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推进工业化的对策研究_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地区推进工业化的对策研究_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地区推进工业化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贫困与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村居民,据1991年的数据我国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总人口为1.15亿人;国家和省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29个, 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27个。这说明我国贫困面大, 贫困人口多是当代客观存在的经济特征之一。国际上和我国国内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消除贫穷实现富裕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的工业化,不仅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也包括贫困地区的工业化。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现状。这些特征的普遍存在即形成空间上的贫困地区,其特征在形式上表现为部分成员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和政府机器系统运转得不到支出需要的保证。本文研究以当代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背景和出发点,着重从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宏观政策上进行讨论。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从地理特征看:贫困地区在地理上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这与我国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密切相关。我国的东部地区及东南地区较发达,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所以贫困地区的比重指数较低。相对而言,中部地区次之,而经济最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贫困比重较高。贫困地区在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地区的贫困地域呈离散状态,西部地区贫困地域分布是集中连片,比重指数从东、中到西逐渐增高,这与我国经济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是相吻合的。

从贫困地区主要经济特征看:1.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产业结构问题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资源与生产力配置的合理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发展中的不平衡,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形成了农业比重较大的情况。从全国来看,第一产业在贫困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63.64%,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42.76%,与江苏、广东、山东等省比较差距更大。2.经济贫困的历史延伸。解放前,我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广大西部地区则仍处于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中,形成了我国近代工业以原料和半成品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不发达的落后工业结构。在区域分布上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东部发达、西部落后的不合理格局。1949年,我国东部沿海11个省市土地面积不到全国的30%,而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及西北五省区土地面积占全国45%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 西南各省占有土地面积23%,工业总产值占6%。从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陆续实行了“梯度发展战略”和以经济特区为代表的“地区倾斜政策”。这一资源配置战略的结果是使历史上本来就存在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而且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差距拉大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3.地区经济差异更加明显。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或是按内地、沿海划分,它们之间的差距除在60年代中国经济调整时期出现下降外,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但差距不是太大。改革开放后,地区经济发展由均衡向非均衡战略转移,沿海优生,梯度推进纷纷出台,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迅速拉大。1990年沿海12省、市、自治区GDP总值占全国的53.8%,而内地18个省、区仅占46.2 %,也就是说在占全国人口41.4%,占土地面积13.52 %的沿海地区创造了半数以上的GDP产值。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同样如此。 1990 年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为5828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794元,前者是后者的7.34倍,差距之大可说是天壤之别。1990年东部地带人均GDP为1693.95 元,而内陆地区为1191.45元,二者相差502.5元,沿海与内地的相对比为1.42∶1。

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与落后地区工业的特征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工业化不过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很显然,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速度和结构有赖于种种因素,诸如它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国土规模和地理位置、国际环境以及影响它获得市场、资本和技术的各种因素。依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同理我们可以认为工业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积累的成果。如何判定工业化水平,则需要有一个公认的通行标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判定工业化水平是:按照制造业的增值额在总商品生产增值额中所占的份额来区分(总的商品生产是指农业、渔业、林业;矿产业;制造业;电力及其他公用事业;建筑业)。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增值额占商品生产增值额60%以上;半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增值额一般占商品生产增值额的40~60%,一般有比较健全的制造部门;正在工业化其制造业增值额占商品生产增值额的20~40%;非工业化其制造业增值额占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例不到20%。(注:海伦·休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工业化的成就和目标》。)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积累前进的过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非工业化、正在工业化、半工业化和工业化。我国划分工业化阶段一般考虑生产力发展的规模、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关系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将工业化过程划分四个阶段:一是奠定工业化基础阶段,二是工业现代化起步阶段,三是实现初步工业现代化阶段,四是实现工业现代化阶段。各个阶段有其一般特点:在奠定工业化基础阶段,在发展战略上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但结构水平也不高;在工业现代化起步阶段,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生产力各要素得到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全面发展的经济态势,产业结构合乎规律地演进,容易形成结构性矛盾;初步工业现代化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优势地位,经济素质和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并向高级化演进;工业现代化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异常明显,但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在工业化各个阶段的更替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客观形态的调整和变化,一般要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为重心发展时期(重化工业阶段)、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为重心发展时期(高加工变化阶段)和由粗放型工业向技术集约型工业为重心发展时期(技术集约化阶段)。工业化过程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经济体制不断革新,其结果将导致全社会财富的增加,贫困、不平等和失业的减少和消灭。用哲学观点来看,工业化过程是人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贫困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工业化水平标准,我们国家工业化水平总体上处于半工业化阶段。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注: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这一论述科学客观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指出“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在空间上,我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呈“T ”字形分布,即以沿海和长江为主轴展开和辐射。这种布局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地区布局政策调整,中央政府实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倾斜性外向型发展战略,资金和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投入到东部沿海地区,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而且外资和民间资本在东部地区的投资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另外对借助工业化水平提高派生而来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进行分析(因为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往往标志着该地区工业化水平高),1993年百平方公里城市个数除三个直辖市外,江苏、浙江两省远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地区这一指标值均小于平均数,说明西部地区地域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少,城市工业的波及幅度小、关联程度不够。从百平方公里城市个数看,东、中、西三大地带呈明显的梯度;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在行业的分布上看差距,更是一目了然。比如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8个百分点。(注:《民族工作研究》1998年第1期第24页。)

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存在非常突出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工业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论及于此,笔者不是形而上学的要求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放慢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而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速度,而是要求我们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主观上积极能动地去推动工业化前进的速度,为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尽到人们在所处历史阶段的责任。

三、贫困地区推进工业化的对策

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进程不能患“狂热病”,主观第一,客观第二;也不能悲观无为占上风,客观第一,主观第二。要正视现实,承认差距;正确认识,积极推进;认清优势,加快发展。

1.优先解决基础设施——工业化速度的基本制约条件。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是人作为主体和自然界作为客体多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关系:一是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的认识关系;二是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三是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的物质技术关系,即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关系;四是人作为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说明,人作为主体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和社会,如果离开了,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就无法进行。一句话,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总不能脱离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研究加快贫困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就不能不从实际出发,研究基础设施对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落后的和滞后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瓶颈”。基础设施包括九类: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城市给排水、环境保护设施、学校教育设施、卫生保健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在这九大类基础设施中,由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和城市给排水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或者说它们对经济增长直接起作用,所以将它们称之为经济性公共基础设施;而另外五类基础的作用在于提高社会福利或间接影响投资效率,可将它们称之为社会性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交通、通信、能源和水供应对生产的直接影响和制约,故它们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各类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尤为重要。只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才能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间自由地、便利的流动,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自我积累能力差,短时期内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这就要求中央财政投资的重点应较多的考虑经济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非政府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项目。

2.必须解决工业化的启动力——资金和投资。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培育和发展现代工业,进入现代经济发展轨道,加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的现代化,须解决的第一难题是筹措大量资金和扩大投资的问题。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时指出资本是“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 卷,第39页。)。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注:[美]W·阿琴·刘易斯《经济增长与理论》, 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出版。)。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不能不研究资金和投资。怎样才能加快呢?主要阻力是资本形成问题。因资本和其他的生产要素不同,它具有载体作用、凝聚作用、连结作用和导向作用,且其作用贯穿于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起着其他任何一种生产要素无法起到的经济作用。在我国不发达地区想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培育和发展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各种辅助产业,建立合理的基础坚实的产业结构,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平较高的社会生产力,资本的投入和扩大投入便决定了其他各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的规模和水平。没有一定的资本投入,其他生产要素再丰也不能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转化为国民财富形态,促进工业化进程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起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扩大投资在职能上充当了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推动力。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本)金如何形成,因为资金的形成是扩大投资的前提,不解决资金来源,不筹措大量的资金,扩大投资就成为一句空话。资金形成机制是受经济体制制约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使过去以财政机制为基本特征的资金形成方式,过渡到了以金融机制为基本特征的资金形成方式,使资金的来源渠道由过去单一的财政渠道拓展到以金融为中介的个人储蓄、企业积累、财政拨改贷以及外资等多条渠道,使资金形成方式更加灵活,建设资金更加丰裕。落后地区收入水平低,可储蓄的资本资源十分有限,如何进行资本动员,加速资本的形成便成为其加快和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又要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作法,把资本形成方式统一到财政动员方式和金融动员方式的有机结合上来,使政府集中和分配财力的职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使市场机制得到较好的运用。这是落后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3.必须打牢工业化持续前进的基石——自然资源开发及其产业。我们所讲的自然资源是指被人们认识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力。按自然资源的天然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生态资源,如阳光、空气、一般水份等;二是生物资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三是土地资源,如土地面积、土地肥力等;四是矿产资源。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是非再生性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自然界以及属于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始终是人作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的永恒制约条件,同时也是工业化物质形态的产业基石。贫困地区的劣势是综合经济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人才不足,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比较低;优势是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劳动力价格便宜,有潜在的消费市场。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金与自己的优势结合,加速经济增长,积累和扩大资金。不然,舍其优势,择其劣势而行之,则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就难免要因企业中途夭折而中断。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大国。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是资源富集的地区。全国煤炭探明保储量的90%,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85%,铜矿探明保储量的70%,铝土矿、磷矿探明保有储量的80%,硫铁矿探明保有储量的60%,石油工业现实的资源接替区,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以及绝大部分的宜农荒地和天然草场等等,都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因此,对如何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快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许多研究报告都把资源开发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是合理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九五”期间,国家将采取措施调整加工业的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合作,鼓励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人才向中西部转移。这些措施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资源型工业产业的形成对于贫困地区的工业化前进过程而言,将打下牢靠的基础。

4.改革搞好国有企业——贫困地区工业化大发展的制度性条件。当前,国有经济在落后地区处于绝对主体的地位。1997年贫困地区工业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落后地区的工业经济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持续积累的社会物质财富,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国有工业经济,必须有高度历史使命感,深化改革,把企业盘活办好,使之成为落后地区开辟工业化新纪元的新起点,同时也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些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大多数是70年代建设,80年代改造,90年代改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承担着异常沉重的计划经济体制性成本,政企难分,债务负担重,社会负担超负荷,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自身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地区经济工业化过程必须的政策措施和工作环节。首先要真正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把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和搞活具体的国有企业结合起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按照抓大带小,抓重点带一般的办法,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结合起来,为此要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企业管理,努力改进加强企业管理。要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两个方面下功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贫困地区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为自身的工业化过程积累力量打基础。

5.队伍素质是工业化进程中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队伍素质即人的素质,包含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形成企业活力的大小,并进而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益的高低,这是工业化进程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实践上组织实施工业化目标不能不重视的基本问题。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的素质,是构成企业素质的最能动的力量。企业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现实组合,管理制度的运作,管理决策的落实,生产设备的运转,企业生产能力的最后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技术人才和职工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才和职工的劳动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变量。如果他们的技术素质高、献身精神强、劳动态度好,企业的技术就强,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力量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合和运转就快,生产能力就会得到1+1>2的效果,就会形成较高的企业劳动生产率。

企业决策层或者说是企业家们,是使企业致成致败的决定性力量。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企业家的实践》这样定义:他们具有观察和评价经营机会的能力;集中必要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发挥,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保证成功;企业家都是实干家,目的十分明确,甘担风险,从中取得成绩。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评价美国企业家的作用时说:他们“把美国经济从乡村的农业和商业转变为城市的技术先进的工业,这些企业家和他们的成就从建国开始一直到现在,对美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都具有关键的意义。”企业家在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具有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队伍发展较快,素质提高较快,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差距大,特别是落后地区企业家这一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要素更为稀缺,需要从各方面努力造就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建立一支更加成熟的企业家队伍。

一国家、一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和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国情出发,对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如何加快工业化进程进行研究,只是对必要条件或措施进行探讨,而不是回答解决问题的充要条件。

收稿日期:1998—05—23

标签:;  ;  ;  ;  ;  ;  ;  ;  ;  ;  

贫困地区推进工业化的对策研究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