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中国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中国国际竞争力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148x(1999)11-0101-0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应该维持怎样的对外开放度一直是国人关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应该与它在全球竞争力地位相对应。因此,如何科学地测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作一初步分析。

一、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评价

根据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近年来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的世界排名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升幅有限”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年份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排名 34 31 2627 24

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一直处在转型国家首位,基本上是少数几个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之一,甚至还超过意大利、希腊等一些少数工业化国家,更把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巴西、印度等国远远抛在后面。因此,可以说,尽管中国国际竞争力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还是在稳步上升的。

二、中国主要领域国际竞争力评价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998年提供的研究报告,国际竞争力主要由4大平衡关系、8大要素、46个领域、259个指标及29 项评价理论原则综合测定。根据该项报告,中国主要领域国际竞争力情况如下:

(一)中国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力由七大方面组成,主要考察一国宏观经济的综合实力。1998年中国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5位。具体评价见表1:

表1

项目 位次

增加价值竞争力26

资本形成竞争力 6

储蓄积累竞争力 3

最终消费需求竞争力40

部门运营竞争力 2

生产成本竞争力38

经济前景潜在竞争力 6

综合

5

(二)中国国际化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国际化的竞争力由八大方面组成,主要考察一国开放和参与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1998年中国国际化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20位。比1997年的排名提高了9位。具体评价见表2:

表2

项目

位次

国际贸易营运竞争力

9

出口竞争力 33

进口竞争力

5

汇率竞争力 30

证券投资竞争力 34

国家保护竞争力 40

资本流动竞争力

3

国际开放竞争力 31

综合 29

(三)中国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由六个方面构成,主要考察政府政策对国际竞争力积极影响的能力。1998年中国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5位,比1997年又提高1位,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见表3:

表3

项目 位次

政府债务竞争力2

政府支出竞争力19

财政政策竞争力4

政府效率竞争力20

政府干预经济竞争力10

社会政治稳定 22

综合 5

(四)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由四大方面构成,主要考察一国金融市场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力。1998年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42位,这是几年来排名最低的一年,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的国际差距仍相当大,并且还在继续拉大这种差距,是中国八大要素领域中国际竞争力最低的领域。具体评价见表4:

表4

项目位次

资本成本竞争力

32

资本效率竞争力

44

主券市场运行竞争力

35

金融服务效率竞争力

28

综合 42

(五)中国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由四个方面构成,主要考察一国支持企业经营的能源、动力、资源和基础设施体系的服务水平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中国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40位,中国仅高于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次低竞争力领域。具体评价见表5:

表5

项目位次

基本基础设施竞争力31

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43

能源自足设施竞争力38

环境设施竞争力18

综合 40

(六)中国企业管理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由五个方面构成,主要考察一国企业创新、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管理实力。1998年中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31位。具体评价见表6:

表6

项目 位次

生产率竞争力 38

劳动成本与劳动报酬竞争力 38

公司营运竞争力37

管理效率竞争力19

企业文化竞争力24

综合 31

(七)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由五个方面构成,主要考察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13位,是近年来排名最高的一次。具体评价见表7:

表7

项目位次

科技资本投入竞争力 35

科技劳动投入竞争力

2

技术管理竞争力 18

科学环境竞争力 17

知识产权竞争力 38

综合13

(八)中国国民素质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力由七个方面构成,主要考察人力资源和配置的竞争实力。1998年中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排名为世界第24位,为历年排名中的最高位次。具体评价见表8:

表8

项目 位次

人口竞争力 1

劳动力竞争力33

就业竞争力 1

失业竞争力 37

教育结构竞争力 40

生活质量竞争力 42

劳动态度竞争力 34

综合24

从总体上看,中国主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基本上也呈现出稳中有升的状态,但不同领域之间的差距却是相当的明显。其中,经济实力和政府管理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均位列全球第5位; 而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最弱,全球排名42位,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国际化、科学和技术、国民素质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则在稳步提高;而企业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基本上原地踏步,而且总体排名靠后。

在56个具体构成方面中,中国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有13项,主要包括人口、就业、政府政策、进口、储蓄、资本流动等具体因素,反映了中国在这些领域和方面在国际竞争中的较为优势的地位。中国竞争力排名位于38位以后的方面有11项,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国家保护、资本效率、技术设施、能源、知识产权、教育结构、生活质量等,反映了中国在这些领域和方面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脆弱的地位,这些方面通常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国民素质、经济实力、国际化领域各具体评价项目的位次排名有十分明显的落差,这在进一步分析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是必须加以特别关注的现象。

三、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支持中国扩大开放

从总体上,中国国际竞争力处在“稳中有升”的进行状态中,它表明中国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国际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现有的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又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支持着中国进一步溶入开放的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之中。

考虑到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排除曲折甚至反复,因此,中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过程支持的是中国适度的渐进式的开放模式,开放的扩大必须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相应提高相适应。只有这样,才既有利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又有利于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同时,由于中国国际竞争力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构成因素中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异,因此,中国的开放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各个领域齐头并进、整齐划一的开放,而必须是充分考虑到不同领域、不同构成因素的特殊情形的分步骤、有层次、不同步的开放。

标签:;  ;  

中国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