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普及,使得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应用,虽然信息化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彩、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教学中弱化了人文情怀便是重要的弊端体现。那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当如何塑造人文情怀,并有所突破,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人文情怀 塑造 突破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个情节非常动人:西南联大时期,校舍简陋,昆明的雨季来临,豆大的雨点极速地打在铁皮屋顶上嘈杂作响,淹没了教师的声音,学生也无法听清究竟在讲什么,教师索性放下书卷,在黑板上写下遒劲的几个大字“静坐听雨”。光是这样的意境,就足以直击心灵。而这种意境,正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形成的一种沉静的默契,“家与国”,“时代与我”,是每个青年都要面临的人生思索。
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情感目标上也应体现时代对青年学子们的召唤,社会对青年学子的期待。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就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面对五光十色的银幕画面,教师也要偶尔有“静坐听雨”的勇气,静下心来去感知时代的声音,感知学生的声音。在信息化手段发挥优势的同时,也要防止其将课堂变成快餐式教学,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当体现的人文情怀。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进行塑造人文情怀并有所突破,使学生不但能够发展智力,也能够拥有较多优秀的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由于笔者授课对象为高职护理一年级学生,而《护理药理学》课程以临床整体护理为基础,主要研究在临床护理中药物与患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阐述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和临床用药护理中护士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一些药物复杂作用机制时借助信息化手段,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药物“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作用机制时,利用Flash动画可以生动展现眼睛房水形成的过程,并能将给药前后的状态做出鲜明对比,学生一目了然。但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药理学课程标准,我们不能机械地依靠信息化手段来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笔者通常会在讲完一种药物时,首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基于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来讨论自己能为患者做哪些护理措施,并且在实训课上让学生先按照自己思路操作,教师进行记录,同时利用课后拓展,笔者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近距离观察临床护理工作,观察护理工作的细节,让他们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最后,回到课堂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护理措施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和归纳。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护理过程,都是人与人的沟通,在授课过程中把“以人为本”的因素加进来,增加了课堂的真实感,使学生对患者的同理心,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都得到了最大的提升。这对于今后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拥有较高的责任心、工作认同感等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可以促进护理队伍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缓解护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促进各项医疗服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高质高效地开展。
笔者在从事教学活动中发现,在部分学生中存在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文化课的现象,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正在探索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尤其开学第一课是引入情怀教育的最好时机,笔者运用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视频为切入点,提到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一种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承诺。引出问题:“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什么?在学生讨论之后,笔者适时提出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名字的由来,以及她与青蒿素之间的故事,从而引出药理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和对科学的向往。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受体阻断药”一章时,许多学生对于受体阻断药具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这一概念不甚理解。笔者试探性地引用了《晋书?列传》中的一个典故,并告知学生,这是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出处。学生当即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行联想和对照,对受体阻断药的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表示这样更加易于理解。同时适时地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学的魅力,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在运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环节进行教学,同时也运用中国大学慕课、微课视频等多种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延展性。然而同时也发现,过多地依赖技术手段,反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画上了一堵玻璃墙,教育的过程远不是知识的灌输和视频画面的投放,而是一场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活动,因此应当从信息化教学中适时走出来,多提供一些师生交流的机会。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坚信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同时也坚持在专业课中加入人文元素的必要性,如果能以古诗词的方式总结一些药理学知识点,令学生耳目一新,既能感知到诗词的美好,又能理解枯涩的知识点,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庄敏 浅谈如何用信息化教学在定语从句教学中寻找人文素养[J].才智,2017,17,(30),124。
[2]温新荣 信息化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迷失与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12),21-23。
论文作者: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学生论文; 笔者论文; 教师论文; 人文论文; 情怀论文; 药理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