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宋飞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宋飞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当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朝着一个低耗能、低污染、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系列问题,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压力,还有效的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向前发展,在此就对我国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新技术进行部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

1.1新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相关技术人员要以节约施工材料,缩短施工工期、保证施工质量为目的进行技术设计。在目前的新技术应用中,主要有地板式的采暖系统、建筑工程室内屋面应用隔气层和防水层的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处理建筑工程上的难题,达到目降污减排、节支增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的目标。

1.2新技术的质量控制

(1)首先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引入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优秀人才,加强对制度和人才的重视。在引入新技术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新技术展开全面的检测了解,掌握新技术的动态,能供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的调控,促进新技术与工程结合的协调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促进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协调工作,新技术的引入不仅考验着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考验着施工工人的专业素质,在新技术引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人员与施工工人的联系,在施工环节中保证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强化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方面,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就是企业可以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本次项目工程的突击培训,将施工中的各项技能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教育和教导,从而为施工的开始创造一个良好条件,也为新技术的应用扫清障碍。

(3)创新传统的施工方法,合理应用新技术,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规范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监管以及技术应用等工作在专业人才的操作下合理进行,减少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

2.1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

精准定位技术就是GPS技术,目前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施工放样中运用精准定位技术,同时借助控制网来进行,其技术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速度,采用GPS技术来进行精准定位,节约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确保了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当今时代,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了提高防线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应用了精准定位技术,从而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对外界因素,如:光线、风力、温差等因素做出科学掌控,将外界因素对防线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应用新技术的前提下,测控技术不断提升,更为方便、快捷的完成了工程测量工作,保障了施工测量的质量。在放线过程中应用全站仪,通过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同时还具有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多项优势,将新技术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广泛运用全站仪坐标法,从而就可以充分借助全站仪的优势来快速完成坐标放样工作,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精度不高、速度不快等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测量的时效性,最大限度避免了测量误差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水准裁量和悬挂钢尺等方法来进行测量信息传递,在应用高程传递技术的基础上,避免了工程耗时,降低了人员劳作强度,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出现了测距仪测量技术,其优势为:数据读取方便、耗时较少、精度更高,目前这种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高程传递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采用垂直度控制法来评价工程施工质量,充分利用激光准直技术来行垂直度控制,精度高、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适应性很强,大幅度降低了误差的积累。

2.2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进行防水处理的环节需要接触到触水部位,对其采取科学措施来进行堵漏、防裂缝处理,在防水处理中,首先要规划防水处理措施,在此环节主要对防水处理用具、设备等进行重点考虑,进行多道防设,认真做好全面设防,从而更好的满足了防水技术的施工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工艺,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水技术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积极使用加气砼砖墙来进行防水施工,提前对墙体部位进行均匀抹灰,同时还要加设一层钢丝网,使其发挥出固定作用,然后进行基面处理,如:使用18%的胶水,兑水泥,对墙体部位进行刷浆处理,接着再抹灰,在此环节需要注意:不用使用过度浸泡的砖,最后在施工完毕还要进行养护处理。在建筑屋面防水中,采用的是聚合物水泥基涂抹法来进行防水处理,保证了各个节点、基层处理不容有错,板缝处理好,确保涂抹均匀,同时进行了分层涂抹,涂抹层厚度在一毫米以上,使用防水涂料进行了多次涂刷,一直到涂料不流淌、不堆积为止。

2.3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连接的环节,后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采用机械连接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受力大小来决定,当钢筋数量为单数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受力状况,在绑扎接头的环节,对于控制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对于钢筋梁、墙体等部位要控制好接头绑扎力度,合理的控制绑扎面积,要求受力钢筋不得低于50%,对于其他部分的构件要适当放宽要求,从而更好的满足长度要求。采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钢筋及时放入接头内部,促进顺利连接,在实际施工中,在连接直螺纹钢筋的环节,需要在套筒外部及时增设一个丝扣,促进连接,加长接头,及时固定好套筒和螺母,避免松动,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来连接钢筋,将套筒及时回到标准丝头,最后还需要将螺母与标准套进行及时锁定,在此基础上,保证了钢筋连接过程的有效性,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此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检验。

2.4大体积混凝土新型施工工艺

传统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面对这种问题,建筑施工中习惯采用的是混凝土水化反应,这种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反映的过程中,混凝土将会有更高的温度,当起内部的温度应力比其抗拉强度值还要大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形成温度裂缝。这种传统的施工工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所以对待这种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就是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分段情况,再结合温度应力的计算进行复核,然后根据得到的情况来进行人员配置、运输设备配置等。

3结语

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新技术的革新,新的技术将会不断地被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中。而新的技术又能够加快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建筑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革新,推动自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勇.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2016(02):152-153.

[2]代见锋,韩少辉.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8):174-175.

[3]赵娜.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1):24+26.

[4]倪波涛.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50):54-55.

论文作者:宋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论文_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