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出版业的格局与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世界出版业的格局与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世界出版业格局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格局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世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影响,逐渐形成了以7 大语种为主要出版语言的出版市场,这7个语种为英语、法语、汉语、西班牙语、德语、 俄语和阿拉伯语。由于英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出版语言,所以,全球最大的出版市场是英语图书市场。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中,有1/4是用英语出版的。法语出版物市场上的领头羊是法国和加拿大。 全球每年约有7%的图书是用法语出版的。在汉语出版物市场上居领先地位的是中国,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欧美华人华侨居住区。西班牙语出版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拉美地区。其中西班牙的出版业最为发达,共有1 500多家出版社,年出书4万余种,每年都向拉美出口大量西班牙语书刊。在德语出版物市场上,以德语作为本国主要出版语言的国家有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其中,德国的出版业最为发达,在世界德语出版物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语出版物市场主要分布在东欧地区,其中俄罗斯的出版业最为发达。最后是阿拉伯语出版物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伊朗、埃及的阿拉伯语出版业十分发达,伊朗年出书约6000多种,埃及约1 500多种。

一、世界图书出版市场格局

1.全球图书市场总值800亿美元,两级分化明显

据统计,全球出版市场总值超过800亿美元。其中, 最大的图书市场在欧美。出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但从出版物的品种来看,位居首位的是欧洲,亚洲次之,美洲位居第三。

具体来讲,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其市场总值几乎占世界出版市场总值的1/3。其次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如果将这5个国家加在一起,那么其图书市场总值则占世界的近2/3。 在世界20大图书市场排名榜中,中国名列第十。这20个国家人口总数不及全球的一半,但图书市场总额却高达745亿美元。

世界图书市场排行榜(单位:亿美元,1996年)

1.

美国 261.27 11.加拿大 12.96

2.

德国 97.37

12.澳大利亚12.43

3.

日本 91.26

13.荷兰11.55

4.

英国 46.72

14.比利时 10.83

5.

法国 33.06

15.墨西哥

8.2

6.

西班牙29.81

16.瑞士 7.86

7.

韩国 27.42

17.奥地利

7.26

8.

巴西 26.78

18.俄罗斯

3.78

9.

意大利25 19.中国台湾 6.64

10. 中国 18.67

20.阿根廷

6.4

2.国际出版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兼并活动日趋频繁,是国际出版业近年来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欧美出版发达国家的国内出版市场已经基本达到饱和,或者说被瓜分殆尽。例如,人口只有5900万的英国,年图书出版品种却超过10万余种,继中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个出书品种最多的国家。这就迫使其出版业必须向海外拓展,由此而形成“出口型”出版业。

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巩固国内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也积极实施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这些集团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就是购并。由此也可以看出,购并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英国,1998年发生的购并交易金额超过70亿英镑。在美国,1998年,堪称是出版业的“兼并”之年。较大数额的兼并活动就有15次之多,交易额高达111.4亿美元。 其中,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斥资14亿美元收购兰登书屋给整个欧美书业造成巨大震动。这些收购兼并活动有纵向的(出版社兼并出版社、书店兼并书店),也有横向的(出版社兼并书店),还有跨行业的。其结果就形成了经营多元化的局面。在过去的20年间,大型出版集团的经营已经由原来的书报刊出版和印刷逐渐扩大至电视和新型媒介。

在欧美出版发达国家,出版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高度垄断。其格局一般呈金子塔式,塔顶是为数不多的超级出版或销售寡头,中间是变数极高的中型出版社或书店,最下层是大量的小型出版社或书店。而从国际上来看,整个书业市场实际上也是操纵在几十家公司寡头手中。

1998年,占全球图书市场份额最大的10家出版社当中,美国有3 家,法国、英国和荷兰各有2家,德国和加拿大各有1家。

1998年占全球图书市场份额最大的10家出版社

公司总部所在地 销售总额

(单位:亿美元)

贝塔斯曼德国55

皮尔森 英国37

沃尔特斯·克鲁维尔 荷兰27

汤姆逊 加拿大 24

麦格劳·希尔美国16

哈考特·布雷斯 美国15

里德·艾尔斯维尔英国/荷兰

14

拉加德尔法国13

时代华纳美国11

哈瓦斯 法国11

出版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出版市场的国际化,另一个标志就是出版业与国际经济形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就是说出版业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当中,这一点在出版发达的欧美国家尤为明显。在英国,由于英镑持续坚挺,一直被视为英国出版业支柱的图书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受亚洲金融动荡的影响,1998年,美国各类图书的出口均有所下降,其中对亚洲地区的图书出口下降幅度最大。这表明,图书出版业已经与国际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

3.专业图书市场四巨头

国际出版界自1992年以后就进入了专业化时代。其标志就是两大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继采取措施“合并同类项”,从而形成专业垄断。加拿大的汤姆逊媒介集团是一家主要出版法律法规、金融、科技等方面书刊的专业出版媒介集团。它在1988年一共进行了70次购并活动,总额高达8.3亿美元,同时它又以4.1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30个非核心企业,这样得以专注于教育和法律读物的出版。皮尔森集团是总部设在伦敦的一家世界级的教育图书专业出版集团,其业务遍及北美、欧洲、亚太地区等地的53 个国家, 经过数次购并和调整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达24亿英镑、营业利润近4亿英镑的教育读物出版集团。 再加上英国和荷兰合资的里德·艾尔斯维尔出版集团和沃尔特斯·克鲁维尔出版集团,这样就形成了国际专业出版领域的四巨头。

4.欧美出版市场大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进入90年代以来,欧美出版业大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标志之一就是,欧美出版市场在出版资金的流向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资金外流的势头逐渐超过了国内跨行业的横向流动,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即欧洲资金流向美国出版市场,而美国资金则流向欧美销售市场。一方面,欧洲的德国、英国等国的大量资金进入美国出版市场。据统计,仅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一家就控制着美国22%的平装书市场和20%~25%的成人一般图书市场。集团总收入的28%是来自美国市场。美国出版专家托尼·舒尔特认为,这种流向说明,对于美国出版市场感兴趣的欧洲企业越多,就越表明美国出版市场的潜力。

另一方面,美国图书零售企业纷纷进入欧洲市场。美国网上零售巨头亚马逊相继在德国、英国开办了分店。连锁书店巨头鲍德斯连锁书店于1998年把分店开到了英国,并把超级书店的经营理念引入英国市场,从而给英国图书零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外资在英国出版业所占的比例已经接近50%。

二、发展特色及未来趋势

1.网络出版的大发展不可小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将文字与图像存贮在电磁软片上的电子出版物随着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的发展而陆续出现。从此,出版业逐步跨入电子出版时代。到了90年代初,电子出版物的主要品种有计算机可读磁带、软磁盘、录像带、激光视盘、只读光盘、交互光盘、 多媒体光盘7种。由于电子出版物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便于更新、信息存储量大、便于检索、便于复制、便于远程高速传输等特点,所以,电子出版业将会在21世纪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发展方向大体上可归纳为:按需出版业、交互出版业、图像出版业。若将它们归结起来,其实质就是现已处于萌芽状态的、全新的出版形式——网络出版业。所谓的网络出版就是将数字化的内容输入互联网上,出版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随意以各种媒介传播这些数字化内容。

1998年初,美国最大的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公司推出一项业务——按需出版(Print-On-Demand,简称POD),即根据读者需求提供批量小到一本书的制作和销售服务,从而开启了新技术应用于出版业的又一新天地。按需出版的图书虽然在价格上依然比较昂贵,但读者最看重的是根据读者个人的要求提供内容,这不但能够获得不易找到的绝版书,而且还省去了大量时间。英格拉姆图书批发公司的闪电印刷公司目前在自己的网页上提供4 500种图书供读者选择, 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随着出版社不断加入,以这种方式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品种将会继续增加。

2.网上书店:图书销售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网上书店的出现。网上书店的出现并没有给传统书店带来威胁,而是增加了一个图书零售渠道,扩大了图书市场。网络图书市场已经成为图书销售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网上书店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目前,规模较大的网上书店有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和巴诺网上书店、英国的因特网书店和瓦特斯通网上书店、德国的BOL网上书店。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英国网络图书市场的总值为3 000 万英镑,预计到2003年将会达到3.6亿英镑。在德国, 目前的固定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40万,预计到2001年将会达到2 500万。1998年,德国网络图书销售额达到6 000万马克,全年的图书销售总额为180亿马克。德国书业组织书商协会预计,在今后几年中,网络销售额将以15%的幅度增长。

提到网上书店,就不能不说一说网络图书零售市场的巨无霸——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它目前不仅控制着美国80%的网络图书市场(巴诺网络书店占10%),而且还在英国、德国开办有分店,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无论你在何时何地,你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条电话线,那么你就可以进入书的网络。

今天的亚马逊书店经营300多万种图书、 音像制品和其他有关教育娱乐产品。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亚马逊书店就从一个几个人的车库公司发展到目前拥有数千名职员,几百万顾客,年销售能力上1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网上超级书店, 创下了现代图书销售领域的奇迹。其诀窍就是一流服务加网上优势。

3.取消图书定价制度是大势所趋

从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来看,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类型的贸易性和非贸易性壁垒逐步消失。在图书定价制度问题上,国际书业界存在两大派别,一派主张保留,他们的观点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派主张取消,他们认为图书和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定价制度实际上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原则,最终受害的依然是消费者。到了1996年这一争论达到了高潮。

1996年,在英国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图书定价制度寿终正寝。这实际上取消了图书和药品一起在英国商品市场上所享受的特殊地位。由此引发了英国图书销售领域的一场革命,图书零售业和批发业迅即出现生机。由于图书零售行业逐渐认识到批发公司的优越性,图书批发商的客户猛增,营业额直线上升。伯特拉姆斯图书批发公司1999年的营业额创记录地上升了28%,达到5 990万英镑,经营利润增长33%, 成为英国头号批发商。从英国的经验来看,取消图书定价制度,直接受益的是零售商和批发商,当然,最终受益的是图书的最终消费者——读者。因此消费者的利益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得到了维护。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欧盟委员会颁布指令,要求其成员国逐步取消所有成员国和成员国之间在图书价格方面的所有约束。这样,德国与奥地利书价边界协议成为众矢之的。丹麦竞争委员会经过对本国图书市场的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图书市场需要竞争。这就意味着废除丹麦图书定价制度的时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三、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由于出版业所肩负的特殊使命,世界各国政府对出版业都非常重视,并通过一些经济手段来支持出版业的发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

1.税收手段

税收是各国政府管理出版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出版企业、不同出版物征收不同的税率,可以起到调节出版资源配置、引导出版业向着符合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的作用。欧美各国对出版业及出版物征收的税种、税率差异较大,这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传统均有密切的关系。从税种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对出版企业征收的主要是法人税,或者叫法人所得税;第二类对出版物征收的税比较复杂,有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关税以及各种名目的附加税等。

在法国,政府近年来逐步降低了对一般出版物的税收,对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征收5.5%、2%和4%的增值税。一般商品要征收18.6 %的增值税。但对音像出版物,政府征收33.33%的增值税。

在美国,税收这一调控手段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美国的出版机构按经营性质可以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对营利性的出版机构,联邦政府不仅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且还要像其他企业一样征税。美国联邦政府对此类企业根据其利润多少,征收所得税,税率在15%~34%之间,部分州政府对营利性出版机构征收所得税,税率不高于12%。联邦政府对出版物不征产品销售税,州政府对出版物征收零售税,税率一般在3%~7.5%。对非营利性的出版机构,联邦政府不仅不征税,而且还给予许多资助。

在德国,对一般商品征收14%的增值税,而对图书、期刊、报纸仅征收7%的增值税,对音像制品征收14%的增值税。

英国政府对出版物的“零税”即零增值税政策已有100 余年的历史了,但对其他商品则征收17.5%的增值税。其长期的出版物零税政策使英国出版业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图书进出口是免税的。

2.国家财政拨款

为了保护和支持出版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通过财政拨款或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出版业的发展。例如,瑞典政府早在1962年就作出一项规定,对经由图书馆借出的图书的作者进行补贴。1984年此项补贴的金额就高达4 000万克朗,其中一半是直接给作者,另一半给瑞典作家基金会,基金会再以补助、赠款或养老金等形式给予作者。此举对于一些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出版有一定的帮助。

加拿大政府每年拨款9 700万加元资助图书的出版和发行。 对于非营利性的艺术、文学、学术和科技类期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还要拨款450万加元。

在资助出版业方面,动作最大的要属法国政府。法国政府每年给报业的资助金额约25 亿法郎, 相当于报业年营业额的15 %。 法国政府1977年、1981年、1982年、1985年、1986年对图书出版发行的财政补贴分别为29万、31万、733万、1 677万、1557万法郎。

1988年,法国文化部联合数家出版社成立了法国出版创作开发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向书店提供借款和直接资助。该协会的资助方式分为无息贷款和直接资助。法国国家图书中心隶属文化部,负责向书店提供贷款和资助。该中心拥有资金1.2亿法郎,其中20%由文化部提供, 其余是向复制收费征税和向出版社征收0.1%的书店销售税金。此外, 法国文化事业组织提供的资助金额为2万法郎, 书店还可凭该组织出具的证明向银行申请5万法郎的低息贷款。 以上这些资助对于维护书店的正常经营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法国政府扶植和资助文化事业的宗旨。

3.基金制度

从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通过财政拨款、财团资助、社会捐赠、部门统筹等渠道建立出版基金,不失为使新闻出版业发展获得经济后盾的一种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对出版业提供直接和间接资助的基金会不下100余个。其中, 由政府设立并对出版业直接资助的主要基金会有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

在瑞典,政府于1970年建立了报纸贷款基金,用来资助报社的创办和经营。迄今为止,该基金已资助了17家报社的成立。目前,该基金的总额已超过1.5亿克朗。这些贷款均为无息贷款,可分期偿还。

1989年,德国联邦研究与技术部所属的德国研究协会设立了一个印刷补贴基金,用于资助出版社出版学术书刊。

4.贷款

从欧美出版界的经营情况来看,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外部资金的注入就成了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出版业的外部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证券、本国工业资本、外国资本。其中,银行贷款是主要来源。

在法国,由于一些小型出版社和书店资金不足,再加上利润低、投资风险大,致使它们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为此,法国政府联合出版界设立了特殊担保基金,为这些出版社和书店从银行获得贷款提供担保。1983年,法国政府又成立了一个电影及文化工业投资委员会,利用其高达2 800 万法郎的保证金来担保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这种双重保险为出版社和书店获取银行贷款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政府还给予一些特殊优惠条件,如优先贷款、放宽贷款期限、低利率等等。1985年,法国政府对图书业的财政贷款额为8900万法郎,是1981年的4倍。据统计,包括巴黎国民银行、 里昂信贷银行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在内的法国几家主要银行共有15 000个办事处为出版业提供直接服务。如巴黎国民银行管理着100多家出版社的资金账目, 并为出版业发放5亿法郎的贷款。里昂信贷银行向出版业贷款的金额高达6亿法郎。

(本文有关资料来源:美国《出版商周刊》《出版研究季刊》,英国《书商》)

标签:;  ;  ;  

世界出版业的格局与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