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爱是不够的论文_汤琳秀

仅有爱是不够的论文_汤琳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平安里学校,518172)

摘要:翻开多种教育教学杂志,几乎每一本都在大声呼唤师爱,赞美师爱,似乎师爱是一瓶万金油,师爱是一颗还魂丹,它能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但我们其实知道,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师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生之心,是万万不行的,但仅有爱心的确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热爱教育;人格魅力;教育智慧;科学眼光


想必大家对去年9月15日那“女副校长与学生课堂对骂”网络视频引起的轰动事件也是感慨万千——结果“我这个老师不当了也不惯着你!”的张副校长真的被免职了。她舍弃自己的安生立命的职业不去惯一个痞子学生的臭毛病,要说她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是不可能的,但是“爱”教育爱到让老师自己气急败坏到“泼妇骂街”般爆粗口,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

我前阵子偶尔看了一部百代电影出品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也许能够很好地阐释这点。

影片讲的是1948年,当马修——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入了地狱。马修被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亲身体验了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却又可怜无助,他仁爱、友善、宽容,但是,没有用!改变不了整个“地狱风气”,他遭受了各种捉弄、抵触、谩骂、威胁......后来,他终于摸索到用神圣而纯净的音乐来拯救,更重要的是,马修在拯救孩子的同时,也被孩子把他埋在心底很久的才华诠释得最淋漓尽致,也拯救了自己——终于肯定了自己是个“伟大的音乐家,虽然不为人知”。教育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了一个崭新的定位——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种互相给予、彼此尊重、彼此受惠、彼此拯救的关系。所以说,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那么,教育者除了爱,还要有什么?

首先,要有因责任感产生的人格魅力。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但“严禁体罚”高压线压过头后,很多教师面对“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的学生们 ,学会了保护自己——既然如此,何必多事?只要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稀泥”地“爱”着每个学生不就万事大吉?

但是,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并存,这正是师德之魂。师魂,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何况一个引领孩子前行的教师哪能没有责任?就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他高度自觉他有责任改变这样的“地狱”风气,有责任拯救这些可怜野蛮无知的孩子;也像上文的张校长觉得有责任管教那些不像样的学生,有责任扭转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有责任去面对因“保护过头”而为所欲为的的歪风......

做为一名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就会对工作对学生高度负责,负责任的老师首先就具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其次,要有方法成就教育智慧。

就那位张校长的遭遇看来,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和高度责任感其实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教育智慧。

偶尔看到全国特级教师李镇西的一篇文章《当老师可能是要一些天赋的》其中就说到——当一名好老师,除了爱、责任和技能,还应有一些“天赋”。比如,要有亲和力、敏察力、出色的语言表达力、要有幽默感、要有独特的爱好或优势,通读之后,我的理解是,这些天赋归根结底是教育智慧,大多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的——就看你作为一名教师会不会意识到这些是应该有的教育智慧而积极去改变。

比如,我们一些老师,他们很想爱学生,也很认真,也真诚地喜欢教育,但是就是上不好课,带不好班,教学枯燥无味,带班没有活力和灵气,师生关系紧张,班级氛围沉闷,很难说这些老师都不负责任,相反工作勤勤恳恳,可就是缺乏成就感,更没有幸福感。

为什么?大体是因为缺失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狭义上来说应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叫教育机智。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教育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智慧——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就像《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从校长到教员,都简单粗暴信奉惩罚,越惩罚越粗暴,越粗暴越惩罚,导致恶性循环,导致互相冷漠,互相憎恨。而马修老师用他的智慧,巧妙地用他擅长的音乐将合各种各样的“杂音”融合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

而相反,那位“不惯学生”的校长,在处理与学生的冲突事件中很明显就缺失教育智慧——居然无法用智慧“降服”学生,居然可以和学生对爆口!居然让自己下不了台!虽然有原单位同事证明这是一位责任感强、脾气大的好老师,但是这不能掩饰作为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和无知学生一般见识一样低俗的“无能”一面。我们常说,对学生发脾气是自己无能,何况这样有失斯文的乱发脾气!

最后,教育需要要有科学长远的眼光。

“如果不善于今天就在少年的心中撤下数十年后会发芽成长的种子,教者就要变成一种最原始的照料,育者也就成了没有文化的保姆,而教育学就会成为一种巫医术。”这是苏霍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一书中的论述。我们面对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所以教师的爱应是更有眼光的种爱,能从孩子的未来、孩子的一生发展着眼,培养有利于他长远发展的爱。这种爱与其说是一种爱,不如说是一种科学长远的眼光。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难教的学生”一样,用科学的远见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沿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必将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话说,“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是的,作为师者,我们自己不能是有人格残缺,我们自己不能是迷蒙状态,我们的教育仅有稀里糊涂的爱,迷迷糊糊的爱是远远不够的!



论文作者:汤琳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仅有爱是不够的论文_汤琳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