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好每位幼儿都爱的那道菜论文_安艳琰

烹饪好每位幼儿都爱的那道菜论文_安艳琰

——立足《指南》调整与优化童话剧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

◆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第二中心幼儿园 214174

摘 要:通过本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借助《指南》的目标引领,从课程的目标、开发策略、内容、课程评价体系的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开发与调整。我们从自上而下式的统一行动变为自下而上的幼儿主体式的转变。在深入挖掘童话剧本身的同时,积极关注幼儿的客体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最终将童话剧课程与幼儿紧密结合,从内在唤醒了幼儿参与童话剧课程的积极性,有过程、有趣味地让幼儿融入其中。

关键词: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策略 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

适宜的课程就像一道营养丰富的美味菜肴,既要让幼儿喜欢,又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营养。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菜肴的原材料、烘焙方式、火候等,最终让每位幼儿都爱上这道菜。我们承认,幼儿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所提供的课程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充分考虑不同幼儿发展的特点,顺应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的教育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课程。反之,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课程,应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自2016年以来,以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发展适宜性童话剧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为立足点,借助课程内涵的挖掘,实施策略的研究等途径,积极开发多样化的童话剧课程,在不断的研修中调整和优化童话剧课程。

一、立足《指南》,调整课程目标,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过程性

起初,我园在进行童话剧课程开发时虽然能够关注幼儿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但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明显,更多的将眼光聚焦于童话剧演出的效果、幼儿技能的最终获得,如“能借助贴切的动作和表情表现角色形象”对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过程性有所忽视。通过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深入推进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教师的儿童观愈发明显,他们更多地聚焦于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幼儿的游戏过程为关注点,注重幼儿的感受和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目标内容不是单一的指向某一领域,而是多领域的有机融合。如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中,我们将目标调整为“幼儿积极参与表演,能大胆想象并勇敢尝试自制道具”、“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童话剧角色,并大胆想象和表演该角色的动作、表情、服装、头饰等”,既体现了教师为主体向幼儿为主体的转变,也体现了教师对结果的片面关注转变为对幼儿游戏过程的关注,更体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二、立足《指南》,调整课程开发的策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原先,我们在开发课程时主要采用的策略是以下两点:一是符合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类型和教学组织形式,二是创设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我们在开发和实施童话剧课程中,虽然对这两点紧密践行,但就其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不够的。教师意识到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幼儿在看、听、说、演等多通道中参与课程,但是体现的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在童话剧《三只小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幼儿需感知稻草房、木头房、砖房的牢固程度,于是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动画视频让幼儿感受故事情节,算是视听觉的体验,然后在建构区幼儿用粗细不同的积木象征木头和砖块,用硬纸条象征稻草,幼儿从建构中体验不同硬度材质的牢固程度,仅此而已。但其实教师可以借助社区、家长的资源,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稻草、木头和砖头供幼儿建构房子,并体验吹、撞等动作与这三种材质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方式与幼儿的生活更近,这才是真正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并获取经验的需要。

三、立足《指南》,优化课程内容,践行领域和年龄目标的科学性

我园现在的童话剧课程体系主要有“主题活动、特色活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等内容。基于上述对童话剧目标的调整和童话剧课程开发策略的优化,我们在童话剧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实施形式两个角度进行了优化,旨在优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领域的课程内容。

1.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发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差异,从影视剧作品、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社会生活事件想象四个渠道,开发了适合全班幼儿开展的童话剧剧目,称为大群体剧目;我们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差异,意识到幼儿有男孩女孩群体之分、本地外地群体之分、单孩二孩(多孩)群体之分以及不同性格的幼儿群体之分,生成了相关的童话剧目,称为小群体剧目,然后教师通过主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童话剧教学活动。

2.特色活动。园部的童话剧特色活动是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年在固定的时间段开展的。

小班组——“童声童话”。用倾听、说说、唱唱、演演等形式向幼儿宣传推广优秀童谣、童话剧歌曲、经典动画片歌曲等,使孩子在传唱优秀童谣中陶冶情操,快乐成长。

中班组——“绘声绘演”。借助图书漂流实现亲子阅读、绘画绘本、演绎绘本,使幼儿爱上阅读、爱上童话。

大班组——“有形有型”。幼儿用创意泥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人物、用绘画或手工表现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场景、亲子制作最想扮演的童话角色的服装和道具并大方展演、给自己最喜欢的童话角色配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依据三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给予幼儿充分的表现空间,挖掘幼儿在活动中的生长点。这么做旨在让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努力提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教育适切性。

3.区域活动。当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设和开展班级区域活动时,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我园主要以阅读区、表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为主,结合童话剧中的角色、情节、场景、情感等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年龄特点的创设和实施:

以大班童话剧主题《疯狂牙虫》为例:

阅读区,立足剧本,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为孩子提供多渠道的阅读形式。师幼收集相关的书籍、视频、牙齿模型,放在阅读区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不仅可以观察模型和牙齿的形状,还可以用一把小牙刷,根据刷牙流程图学习巩固刷牙的方法。

表演区,借助头饰、道具、音乐,幼儿表演角色的表情、动作、台词,积累舞台表演的相关经验,如上下台和站位。如在大班童话剧主题《疯狂牙虫》中,表演区的幼儿通过音乐、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牙齿、牙虫大王、牙虫士兵的不同形象,如牙虫大王霸气出场、士兵对大王唯唯诺诺的样子等,表现力得到了发挥。

建构区,幼儿在与各种形状的清水积木、塑料积木以及其他多种生活中的辅助性材料互动中,通过与同伴计划、协商、合作、冲突解决等方式进行排列、搭建、围合、模式对称、对作品命名等技能的获得与表现,体现童话剧中的场景、角色、情节等。如,在大班《疯狂牙虫》主题中,建构区的小朋友利用清水积木和生活材料建构牙医馆,展现了馆内的各种物品、场景和牙虫侵蚀牙齿的样子,孩子的建构技能和表征能力在这一区域中得到了发展。

以中班童话剧《骄傲的公鸡》为例:

益智区,教师借助童话剧中的角色、场景、情节设计游戏外衣,引导幼儿在游戏趣味性的驱动下主动探索游戏内在所隐含的数学和科学相关知识,如数、量及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教师捕捉到幼儿爱玩多米诺这一现象,于是将公鸡去医院、去饭店的情节巧妙地转换成简笔画,并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需求:弧度较大的波浪式转角,适合手眼协调能力、手部肌肉力量较弱、经验较少的幼儿;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了各种线条组合式的图形,以满足好冒险、求挑战的幼儿。幼儿既感知和探索到了骨牌间距与力的成功传递的关系,又巩固了对故事情节的熟悉程度。

美工区,幼儿借助图画和手工作品大胆表现童话剧角色形象、相关头饰和场景。教师鼓励幼儿采用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织布、纸杯、纽扣、毛根、白纸、记号笔、蜡笔等多种材料制作公鸡,有织布为主材料的平面公鸡,也有以纸杯为主材料的立体纸杯鸡,幼儿从中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4.环境创设。我园结合童话剧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了富有特色的童话剧环境。班级环境除了上面提到的区域环境,还体现在班级门头、教室走廊、主题墙的布置。以大班童话剧《疯狂牙虫》为例,教师利用门头为孩子营造了逼真的疯狂牙虫氛围:粉色的牙腔中许多黑色的牙虫正在腐蚀洁白的牙齿,旁边还挂着一把教师废物再利用做成的闪亮的牙刷。这样做既展示了童话剧的主要角色,又彰显了环境对幼儿的隐性渗透意义。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教师先是展示了幼儿关于《牙齿大调查》的调查表,然后针对调查的实际情况,在主题墙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牙齿名称以及正确刷牙的方法。既满足了孩子们对这方面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还倾心打造了充满童话趣味的特色长廊,有童话故事的缩影、童话海报的剪影、卡通动物的立体造型等,供幼儿欣赏;也有童话剧特色课程简介,供教职工、家长、园外领导观看、了解。在楼梯墙面,我们将经典的童话剧画面用立体的喷绘技术较大面积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童话感觉。

四、立足《指南》,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1.以促进幼儿发展为评价理念,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本身是指向发展的,我们搜集幼儿在童话剧课程中学习的过程与证据,然后通过教师的解释、反馈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童话剧主题中教师所撰写的学习故事、案例分析等。如学习故事中,教师基于对幼儿游戏过程有目的的观察,形成客观描述,然后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回应策略,并通过实施形成第二个观察片段,然后再通过分析、回应、实施,形成第三个观察片段,通过对幼儿发展过程的多次捕捉,使幼儿能力获得逐步的提升。

2.选择与童话剧课程相匹配的表现性评价为主要方式,同时关注对幼儿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我们借助六一儿童节这一契机,在全园开展童话剧演出活动。教师、家长、幼儿便可借助这一完整的演出从侧面考察每一位幼儿在童话剧中的学习结果。幼儿对剧情的熟悉程度、对道具的制作和运用能力、对角色肢体动作和台词表演技能、舞台的相关经验,多种表现力都在演出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此外,我们主要以量化评价表来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和结果,如童话剧主题评价表是童话剧主题活动实施结束后对幼儿能力的评价;班级课题特色活动记录表是对幼儿在对童话故事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声音音量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进行的评价。

3.多主体参与课程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将幼儿、家长、教师纳入童话剧课程评价体系中来。例如在班级特色课题活动中我们有幼儿演讲故事的内容,对于演讲者(幼儿)的表现力评价,我们就设置了“幼儿自评”一栏。在这一例子中,也体现了家长评价的痕迹。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有准备的故事演绎,教师通过摄像分享给家长看,然后家长透过视频结合多方的评价,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促进幼儿演讲故事表现力的提高

《指南》是我园特色课程开发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朝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行;《指南》是我园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燃料,帮助我们不断迸发出无穷的科研火花;《指南》更像是幼儿成长的营养师,不断开出科学而合理的菜单,我们就像是厨师,依据菜单采购优质的食材,精心烹饪,幼儿便在这些美味佳肴中的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安艳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烹饪好每位幼儿都爱的那道菜论文_安艳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