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论文_赵雪瑞

实践出真知——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论文_赵雪瑞

赵雪瑞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 138000

毛泽东说:“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他还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实践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读书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能让人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参加实践活动是书本学习的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是否正确,通过实践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和优秀品质。因此,“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就能使学生的操作切实有效,学生才会动而不乱,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操作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普遍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需要依靠大量的具体实例,总结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操作学具,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数学新概念。在教授数学概念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给学生足够的体验过程的时间。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例子——形成表象——抽象概念”三个阶段,操作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需要教师提供适量的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感受。当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能够达到从“形象”到“半具象”到“抽象”,从而形成概念。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和合作探索中逐渐接近概念,理解概念。动手操作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形成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探究规律

课程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突出的位置,首先强调让学生经历公式、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是将“探索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的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找规律的内容。找规律,重点在于“找”,“找”才是学生学习的着力点。教师教学时应从“找”字着手,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在探究中积极思考,最终找到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从生活角度切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

三、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这里的数学技能主要是指操作技能,是一种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完成活动任务的技能,如测量、绘图、制作等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少是有关数学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如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规定大小的圆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必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形成必要的技能。

如在学生知道了平行的定义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画画平行线。学生会先画一条直线,再移动一下直尺,然后画出另一条直线。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似乎有所顾忌,只是稍稍移动了一下直尺。在教师要求把直尺移动的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学生画平行线的问题也随之冒了出来。让学生量一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看看是否相等,不少学生就会发现两条直线延长后会相交。问题是出在画、移尺、再画这三步的哪一步上呢?学生一检查就能发现是移动尺子的时候出现了问题。那么怎样移动直尺才能避免直尺晃动呢?学生调动各种经验和技能,对移动尺子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绎:有的学生把直尺沿着练习本的边上移动,有的学生把直尺一端靠在另一把尺子上移动……画平行线这一新的技能教师不必多说,学生已经是很有把握了。

四、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求异创新

事实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学生大脑中的创新区域才会被触发,才会有利于激起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后,再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促进学生思维的求异创新。在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画角的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如果不允许你们用量角器,你们还能准确无误地画出120°的角吗?”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又重新投入到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很快就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画法:用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角,或者用三角尺上两个60°的角拼在一起来可以画出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120°的角,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表扬。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比一比,看谁的想法最与众不同。”这样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争先恐后地开始了新的探索,又发现了另一种画120°角的方法:把三角尺60°的角放在一把直尺上面就可以画出120°的角,也就是用一个平角减去60°就可以得到一个120°的角。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方法,是因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寻找不同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赵雪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实践出真知——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论文_赵雪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