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锋[1]2003年在《中医按摩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国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偏瘫,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本论文以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从中医康复学的角度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康复进行研究。文献理论研究。现代康复学以障碍为研究对象,包括康复理论、障碍评价、康复训练等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和成熟;中医康复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功能障碍缺乏系统认识,有关康复的思想散见于中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养生医学中。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传入,中医康复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提出,并且将现代“康复”的概念融合到中医康复学中,使两者具有了相同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探索了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康复学对偏瘫和偏瘫痉挛状态的认识以及中医按摩在偏瘫中的研究现状,在遵从中医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即动静相和、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按摩和现代康复训练自身特点,制定了针对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以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对象。评定方法:采用目前康复界公认的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定、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 ADL指数等分别评定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等级、痉挛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反映患者的各种功能水平和障碍程度。临床共观察脑梗塞病例2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按2:1的比例简单随机形成,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梗塞位置、病程、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级、痉挛程度、Fugl-Meyer指数、Barthel ADL指数上无显着差异,证实其可行性。在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医按摩疗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疗法,一个疗程后,观察其痉挛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表明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对下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上下肢共同运动能力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了该康复方案在改善下肢痉挛状态上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本论文从中医康复学角度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是中风康复综合方案研究的延续。这对中风康复综合方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金熙哲[2]2005年在《枳实芍药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偏瘫,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本论文以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代文献理论研究,临床证候的回顾性调查,临床疗效研究叁方面,从中医康复学的角度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康复进行研究。 1 理论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认为中风病偏瘫痉挛的病机是,中风后元神受损,元神不能统摄肝之魂,必然引起肝气、肝血不能输达于筋脉、肌腠,肌肉失养而拘挛、僵硬发为痉挛。现代研究认为痉挛的形成既有神经机制也与肌肉内在特性的改变有关,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痉挛的发生与肝脏、经筋关系密切,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其肢体的病机。 2 偏瘫证候学研究 本研究收集 2001 年 1 月~2004 年 12 月在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 70 例,年龄在39~75岁之间,对上述病例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4.29%,女性为25.71%,其发病率在 50 岁以上开始明显升高,中医临床证候学观察发现,患者中以痰证最多,占64.3%,依次为风证、瘀证、火热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中风中经络证候的观察发现,患者中以肝肾亏虚 痰瘀阻络证最多,占 32.86%,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 闭阻脉络证、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证、肝阳暴亢 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分别占总数的 30%,22.86%,7.14%,4.9%,2.86%。患者临床症状中出现筋脉拘挛者占 50%,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侧肢体疼痛者占 42.86%,出现便干便秘者占 28.57%;出现舌紫或有瘀斑者最多,占 30%,舌质红者,占 28.57%,舌胖或有齿痕者,占 21.43%,舌质淡者,占 20%,白腻苔者,占 21.43%;出现弦脉、滑脉最多,各占 40%,脉弦细者,占 30%。本研究提示,中风病偏瘫痉挛是以肝肾不足为基础的、在病情向好转方向转化过程中实象渐减、虚象已现的症状表达。 3 临床疗效研究 以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对象。评定方法:采用目前康复界公认的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定、Brunnstrom 脑卒中恢复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改良的 Ashworth 痉挛评定级、Fugl-Meyer 评价法、Barthel ADL 指数等分别评定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Brunnstrom 脑卒中恢复级、痉挛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反映患者的各种功能水平和障碍程度。临床共观察脑梗塞病例 27 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按 2:1的比例随机分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梗塞部位、病程、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级、痉挛程度、Fugl-Meyer 指数、BarthelADL 指数上无显着差异,证实其可比性。在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枳实芍药散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疗法,一个疗程后,观察其痉挛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表明单纯康复治疗和枳实芍药散结合康复治疗对偏瘫上下肢痉挛的缓解均有较好的效果;在缓解偏瘫侧下肢痉挛状态方面,枳实芍药散结合
王晓晓[3]2018年在《中医康复训练法治疗不同阶段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指出背景:痉挛性偏瘫是中风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常见的残障表现,据文献报道国内中风偏瘫患者约80-90%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国外报道约65%,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查阅文献发现,现代康复技术对偏瘫痉挛的康复疗效肯定,但患者经济负担重、依从性较差。而中医学采用针灸、推拿按摩、以及中药熏蒸泡洗及内服汤药等方法,简便廉验,患者依从性较好,而且效果较为显着。但目前中医康复发展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中医康复方案,尤其是对中医康复介入的时机众说纷纭,意见不一。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旨在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不同阶段中风痉挛性偏瘫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中风后痉挛的康复时机特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表明中医康复训练法在改善中风痉挛状态上优于西医康复法,本研究基于此认识,进一步对比中医康复训练对于不同发病阶段(发病1个月以内和1-3个月)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完善针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的中医康复方案,以更好的把握时机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形成更为系统的中医康复方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痉挛患者171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西医康复对照组,其中中医康复组114例,中医康复组中筛选出发病3个月以内的患者93例,本研究以中医康复组发病3个月以内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发病时间作为分组的依据,分为发病1个月以内和1-3个月的两组,两组都采用中医康复训练,即中医推拿按摩+中药泡洗的干预方法,均同时接受基础治疗,通过观察康复学评价指标(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Bathel指数),进行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对比,以明确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不同阶段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共纳入发病3个月以内的93例患者,其中发病1个月以内的早干预组患者64例,发病1-3个月的晚干预组患者29例,对发病1个月以内和发病1-3个月的患者作临床疗效对比。2.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命体征、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两组具有可比性,入组时疗效评价指标两组间比较亦未见统计学差异。3.主要疗效指标:①Fugl-Meyer总分组间比较,早干预组在入组14天、21天显着高于晚干预组(P<0.05),余观察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Fugl-Meyer上肢评分组间比较,早干预组在入组14天、21天显着高于晚干预组(P<0.05),余观察时点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③Fugl-Meyer下肢评分组间比较,早干预组与晚干预组在入组7、14、21天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与基线差值的比较中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④NIHSS评分组间比较,在入组7、14、21天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在与基线差值的比较中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⑤Bathel指数组间比较,在入组14、21天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与基线差值的比较中亦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⑥改良Ashworth分级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入组7、14、21天观察察时点,两组有效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康复满意度调查:早干预组和晚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满意度分别是90.6%、86.2%,经统计学分析,P=0.322>0.05,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发病1个月以内和发病1-3个月同时接受中医康复训练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患者上肢和整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处于不同发病阶段接受本康复训练法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和日常活动能力和痉挛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别。
耿花蕾[4]2018年在《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风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背景:缺血性中风病,西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位居第一的脑卒中类型,比例高达60-80%。由于中国老年人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也随之日益多见,由于本病具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极大地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导致多种后遗症状。而痉挛性偏瘫在脑卒中后肢体障碍中的发生率位居榜首,中国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约80-90%伴有不同程度的痉挛。由于偏瘫痉挛状态在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及时合理的干预能极大改善痉挛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家庭负担,所以形成针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康复方案是目前中医康复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以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为对照,观察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体分析对比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中医康复训练法的后续临床研究、方案完善以及临床推广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方法:本临床试验将纳入的符合标准的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按2:1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中医康复训练法(穴位按摩配合推拿手法,同时结合中药泡洗),对照组应用西医现代康复技术,引入康复医学评价指标,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入组当天、入组后每一周进行一次访视,研究周期共3周,共访视4次。数据统计处理阶段,以NHISS评分为依据,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较轻组和较重组,进行分层对比。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的病人分层前、后,年龄、性别、职业、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的基线对比未见明显差异,主要疗效指标基线对比同样无统计学差异,故试验组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经3周康复训练后,PPS(符合方案集)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康复训练对改善NIHSS评分均有显着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后较轻组试验组与对照NIHS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重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较康复前改善明显,试验组、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3 PPS中,治疗3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痉挛程度(MAS评分)均有显着改善。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轻组患者试验组、对照组较疗前痉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重组试验组MAS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MAS较治疗前改善未见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4经3周康复训练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轻组试验组与对照组FM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重组试验组与对照组FM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5经3周康复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轻组试验组B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组间疗效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层后较重组试验组与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有明显改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6试验组患者中未见因不适应中医康复训练法而脱落的患者,未见有不良事件报告。结论:试验组(中医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西医对照组)的NIHSS评分、MA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改善,分层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体现了中医康复训练法对缓解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性,治疗效果与西医康复手法相当,且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重组在MAS评价位点上,试验组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体现了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的患者而言,中医康复训练法表现出更好的改善趋势。入组患者的安全性分析证实了中医康复训练法的安全性。
刘宏伟[5]2016年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探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配合中药泡洗)对偏瘫痉挛状态康复的有效性,以及康复评价与证候学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形成针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的中医康复方案,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纳入符合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2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西医康复组,分别采用“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中药泡洗和现代康复技术,两组均同时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康复疗程21天,分别观察入组7天、入组14天和入组21天时的临床疗效;2.对不同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评定)、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量表评定)进行疗效评价;证候学观察采用中医中风病证侯积分量表,对证候分布情况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并分析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改善与证候积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基线比较:入组当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命体征及病程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时的疗效指标两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两组问具有可比性;2.主要疗效指标:(1)两组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痉挛程度(Ashworth分级)、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量表评分)方面的各自组内比较均有显着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① NIHSS评分在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2);在与基线差值的比较中,则入组第7天、14天和21天均有显着改善(P值分别为0.028、0.043和0.020),故从入组第7天起,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试验组就开始优于对照组。②改良的Ashworth分级比较,至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分级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21);且在试验组总有效率64.8%,显着高于对照组42.9%的总有效率(P=0.043)。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有上升趋势;在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中,上肢评分在治疗后的不同时点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47、0.005和0.003);下肢仅在入组14天时两组间显示出了统计学差异(P=0.026);总分则是在入组14天、入组21天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6和0.003)。④日常生活能力的Bathel指数评定,入组第21天时试验组的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3.证候学观察:82例患者中,按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是否有效,分为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47例和无效组35例。证候分布情况:入组时,主要以痰证和血瘀证为主,而聚类结果显示也是痰证和血瘀证各自成一类,证候组合情况也显示痰证+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而火热证也在单证中占有较大比例;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的患者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要证候,系统聚类结果显示,气虚证和血瘀证各自成一类,证候组合情况显示气虚证、血瘀证以及气虚+血瘀证均占有较大比例,火热+痰证也次之;无效组中,患者火热证、痰证和血瘀证以及证候组合中的火热+痰证,占有较大比例,聚类结果也发现火热证、痰证和血瘀证为单成一类,另外在该组中各证候都不符合的患者比例最大。4.相关性分析:(1)痉挛程度有效组Ashworth分级与NIHSS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即痉挛程度越低,NIHS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缺损程度越低;而与Fugl-Meyer评分成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低,FMA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未见显着相关性;而在无效组中,则表现为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BI评分越低,生活能力越差。(2)在与中医证侯积分的比较中,入组时则表现出与火热证积分的显着负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火热证积分反而越低,症状表现不明显;有效组中未显示出与各证候积分的显着相关性:但在无效组中,与痰证积分显着正相关,即痉挛程度越重,痰证积分越高,痰证表现越明显,这与之前证候聚类结果和频数统计结果相一致。5.满意度调查:试验组中等以上满意度达100%,优于对照组80.8%,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Z=-1.949,P=0.051)。结论:“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配合中药泡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较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痉挛程度改善基础上,对证候分布具有一定影响,减少了实邪证候的分布,病情程度减轻。因此,作为一种创新的康复训练方法,“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以中医手法解决现代康复问题,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与传统手法相比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振华[6]2013年在《脑梗死后手痉挛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相关性、转化规律及平衡舒筋手法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是研究脑梗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有手痉挛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相关性及转化规律。探讨脑梗死后手痉挛的中医证候与手功能评价及肌电F波相关性规律,及应用平衡舒筋手法干预后对脑梗死后手痉挛肌电F波的影响及作用效果。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后手痉挛提供依据。方法:符合脑梗死后手痉挛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在进行证候分析的时候,这140例全部是观察组,另设没有手痉挛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1组,观察分析脑梗死后手痉挛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相关性、转化规律;分别观察脑梗死后有手痉挛和无手痉挛的中医证候与手功能评价及肌电F波相关性;再将观察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2组,每组7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平衡舒筋手法治疗、对照2组予基础治疗合中医推拿学上的按摩方法,分别从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上肢能力、偏瘫手指功能、Ashworth痉挛评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康复评定,同时观测治疗前后患侧肢体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肌电F波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脑梗死后手痉挛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证候要素主要包括风、火、痰、血瘀、气虚、阴虚六种,其中以瘀证、阴虚证出现频数最高。经过计算机聚类分析将这六种证素聚为叁类证候:分别为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和风火上扰证。2.通过脑梗死后手痉挛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相关疾病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证候气虚血瘀证与70~80岁年龄组有显着正相关性,阴虚血瘀与60~69岁组有正相关性;风火上扰证与0.5~6个月组有显着正相关性,与6个月以上组有显着负相关性,气虚血瘀与6个月以上组有显着正相关性,与0.5~6个月岁年龄组呈显着负相关;与并发疾病的相关分析显示阴虚血瘀证与糖尿病呈显着正相关;风火上扰证与糖尿病呈正相关性。3.中医证候风火上扰证和阴虚血瘀证没有发生转化,气虚血瘀正部分转化为痰瘀阻络证;中医证素风证可以转化为火证;火证可以转化为风证;痰证无转化;瘀证可以转化为气虚证和阴虚证;气虚证无转化;阴虚证可以转化为瘀证;4.脑梗死后手痉挛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最短潜伏期与气虚血瘀证呈负相关,与阴虚血瘀证呈显着正相关,平均波幅与气虚血瘀证呈显着负相关,与阴虚血瘀证呈显着正相关;脑梗死后手痉挛患者治疗前尺神经平均波幅与气虚血瘀证呈显着负相关,与阴虚血瘀证呈正相关;脑梗死后手痉挛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出现次数与风火上扰证呈正相关;脑梗死后手痉挛患者偏瘫手指功能与阴虚血瘀证呈显着正相关,与气虚血瘀证呈显着负相关。脑梗死后无手痉挛患者中医症候与偏瘫手指功能、肌电F波均不显现相关性。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偏瘫上肢能力和偏瘫手指功能积分减少痉挛程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与对照2组比较,平衡舒筋手法组对患者痉挛程度、手指功能、上肢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上优于对照2组。6.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最短潜伏期、平均波幅、出现的次数的比较上,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波最短潜伏期、平均波幅、出现的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小;且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潜伏期、平均波幅、出现的次数也都小于对照组。结论1.脑梗死后手痉挛的主要证候有阴虚血痢正;气虚血瘌证;风火上扰证。2.梗死后手痉挛的证候与年龄、病程、相关疾病史均有一定的相关性。3.肌电F波的参数和手功能评价量表更适合作为评价脑梗死手痉挛患者疗效的指标。4.脑梗死后手痉挛的中医证素和证候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相对较稳定的。5.平衡舒筋手法对缓解手指痉挛状态、恢复手指和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疗效要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组。6.平衡舒筋疗法结合基础治疗是缓解脑梗死后手指痉挛状态的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中医特色方法。7.肌电F波参数中的最短潜伏期、平均波幅、出现的次数的指标,可以用来作为衡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兴奋性、评价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有效客观指标;同时动态观察F波各参数的变化,也可以提供此病早期诊断依据,及用来评估预后。
李永乐[7]2009年在《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定性总结针刺康复疗法在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应用情况,定量比较不同针刺康复方案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运用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结果:经文献检索及叁次筛选,纳入合格研究45项,涉及针刺方案38种。45项研究除一项属高质量研究外,其余均为低质量研究。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康复方案有16种;Barthel指数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有16种;比较了FMA评分的10种方案经Meta-分析全部既具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方案有6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只有头针1。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均未能进行漏斗图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论:本系统评价认为针刺1、针刺腰骶腧穴、颞叁针分别为恢复期组(1组)、后遗症期组(2组)、恢复及后遗症期混合组(3组)的首选方案。在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5;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推拿1;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张力平衡针刺法。FMA评分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6;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认知康复训练;后遗症期组纳入文献未见相关研究的报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纳入的文献全部属于恢复期组,推荐方案为针刺+中药2。改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方面,头针1是其有效方案。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有待于日后更多研究的补充纳入及分析,以期进一步的研究。
霍新慧[8]2014年在《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寻求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病例选择: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艾灸康复组(36例)和康复组(32例)。2.治疗方法:康复组患者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药等常规治疗等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以Bobath技术为主),艾灸康复组另外配合艾灸治疗,艾灸选穴为:肩髃、曲池、手叁里、外关、合谷,阳陵泉、足叁里、悬钟、叁阴交、中脘。康复训练及艾灸治疗均1次/日,5日/周,共治疗4周。3.疗效评定: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采用改良的痉挛程度量表Ashworth(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评定痉挛状态,采用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量表和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族别、诊断(西医),以及治疗前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痉挛程度两组患者上肢、手、下肢MAS分级及CSI指数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均显着优于治疗前(P<0.05)。艾灸康复组患者MAS分级及CSI指数结果在各时间点均显着优于康复组(P<0.05)。3.肢体运动功能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上肢、手、下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和FMA结果显着优于治疗前(P<0.05)。艾灸康复组患者FMA结果在各时间点均优于康复组(P<0.05);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分期量表结果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显着优于康复组(P<0.05),在治疗2周和治疗后6个月与康复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下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显着优于康复组(P<0.05),在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后6个月与康复组无显着差异(P>0.05)。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两组患者BI指数和PRO量表结果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显着优于治疗前(P<0.05)。艾灸康复组患者BI指数和PRO量表结果在各时间点均显着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1.艾灸结合康复治疗和单一的康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促进患者运动模式的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2.与单一的康复治疗相比,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能更早的重建患者正常运动模式。艾灸与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韩群英[9]2003年在《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八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风病偏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肯定了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的特点,提出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引入障碍的观点、引进功能评价体系、引入西医康复学的技术措施、保留证候和辨证康复的观点、保持和丰富中医独特的综合康复技术等,是发挥中西医康复医学优势、建立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医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八法的临床研究。选择住院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药物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同时,对照组采用西医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风病偏瘫康复八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一个月。根据神经功能缺失量表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改善程度,判定综合疗效;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表评估痉挛状态的缓解效果;用Barthel氏ADL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数据用SPSS8.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dit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的综合康复效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进一步比较两组的基本痊愈率,发现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上、下肢痉挛程度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而对照组上、下肢痉挛程度在治疗前后未显示出差异性;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痉挛程度无差异,而治疗后则显示出差异(P<0.05)。以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的改善评估两组的康复效果,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以简式Fugl-Meyer评价(FMA)表观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组间相比,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则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Barthel氏ADL指数法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两组在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而治疗后两组相比则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系统的观察发现,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八法对于脑出血和脑梗塞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具有确切的康复效果。以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估整体康复效果,则实施中医偏瘫康复八法的治疗组与实施西医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疗效相当;而在改善肢体痉挛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八法与单纯的西医康复<WP=5>训练方法相比,则有比较显着的优势。
赖耀铭[10]2012年在《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调和阴阳经刺法、常规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综合功能、四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优劣,探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调和阴阳经刺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1、病例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发病在2周到半年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调和阴阳经刺法组30例和常规针刺法组30例。两组病例入选时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在基础药物给药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3、治疗方法:两组均加用头针:取选患者瘫痪肢体对侧的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留针。(1)调和阴阳经刺法组:体针:上肢:肩髃极泉尺泽曲池内关外关;下肢: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悬钟叁阴交照海申脉;刺法:针刺患侧肢体,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补泻,每5-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上肢的极泉、尺泽、内关和下肢的血海、阴陵泉、叁阴交、照海提插捻转得气后,行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并上提针的提插捻转泻法;上肢的肩髃、曲池、外关和下肢的阳陵泉、梁丘、悬钟、申脉提插捻转得气后,行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并下按针的提插捻转补法。随症取穴: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语言不利加通里、廉泉、哑门。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膈俞;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所有穴位均规定具体的针刺方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行针次数等参数。(2)常规针刺法组:参考第六版《针灸学》教材取穴。4、疗程:各组疗程均为28天,各组疗法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天。5、疗效评定:对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分别采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 Barthel指数)、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分别评定其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以此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1.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治疗前两组病例临床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两组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分别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28天治疗,两组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在降低患者临床痉挛指数方面,调和阴阳经刺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临床挛指数(CSI)疗效比较,治疗14天后,经x2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总有效率看,调和阴阳经刺法组降低患者临床痉挛指数,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治疗28天后,经x2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调和阴阳经刺法组降低患者临床痉挛指数,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前两组病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28天治疗,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调和阴阳经刺法组要优于常规针刺组。3.四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治疗前两组病例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两组治疗后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28天治疗,两组治疗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在提高患者四肢运动功能方面,调和阴阳经刺法组要优于常规针刺组。4.功能综合评分(FCA):治疗前两组病例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天治疗,两组治疗后功能综合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28天治疗,两组治疗后功能综合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调和阴阳经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在提高患者功能综合评分方面,调和阴阳经刺法组要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在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综合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表明调和阴阳经刺法对于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较快地缓解患者肢体痉挛,改善痉挛偏瘫状态,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快病情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医按摩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病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D]. 王亚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2]. 枳实芍药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研究[D]. 金熙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3]. 中医康复训练法治疗不同阶段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对比[D]. 王晓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4]. 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风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D]. 耿花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5]. “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宏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6]. 脑梗死后手痉挛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相关性、转化规律及平衡舒筋手法干预研究[D]. 李振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7]. 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 李永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8]. 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D]. 霍新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9]. 中风病偏瘫中医康复八法的临床研究[D]. 韩群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10]. 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赖耀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标签:中医学论文; 中医按摩论文; 中风后遗症论文; 中风论文; 中医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偏瘫论文; 脑梗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