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目的 分析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此研究中抽取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依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接受综合治疗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乌梅丸加减方治疗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较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0%)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从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来看,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关键词:乌梅丸加减方;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黏液脓血便[1]。另外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病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较易出现反复。以往的治疗方法首选西医,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研究分析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进行探究,以下为具体流程和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此研究抽取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结肠镜和钡剂灌肠检查确诊,且所有患者伴有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以及水肿症状,同时病变处可以见弥漫性多发糜烂及溃疡。其后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为研究及参照两组,每组患者有31例。研究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2:9,最大年龄为44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35.1±7.4)岁,经调查后其病程均在1个月至1年之间不等。参照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0:11,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36.3±7.7)岁,经调查后其病程均在3个月至1年之间不等。组间数据结果由软件包计数未形成统计学意义,加强了组间的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治疗,若患者的病变局限在直肠,强调局部用药,使用的药物以硫嘌呤类药物和英夫利西为主,若患者的疾病属于重度,则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5天后可以将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研究组则实施乌梅丸加减方治疗,该药物的主要组成为:乌梅25g、细辛5g、炮姜10g、黄连12g、当归10g、川椒8g。桂枝、党参各9g,黄柏8g、鸡冠花13g。若患者属于湿热型,可在上述药方中加入干姜、川椒、黄柏以及黑附片;若患者属于脾胃虚寒型,可以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适量黄柏和黄连;若患者属于脾肾阳虚型,可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适量黑附片和骨脂;若患者的腹痛明显,需在上述药方中加入炙甘草和炒白芍;若患者脓血便较为明显,可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适量的云南白药和三七粉[2]。将上述药物水煎,每天一剂,早晚各服用一次,治疗周期为10天。在治疗期间,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禁忌食用。
1.3 效果评价依据[3]
依据《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未见腹痛和粘液脓血,行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黏膜病变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治疗效果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未出现腹痛和粘液脓血,行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黏膜病变改善显著,表示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治疗标准,表示治疗效果无效。显效率、有效率相加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指标评价
对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计数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检验,最后记录各项数据。
1.5 数据统计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结果均由软件包(SPSS19.0)进行整理和计算,治疗总有效率以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呈现方式为百分率(%),检验方式为卡方(X2),肠道菌群改善情况以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呈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值,数据结果经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示P<0.05。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组及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评估
研究组患者予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分别为15、15,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后为96.8%;参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显效与有效例数分别为10、12,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后为71.0%;组间数据结果由软件包进行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具体数据结果由表1可知。
2.2 研究组及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
研究组患者予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研究组改善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结果由软件包计数后统计学意义形成,具体数据结果由表2可知。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黏液脓血便,引发因素不是十分明确。临床认为与居住环境、感染过敏以及自身免疫存在相关性[4]。从中医角度来看,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久泻”、“肠风”范畴,临床认为与饮食不佳和内伤情志有着直接关系。乌梅丸来源于《伤寒论》,该药物处方中乌梅具有止泻固脱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平滑肌得以缓解,抑制多种致病性细菌[5]。黄连和黄柏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的作用,广谱抗菌能力较强,同时还会起到抗肿瘤和抗溃疡的效果;桂枝、炮姜、细辛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党参、当归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效果,诸药联合使用后可以使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同时可以使其症状得以明显缓解。
通常情况下,胃肠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细菌栖息着,相互之间的比例也存在诸多差异,与此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平衡状态即菌群平衡。在胃和十二指肠以及空肠内的细菌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在结肠内有较多的菌群,其中专性厌氧菌的比例较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也较为常见,占肠道细菌总数的90%。中药多数成分会在植物细胞内包裹,与此同时起活性成分可以直接被吸收和利用,党参多糖药物具有扶植正常菌群生长,控制细菌易位,降低外周血内毒素含量的作用,进一步实验证实在体外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但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无影响。此外,该药物可以将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进行提升,使肠球菌数量进行显著降低。黄连在高剂量长期应用时有类似滥用抗生素的破坏作用,在低剂量使用时或许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此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予以乌梅丸加减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71.0%),研究组更优,组间数据比对后P<0.05。从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来看,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后P<0.05。该结果充分体现了乌梅丸加减治疗较比常规西医治疗更具优势,具有临床可行性,且与以往的研究报道存在一致性[6]。
综上可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燕,史成和.高忠英教授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322-324.
[2] 马奎军.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型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8):709-710.
[3] 王佳林.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4和IL-8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80-82.
[4] 李兰芳.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80.
[5] 徐炳梅.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28-29.
[6] 赵贝,郜志宏.热疗联合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21):3121-3123.
论文作者:蔺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乌梅论文; 患者论文; 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加减论文; 肠道论文; 有效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