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医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宋歌

酒钢医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宋歌

(酒钢医院检验科;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目的 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治疗烧伤患者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5年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烧伤患者感染的各类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从烧伤病房住院患者的16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34株细菌。结论 分离率排在前4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占总数的22.4%、铜绿假单胞22株,占总数的16.5%、大肠埃希氏菌22株,占总数的16.5%、表皮葡萄球菌16株,占总数的12%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药敏性

烧伤病人由于烧伤部位失去皮肤的保护,致使免疫功能下降,为微生物的侵入机体提供了条件,容易造成创面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烧伤患者因体位的关系使部分创面长时间受压,局部组织循环不良,潮湿、积液、缺氧、积脓导致创面加深、细菌繁殖,加重感染。因此,控制感染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菌药的广泛使用,耐药菌不断增加,为了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文对近两年我院收治的烧伤病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从而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男97例占60.6%、女63例占39.4% ,年龄1岁-70岁,烧伤原因:烫伤40例占25%,火焰烧伤83例占51.9%,电击伤20例占12.5% ,化学烧伤12例占7.5% ,其他5例占3.1%。烧伤面积:10%-80%.

1.2 方法 创面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样本的接种和病原菌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种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抗生素敏感纸片为OXOID公司产品,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定。质控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1.3统计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病原菌分布: 从所研究的16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13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80株,占59%,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16.5%),大肠埃希氏菌(16.5%),阴沟肠杆菌(10.4%)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9.0%),肺炎克雷伯氏菌(7.5%),奇异变形杆菌(6%);革兰阳性球菌(G+)54株,占41%,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2.4%),表皮葡萄球菌(11.9%)为主。

2.2 病原菌耐药性:2.2.1 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性较低;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钠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类、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药敏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分别为头孢唑林钠41.0%、头孢他啶 59.1%、阿米卡星72.7% 、亚胺培南31.8% 、氨苄西林18.2%、庆大霉素27.3%、哌拉西林 45.5% 、环丙沙星77.3% ;大肠埃希氏菌敏感性分别为头孢唑林钠27.3%、头孢他啶 72.7%、阿米卡星77.3% 、亚胺培南95.5% 、氨苄西林13.6%、庆大霉素31.8%、哌拉西林 50.5% 、环丙沙星2.7% 。

2.2.2 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分别为阿米卡星73.3%、万古霉素100%、诺氟沙星40.0%、青霉素G 6.8%、红霉素26.7%、环丙沙星66.7%、克林霉素41.7%、复方新诺明46.7% ;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性分别为阿米卡星81.2%、万古霉素100%、诺氟沙星 43.7%、青霉素G 13.6%、红霉素31.2%、环丙沙星81.2%、克林霉素44.%、复方新诺明30.2% 。

3.讨 论:烧伤患者早期在创面即可检出细菌,但为表面感染。如果为严重感染,而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可能随病程的不同时期而异。烧伤创面存在大量毁损及失活组织,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创面细菌不断生长繁殖侵入临近组织可导致全身侵袭性感染。全身感染是目前严重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研究中烧伤创面的主要病原菌则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 。虽然近年来有关烧伤理论研究及治疗方法得到不断加深及改进,但是目前更多的还是通过细菌分布及其药敏性的监测来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方案。本次研究的烧伤患者创面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烧伤后感染了铜绿色假单胞菌可造成死亡;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称为大肠杆菌, 能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等等[2]。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

总之,对于治疗烧伤患者来说,防止创面感染是第一要务,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根据药敏研究结果正确合理的选着抗菌药物,同时要加强对细菌耐药的监控工作,降低创面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宋晓斐,王嘉,李平,等.960株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2]张骞峰,管英,茆海峰,等.3年中医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 7(z)。

论文作者:宋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酒钢医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宋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