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阶段,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企业较为关注的一项问题,通过在建筑工程中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能够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在当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及时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程质量的特点,同时结合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旨在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为确保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那么就必须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合格。质量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水平,高质量的建筑能够确保建筑企业施工效益,而质量不合格,不仅会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利润受损,还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威胁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需要强化质量控制,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及其施工过程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其一为产品的固定行、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其二为产品的多样性与生产的单件性;其三为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新兴建材多、个性化功能要求特殊、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性;其四为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上述几项特点,形成了建筑施工质量自身的几点特征:建筑施工质量会受到工程设计、工程原材料、工程施工技术、现场准备是否到位、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国内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属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改善所形成的,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政治性管理约束力大于技术管理和质量,政治能压制人、约束人按照既定的质量目标去做,加之当时的建筑质量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时期,工作人员流动量较大,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得本身就不够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显得更为薄弱,不但很难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规范,即便是实施已有的制度都面临着较大的难题。这样使得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质量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实施,阻碍了管理体系的建立。
2、施工企业质量控制不严
当前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多数都是农民工,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许多人员在正式上岗前期都未能通过专业的培训指导,工作责任感不强,缺乏实践经验,同时许多人员都是无证上岗的,实际施工操作不够规范,未能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进而导致施工问题产生。部分工程施工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往往会采购廉价的施工材料,这种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给工程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在施工前期,未能严格审核图纸内容,未能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未能进行技术交底,对于关键施工部分的控制不够严格,管理人员懈怠,使得工程整体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当代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的同时,建筑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工程也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面临着较大的难题,施工技术要求瑜伽严格。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专业能力、责任感以及管理能力。为此,要求施工企业加大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中,想要提升管理水平,离不开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如今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数量较多,但事实上,技术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却很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吸纳专业素质较强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指导,使其在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实现对质量问题的有效补救。简言之,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有技术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作为支持。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建筑工程市场管理与监督机制
首先,各个政府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建筑市场管理,依法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平与公正性,对监督管理人员实行责任任免责任制。其次,需要及时完善相关监督管理法规,即便当前工程质量的法规得到了实施,但在具体的法规实施阶段,其震慑力不足,部分严重质量事故的责任人未能受到相应的处罚,部分质量问题没有合适的法规约束。在《建筑法》的实践落实下,部分细节正在逐渐完善,上述情况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加强对《建筑法》的宣传与贯彻落实,同时对其内容细则进行完善,依法进行治建,确保将各个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格对质量事故责任者与监督不当的管理人员进行责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参建各方的责任意识,时刻将质量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详细编制质量计划,落实各岗位人员职责,同时签署质量责任状。掌握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加强图纸审核,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建立规范全面的材料验收制度,严格控制材料采购工作,要求材料商家提供相关合格证书,杜绝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加强施工工序控制,及时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重要的分项工程应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工程师或者建设单位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全程进行监控,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必须返工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3、增强管理人员管理能力
当今建筑市场发展步伐逐渐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问题也愈发关注。因此,作为工程质量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上去。首先,需要提升技术性管理人员数量,使其技术性管理可以与行政管理相平衡;其次,需要增强管理团队的综合管理实力,可以采取培训、指导等措施,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规范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此外,除了质量管理,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安全指导培训,在这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不但能够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避免工程安全问题出现,给工程带来损失。在具体培训工作中,应当结合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情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指导,使其在施工操作中根据质量标准要求执行,进而使工程项目效益得到提升。
结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管理起来较为复杂,为此,想要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严格把关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如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难度增加,管理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业内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现有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陈习华.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00084-00084.
[2]黄美翠,李庆祯.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105.
[3]罗勇军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究[J].低碳世界,2016(9):144-145.
论文作者:黄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