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东北分公司 内蒙通辽 028100

摘要:地下室由于在地下,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因此,对防水的要求较高。因此,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将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原因;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地下室是建筑常见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1 地下室渗漏水原因分析

在施工中,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特别考虑材料的选择,部分地下渗漏的情况是由于施工材料不合理,导致未来使用中出现断裂等问题而且防水层没有合理的控制。另外,具体选择不合理的比例也有可能引起渗水现象,因为混凝土在工程防水工程中起着连接和加固的作用,但如果选择的比例是错误的,那么它会在凝结后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容易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会导致水从裂缝中流出,这是渗水原因的原因。因此,为了开展地下防水工程的建设,首先要明确渗水的原因,从根本上做一个有针对性的施工,也可以促进未来的具体保护,以减少外部环境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工程影响,一般选择隐蔽施工,所以外部环境对地下水利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顺利建设地下室防水工作,分析了项目造成的渗水原因。

(1)地下室工程渗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比例,所以施工人员如果混凝土混合比例不正确,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现象的裂缝,这可能是由于比例水分不合适,如果水分如果水分含量太高,如果水分太深,混凝土的浓度会降低,混凝土不会完全固化。,混凝土强度的严重降低,所以对水分的把握非常重要。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使用混凝土不符合标准,如果用的太少,那么根本无法在防水工程中发挥混凝土的作用,水容易流出裂缝在混凝土中,混凝土不能抵抗水压,水压较大,则混凝土容易破碎,这是混凝土渗漏的主要原因。另外,如果使用混凝土太多,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导致混凝土凝结不均匀,容易发生外部冷凝,并且没有冷凝,或容易发生裂纹,导致泄漏问题。

(2)防水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防水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防水混凝土浇注过多,浇注层太厚,但振动器的有效半径不够长,经常出现振动,缺少振动现象,运行标准或缺乏规范使混凝土不能振动紧密,这很容易产生蜂窝,亚麻,孔等缺陷,大大降低了混凝土防水性能的不渗透性。

(3)地下工程施工复杂而具体,因此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防水工程的建设可以有一个干燥的环境,对确保项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初期,如果没有排水和排水,容易使地下水和雨水淹没在工程基坑内,导致坡度失稳,导致事故倒塌。

2 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施工材料的选择

(1)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其水泥选择中水化热或者是低水化热的种类,比如说粉煤灰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选择的水泥应该保证其没有结块,并且是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的。

(2)尽量选择大粒径的粗骨料,但是也不应该是超过40mm的,其所包含的泥土不得有块状或者包裹石子现象,它的表面含泥量不得大于1%。应该采用中、粗砂,并且它的含泥量不大于3%。

(3)采用未含有任何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掺用外加剂的时候,尽量按照设计与规范进行,对于水泥的用量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少化,保证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并且是符合标准的,并且保证它的配制计量。

2.2 防水工程中的混凝土搅拌要求

(1)对于砂石的含水量要及时进行测定,进而调整混凝土的拌合水剂量。

(2)保证清洁干净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3)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上料来说,必须依据试验室供给的配合比进行施工,而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来说,也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2.3 自防水混凝土的浇筑

(1)将己经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做坍落度试验,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那些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得使用。

(2)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式,防止冷缝现象的产生。

(3)在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时,为避免混凝土于卸料点的堆积化,应该先将料口处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进而形成了自然式的流淌坡度,而后再进行全面的振捣。而集水井方位利用吊模施工部位的,应该先将井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再将侧壁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得其流出是从掉模底部流出的,避免一系列落下的混凝土形成裂缝现象。

(4)鉴于泵送方式的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墙体混凝土利用的是循环式的浇筑路线,进行分层以及连续的浇筑,选择自然式流淌而形成的斜坡浇筑混凝土,对于不同层浇筑的厚度应该保证在大致500mm。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采用的是溜槽入模,使得混凝土先从一侧,而后再逐渐向前进行推进,且保证它的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常情况下保证在2h之内。

(5)混凝土的振捣。依据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所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况,于每条浇筑的带前和带后放置两道振动器。底排钢筋处与混凝土的坡脚处是前道振动器放置处,以保证混凝土下部的密实性;混凝土卸料点是后道振动器的放置处,以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与此同时,还应该将振捣的间距以及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同振点的振捣时间,应该以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没有气泡的产生以及没有沉落为标准,振捣时间为20至30s,保证漏振现象、少振现象以及超振现象。

(6)在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后,首先的是用长刮尺按照标高进行刮平,然后用木抹子进行不断的搓压,保证它密实的表面,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

(7)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对于大体积以及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一系列上涌的泌水以及浮浆会顺着混凝土的坡面流至坑底,然后随着混凝土向前推进。在支模的时候,应该在混凝土浇筑的前进方向两恻模底部留出孔以排出泌水以及浮浆。

2.4 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它的内外温差比较大,因此必须将养护工作做好。浇筑的时候其气温通常控制在20℃左右,仅仅是保湿养护,利用浇水养护并且搜盖塑料薄膜,避免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以及表面的脱水而出现一系列的干缩和裂缝,其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d。

3 结语

总之,地下室渗漏问题是制约地下室发展的瓶颈,我们要提高对防渗施工控制,保证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1]李明,浅析地下室防渗施工技术控制[J]建筑工程管理,2015(10):36.

[2]董浩,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施工技术,2016(11):17.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