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陈柏蓉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537200)

【摘要】目的 对麻醉恢复期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患者躁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实施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出现躁动患者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中出现躁动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数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伤口出血不良事件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人数,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麻醉恢复期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患者的躁动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躁动;PDCA循环管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58-02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往往会出现各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例如发生程度不同的不自主运动、兴奋、不按指令行动、躁动以及定向障碍并存等等)[1]。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对患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影响,因为造成躁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催醒药物的使用、麻醉药物的残留以及尿管刺激等等),并且产生机制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2]。PDCA循环是一种目前临床上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此方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这种方法是一种科学化并且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系统[3]。本文为了提高麻醉手术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并且减少患者的躁动等并发症而采取了PDCA循环管理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7(其中男性15例,女性85例);患者年龄均在19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43.7±4.9岁;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平均2.5小时),在麻醉恢复室的时间均在0.5小时至1.4小时之间(平均一小时)。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且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死亡案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由复苏室护士、麻醉科医师以及护士长组成的PDCA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并且根据流程(组织实施、调研现状、制定计划以及分析原因)对现有措施进行评价,并发现新的情况,以及决定是否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并不断改进。

1.2.1计划阶段(P)

在计划初期,通过小组成员对麻醉患者恢复期发生躁动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寻找出并发症的原因,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实施阶段(D)

在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对患者手术前的心理进行辅导,并采取有相应的术前教育,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从而减少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②要加强对患者保暖的护理,除了在手术前后保暖,还应该注意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温度,从而减少患者因为寒冷而导致的并发症。③多与麻醉师交流对患者术后的止疼措施采取个性化的方案。④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因各种刺激而出现的躁动,控制好吸痰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对固定尿管方式。⑤尽可能减少不好事件的出现,并使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以防患者出现各种不良事件(例如摔倒等)。⑥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度以及血气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减少患者由于内环境紊乱、低血糖或者高血糖等等而引起的躁动。

1.2.3检查阶段(C)

小组长要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察,对于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

1.2.4处理阶段(A)

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对于具有较好效果的护理措施要标准化,并对实际的护理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不间断的循环以及持续的改进。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打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差。3分表示患者躁动情况较为严重,需要配合人按住;2分表示患者在没有外加刺激下也会出现肢体挣扎的情况;1分表示对患者施加刺激时会出现躁动;0分表示患者较为安静。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是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现躁动患者的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躁动患者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中出现躁动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数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出现躁动患者的情况

3讨论

PDCA管理措施最早是由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戴明根据统计的信息而提出的理论,这种管理办法是一种惯性运行质量的科学程序[4]。通过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再由于此方法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对问题进行挖掘、修订以及解决[5]。有研究人员发现,在患者手术前一天,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最强,并且由于焦虑等情况是患者手术后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常见引导因素[6]。因此对患者术前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有必要的。有研究人员还发现,患者体温较低也容易引发例如躁动等并发症,这主要是因为患者体温低从而使得体内肝脏代谢效率降低,进而使得患者对麻醉药以及肌松药的代谢时间加长,患者的清醒时间也随之增加,患者由于不清醒从而出现躁动[7]。因此,对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保暖对患者减少躁动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出现躁动患者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中出现躁动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数量,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伤口出血不良事件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人数,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麻醉恢复期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患者的躁动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征华.术中保温护理对麻醉恢复期影响的Mate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4):80-84.

[2]谢琼.全麻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 596-598.

[3]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4]王旭.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升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患者安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44-145.

[5]叶向红,高路路,郭琴,等.PDCA循环在舰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6):81-83.

[6]于艳,房特,伶盛艳.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I):90-91.

[7]于佳伶,费华华,刘文胜.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3):446-447.

论文作者:陈柏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陈柏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