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师教学改革的思考_农村教师论文

深化中师教学改革的思考_农村教师论文

谈中师教学的深化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师论文,深化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十年的回顾

中师教学的宏观改革是从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开始的,十年走了四大步。

(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师培养目标的大讨论。1986年衡阳会议,明确中师培养目标,端正了中师办学方向,确定了培养质量要求。

(二)1989年制定并颁发了《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教学方案)。它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具有三大特点:1.扩大地方办学权;2.加强师范性;3.进行整体改革,突破单一的必修课模式。[1]教学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使中师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的整体面貌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地改变和提高。

(三)1992年颁布了精心编写的中师14门学科的教学大纲,使编写教材、开展学科的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有了依据。

(四)1993年14门学科的新教科书同时正式出版发行。至今,这套教材已经使用两年,多数用过一轮。总体上说,对教材的体系、内容,各个方面的反映是良好的。

中师培养目标的明确,中师课程三个层次(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推动着学校微观教学改革的进程。十年来,学校微观教学改革大致围绕以下5个方面展开:

(一)加强教学的示范性和师范性;

(二)加强培养中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四)充分研究和体现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五)开展研究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特征和培养对策。

总之,中师十年教学改革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这些都为中师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 面临新的情况

随着“九五”计划的跨世纪中长期战略计划的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涌动,国家经济体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宏观环境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使中师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情况。

(一)科教兴国要求中师加强科技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有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学前沿,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攻克各种科学难题的科学技术专家队伍;还要有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宏大的劳动大军。这两支队伍的形成取决于一流的教育,取决于乐于奉献、业务精良的一流教师队伍。因此,必须以科教兴国为动力,发展师范教育,改革中师教学。

以科教兴国为动力,改革中师教学,应对中师科技教育的状况作必要的反思。事实上,中师学科课程设置重文轻理,由来已久。中师在以中学为参照系设置课程的年代,就有“文科略高于高中,理科略低于初中”的说法。最近一次中师课程改革,从当时情况出发,对理化生课时做了“减法”,由725课时(含生理卫生)减至580课时(含劳动技术),减少了20%。[2]课程设置的思路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的走向,中师科技教育的活动和训练,与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专业的相比,相对地说就显得不够了。从去年开始,国家教委对中师课程进行调整,增设了“电教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求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向科技教育倾斜,并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中师科技教育薄弱的状况开始改观。

中师的科技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因此,加强中师科技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教材、教法等各方面改革。这是当前中师教学改革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将会引发中师课程内容的较大的变更。

(二)义务教育的普及要求中师面向农村

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性质的工程。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三步走的办法,由于措施得力,多年梦寐以求的大事,九五期间将基本如期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主要是依靠政府行为,特别是要依靠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广泛发动群众,创造办学条件,依法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但是,一个地方的义务教育一旦普及了,保证在学儿童不流失,普及工作不回流、不滑坡,且能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标准,这就要从依靠政府行为转变成依靠学校行为,依靠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依靠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由此看来,近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集中力量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向义务教育输送高质量的师资,为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服务,将是师范学校重大的历史任务。

据统计,全国92%的小学生在农村,80%的小学校在农村,还有占9%人口的农村地区正在普及小学。这一现实,决定了将有80%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工作,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要到正在普及小学的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为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此,师范学校,特别是施教地区在广大农村的师范学校,在面向小学的前提下,要认真研究面向农村的问题。正因为80%的师范毕业生将到农村小学工作,师范生不仅应该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行家里手,而且应该懂得农村特点和一定的农业知识,能够了解、体察农村和农民的需要,以饱满的热情,教育好农民子女,为农民服务;并尽可能地在科教兴农方面为加强农业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出力。

师范学校面向农村改革教学,最要紧的应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教育师范生树立长期为农村小学服务的思想和奉献精神;二是教育师范生认识农村、了解农业,能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三)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强化教师职业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转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为我们指明了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为走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师范学校的紧迫任务。师范学校应首先培养师范生具有必备的国民基本素质,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师范生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素质”,也就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至少应包括奉献精神、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和现代教育能力。奉献精神是敬业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教育观点、教育信念、教育思想、教育理想都属于教育观的问题。应该看到,对于师范毕业生来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太重要了,“应试教育”的转轨问题,说到底是教育思想问题,要纠偏,首先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有了正确教育思想,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就能掌握方向,提供动力。至于与素质教育直接联系的面向全体学生、主体性教育、促进发展、开发潜能等等,这些都与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有关,这些问题首先是教育观问题,其次才是教育能力问题。诸如此类的与教师职业素质有直接关系的问题,都是中师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及早落实的问题。

(四)跨世纪小学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

小学教育为一、二十年后的社会培养新人,是前瞻事业;小学教育要面向未来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变革,实施国民素质教育,迎接明天社会的挑战。跨世纪小学教育的未来性决定了小学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改变现行的单纯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学组织、内容和方法单一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发展学生潜能,开发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的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而创造型教师的根基在师范;师范学校培养创造型教师,必须改革中师的传统教学。

中师的传统教学的现状是:教学内容长期相对稳定,重教轻学;重知识的积累,轻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重认知因素,轻非认知因素;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轻发散思维的训练;重统一的严格管理,轻个性发展。中师的一些教师大都以传统的经验为主,在教学上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教材为主,注意知识灌输,忽视学生参与;注重以分数评价学习的好坏,忽视各种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帮助学生在自学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3]由此看来,中师要由培养经验型教师转向培养创造型教师,必须向中师的传统教学挑战,必然要触动传统教学的要害,触动传统教学的各个方面,这绝非浅层次的改革。

综上所述,科教兴国要求加强科技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要求面向农村,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强化教师职业素质,适应跨世纪的需要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归结到一点,必须向传统教育挑战,把中师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三 核心、突破口和对策

(一)中师教学深化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的改革才能落实,教学方法的改革又必须以课程改革为前提。因此,中师教学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中师课程的三个层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

1.关于课程计划

目前,中师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实行五天学习日后,根据国家教委师范司《对各级师范院校教学时间进行调整的意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的结果。现行的《中师必修课时参考表》虽然适当调减了10门学科的课时,但由于学习时间减少六分之一,却增加三门必修课(“电教基础”、“教师口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便重新出现十年前的“课程门类多,周课时多”的问题,且不论这是否是课程演变的“钟摆”现象,[4]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整体改革的设想,限于时间,难以实现。

客观上,中师的课程门类在不断增加,各科目知识容量在不断增大,但课时总量却在减少,这一突出的矛盾,想在中师的三年时间里解决是很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预计的出路是,在修订课程计划时,将三年制中师作为“基础师范教育”,三年之后再加二年(含职后学习)作为“继续师范教育”,前者应着重从能否涵盖小学学科教学考虑课程设置。另外,要及早制订“中师选修实施意见”和“中师课外活动实施意见”,以规范中师选修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2.关于教学大纲

中师现行教学大纲,14门学科的体例基本一致,但互相重复之处较多。如《生物学》中的“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部分的纲目与《心理学教程》中的“儿童心理卫生”部分的基本相同。再说新增的三门必修课的大纲还要增补进来,修订是必要的。如果课程设置有新的变动,那就要作较大的修订了。

3.关于教材

中师新教材已经编写出来,并使用。新教材体现了改革的精神,有很大的进步。但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中师教学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课堂教学

中师教学深化改革的实质就是有意识地促进教学按其自身的规律加速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因此,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突破口着力,就能事半功倍,使中师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1.盯准培养目标,按师范教育教学规律办事,脚踏实地的从课堂常规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堂课。什么课是好课,要有一个标准。好课的标准是动态的,90年代的标准与50年代、60年代的应有所不同。比如过去人们十分看重课上教师的讲授,现在就要同时考虑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我们建议制订能反映时代要求的中师好课标准,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这样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尺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于在一堂课的单位时间内,教师输出的信息量的多少、学生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和学生接受面的大小。[5]这就要求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以厚实的功底,扎扎实实地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讲究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输出的和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尽可能的多,学生接受的面又尽可能的大,以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

3.注意提高中师整体教学模式的功能。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学方案构建的“一为主、三结合、四位一体”模式的功能。正确而又充分地发挥新模式的功能,取决于对新模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应当是:中师教学体系应由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组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由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组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以必修课为主。而社会实践应以教育实践为主。因此,一定要以必修课为主改革课堂教学,注意必修、选修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充分发挥中师整体教学模式的功能。

(三)中师教学深化改革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教学工作督导和检测制度

在中师,没有统考和升学考试,没有明文规定的教学质量的检测制度。多年来中师的教学质量没有可操作的统一检测标准,教学工作随意性大,影响教学的深化改革。建议制订《中师教学工作督导检测制度》,对每所中师,每个学期(或学年)由省(或市)按规定的标准,认真督导检查一次,形成制度。

2.加强对教育实践的宏观管理

教育实践在教学方案中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宏观管理没有跟上。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中师14门必修课教学大纲时,[6]对国家教委1989年4月颁发的中师《教育实习大纲》既未修订,又未重新制订,更未收入新大纲的本本中。虽然各科大纲都有教育实践纲目,但详略不一,有的很不具体,难以统一落实。因此,各校教育实践的实施状况很不一致,差距很大。教学方案虽明文规定,“教育实践的时间为十周左右”,[7]如何落实很难具体化。再说,强调教学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强化和规范教育实践,必须有一个新大纲,还要有具体实施的细则规定。

3.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

学校教育质量主要是由教学的质量来保证的,深化教学改革是中师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不得丝毫松懈。要坚定不移地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师范教育教学规律,从教学的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从教学常规抓起,从每一棠课抓起,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多因素的工程,必须虚心学习和认真研究一切成功的经验,从本校实际出发,明确改革方向,选定改革课题,以科研引路,先研究,后实验,取得成果向全校推广。切忌好高鹜远,随心所欲。应当记住的是:革新或改革即便在理论上很正确,但如果不能恰当地付诸实施,也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因此,需要特别认真地脚踏实地地研究探索出革新的道路和方法,而不能轻率从事。

注释:

[1] 见唐京伟、包同曾:《发布〈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载1990年《中国教育年鉴》。

[2] 见《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国家教委1989年6月印发)和《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原教育部1980年10月印发)。

[3] 见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1月第1版第108页。

[4] 见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5] 见王必成:《略论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载《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1期。

[6] 见国家教委:《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7] 同上,第7页。

标签:;  ;  

深化中师教学改革的思考_农村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