洞地基需进行换填处理,基坑开挖在5m 以上。涵洞位于天然冲沟上,雨季施工难度大。
1.2常见质量问题及成因
箱涵在使用中发现很多质量问题,包括涵顶跳车、沉降大、节段错台、洞身开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施工中对地基处理不当、涵洞主体施工质量不合格都有直接关系:对地基处理不当引起的破损。对地基处理不当,主要是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地基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箱涵出现沉降。主要引发的病害与成因如下:a. 箱涵沉降过大。箱涵在使用中所产生的沉降远远大于容许值,导致箱涵发生变形,无法正常使用。箱涵沉降过大主要是对软弱地基处理不当,承载力不足,在箱涵自身重力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使地基产生压缩变形;节段错台。箱涵在沉降缝处产生不均匀沉降,使涵洞阶段出现错台。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两节段处于不同的地基土体上,产生变形量不同,出现不均匀沉降; 纵向不均匀沉降。涵洞从洞口到中心,所产生的压应力越来越大,导致涵洞中间沉降量大于两侧洞口,造成中间低两边高,进一步造成涵洞积水;涵洞自身原因产生的破坏。a.涵洞洞身纵向开裂。箱涵洞身纵向开裂是由于在设计中,对作用在涵洞上的土压力估计不足,造成涵洞尺寸、配筋率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进而引起的开裂。另外,施工中人为造成的钢筋和混凝土数量不足也是主要原因。b.涵洞洞身横向开裂。当涵洞在横断面上处于不同土质时,容易在土体拉应力或剪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横向开裂。
2 箱涵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阅读、审阅,对发现问题的进行复核,并自上而下进行技术交底。制定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并建立各阶段施工跟踪记录档案;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施工便道进行施作,对施工用水、用电进行协调和布置,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2.2地基开挖与加固
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自卸汽车配合运渣。清理地基范围内的杂草、灌木、树桩和淤泥等,并开挖临时排水沟。对地基进行回填时,填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后检测压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坑回填后进行承载力检测,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3砂砾垫层及混凝土基础施工
基坑回填处理后,检查其标高与平整度合格后即可进行砂砾垫层施工。砂砾垫层必须充分压实,并检测其标高、压实度和平整度等指标。砂砾垫层检验合格后,在砂砾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基础,应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并复测控制点桩位和标高,确定控制边线和中心线。进而确定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位置,并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凿毛。
2.4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加工前首先进行拉伸、冷弯和可焊性检验,合格后进行试加工,加工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批量生产:钢筋存放地点应设置钢筋加工棚,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钢筋加工前进行除锈处理,对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应预先加工,然后移运至施工现场;箱涵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不得私自改变钢筋加工尺寸;钢筋绑扎应分两步施工,首先在混凝土基础上进行绑扎,然后将上部结构与下部钢筋进行绑扎;应注意保留钢筋保护层厚度,可在一定间距内设置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钢筋属隐蔽工程,绑扎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2.5模板安装
模板应采用钢模,不得采用木模等容易变形的模板,本项目采用面积大于1m2的钢模板:箱涵基础模板应采用组合模板,外漏部分应尽量采用大模板;模板固定应牢固,可采用钢管、木材等材料作为其支架使用。模板固定应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产生变形;模板自身应该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抵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为了便于脱模,应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且严禁使用废机油作为脱模机。
2.6混凝土浇筑与养生
对钢筋模板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上下层浇筑距离应控制在1.5m 以上;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过程中应快插慢拔,确保振捣密实;接缝处应采用沥青麻絮和木板填充,并及时进行填缝;如前后分两次浇筑,应在前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确保混凝土结合良好;斜面上浇筑应从低处开始浇筑,逐步分层浇筑,并确保水平分层均匀;混凝土养生应保水保湿,气温超过25℃,应覆盖土工布,以防止水分散失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
3箱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严格进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对工、料、机的准备情况:重视从上到下的技术交底。整个项目部应以项目总工为主要负责人,从上到下进行技术交底。项目总工、工程部长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包括测量员、现场技术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技术员向施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包括施工队长、副队长、带班、现场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队管理人员向一线工人技术交底。从上至下,向每一个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工、料、机到位后,方可进行开工。项目上各位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原材料、机械设备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3.2严格进行重点部位质量控制
这里的重点部位主要是指涵洞地基和涵洞主体:涵洞地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后必须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箱涵施工。比如地基回填压实度、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涵洞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其主要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涵洞主体施工质量。
结束语
近年来,伴随着箱梁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进步,其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些地基软弱的地区施作箱涵,地基处理是施工的一大重点。经过实践验证,在箱涵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涵洞地基与涵洞本身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箱涵出现各种病害。文章着重介绍在箱涵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一线具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争艳.刍议箱涵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25(1).
[2]余光辉.箱涵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6,38(23).
[3]谭涛.砼箱涵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5,6(20)5.
[4]谢云亿.箱涵施工工艺及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之友,2017,22(6).
论文作者:张振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涵洞论文; 地基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模板论文; 砂砾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