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成因论文,海峡两岸论文,农产品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海峡两岸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两岸依赖性渐强的经济贸易格局逐渐形成,作为海峡两岸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贸易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07年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7.99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13%。两岸农产品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不仅改善了祖国大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外部市场结构,同时也使两岸农业得到了共同发展。随着两岸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尤其是祖国大陆对我国台湾地区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增长潜力将越来越大。目前学者们对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特征的探讨[1]、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分析[2]、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研究[3]。本文采用《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2—2007年)、商务部网站、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网站、台湾“财政部关税总局”网站公布的有关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数据,采用学术界研究贸易增长问题最常用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来分析2002-2007年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1 CMS模型及数据来源
1.1 CMS模型的设定及影响因素分解
CMS模型最初由Tyszynski于1951年提出,其被用来反映一国(或地区)出口增长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Leanmer和Stern、Jepma及Milana等后来对其加以完善,提出了多种形式的扩展模型。CMS模型已成为研究对外贸易增长源泉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的重要模型之一,是在国际学界中被广泛使用的贸易分析工具[4]。近年来,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如帅传敏等[5])用此模型来评价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988年,Jepma通过扩展的CMS模型来研究出口贸易增长的成因,将一个国家(地区)对另一个国家(地区)出口贸易的变化分解为“进口需求因素”、“出口竞争力因素”和“结构交叉因素”。出口总额变化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ΔQ表示t时期出口国(或地区)对进口国(或地区)的出口总额变化;(0)为0期进口国(或地区)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Δ表示在t时期进口国(或地区)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变化;(0)为0期在进口国(或地区)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中其出口国(或地区)所占的份额;Δ表示t时期在进口国(或地区)i类产品的进口总额中其出口国(或地区)所占份额的变化。
式(1)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增长分为3类影响因素。第一,进口需求因素。出口额的增长可能是由进口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或产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第二,出口竞争力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竞争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可以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市场份额进行事后分析来发现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第三,结构交叉因素。它反映了出口国(或地区)的出口结构与进口国(或地区)的进口结构的交叉变化而导致的出口国(或地区)的出口变化。
1.2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式(1)对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2-2007年)、商务部网站、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网站、台湾“财政部关税总局”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按照我国海关“HS1996”分类法,将两岸进行贸易的农产品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活动物、动物产品”;第二类为“植物产品”;第三类为“动植物油脂”;第四类为“调制食品、饮料及烟酒制品”。本文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为掌握我国加入WTO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变化情况,本文以2004年为界,将2002-2004年(第一期)和2005-2007年(第二期)作为两个不同的分析时期。
2 基于CMS模型的分析结果
2.1 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增长分析
2.1.1 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情况
从两岸农产品贸易总量结构看,祖国大陆一直处于顺差的地位。表1显示了2002-2007年两岸农产品贸易总额及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贸易顺差情况。从表1可看出:祖国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农产品的总额呈上升趋势,2002-2007年期间以年平均增长率17.36%的速度增长,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额是2002年的2.23倍。
表2显示了2002-2004年、2005-2007年两个时期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总量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2-2004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进口需求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其所导致的0.6186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增加额解释了0.32亿美元总出口增加额的193.3%;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缺乏对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其所导致的—0.1719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减少解释了0.32亿美元的总出口增加额的—53.72%;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内地市场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其所导致的—0.1266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减少解释了0.32亿美元的总出口增加额的—39.56%。
从表2还可以看出:在2005-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进口需求因素仍然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进口需求所导致的0.63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增加额解释了0.40亿美元总出口增加额的158.0%;出口竞争力因素对出口波动的影响金额为—0.1623亿美元,贡献率为—40.58%,表明此时期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仍然缺乏竞争力,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缺乏对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表现为抑制作用;结构交叉因素对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所导致的—0.0697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减少解释了0.40亿美元的总出口增加额的—17.42%。
通过两段时期的分析可知:进口地市场需求规模扩大是引起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产品出口竞争力起抑制作用,表明台湾地区农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上与进口地本地产品及其他竞争者产品相比,其竞争力较差,但2005-2007年台湾地区农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对农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减小。
2.1.2 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情况
从表1可知,祖国大陆向台湾地区出口农产品的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07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6.03%,2007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是2002年的2.10倍。
从表2可知:在2002-2004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进口需求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引起的0.7194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增加额解释了0.14亿美元总出口增加额的513.8%;出口竞争力因素对出口波动的影响金额为—0.4646亿美元,影响程度为—331.8%,这表明祖国大陆农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上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引起了出口额的下降;结构交叉因素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导致的—0.1149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减少解释了0.14亿美元的总出口增加额的—82.1%。
从表2还可知:在2005-2007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进口需求不再是影响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需求所导致的0.4248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增加额仅解释了2.51亿美元总出口增加额的16.9%;祖国大陆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出口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所导致的1.8656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增加额解释了2.51亿美元的总进口增加额的74.3%;结构交叉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其引起的0.2195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增加额仅解释了2.51亿美元的总出口增加额的8.7%。这说明祖国大陆可以通过调整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来扩大其对台湾地区的出口。
通过对两段时期的分析可知:2002-2004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增长额较小,这一时期进口需求因素的贡献率达到513.8%,这表明台湾地区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引起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即台湾岛内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农业土地资源的稀缺等使台湾地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需要靠外部市场提供;2005-2007年进口需求变为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次要影响因素,表明这一时期台湾地区进口需求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2002-2004年产品出口竞争力因素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这一时期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2005-2007年出口竞争力因素成为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说明祖国大陆农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两段时期相比,2005-2007年祖国大陆农产品出口结构比2002-2004年更符合台湾地区市场的需求,结构交叉因素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作用由抑制变为促进。
2.2 海峡两岸分类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分析
2.2.1 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出口
1)第一类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2002年以来,第一类产品是祖国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的产品中贸易额增长最快的产品种类,2007年祖国大陆自台进口贸易额是2002年的3.18倍,第二期的实际贸易增长额超过第一期。2002-2004年,祖国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该类产品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需求扩大;产品出口竞争力因素和结构交叉因素对台湾地区出口该类产品到祖国大陆市场的影响作用较小。2005-2007年,台湾地区该类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这一时期推动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2)第二类产品(植物产品)。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的第二类产品的贸易额是2002年的1.45倍。2002-2004年进口地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是引起台湾地区该类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第二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第一期为负数,说明台湾地区出口的该类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由于台湾地区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这一时期祖国大陆市场的需求,结构交叉因素使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2005-2007年祖国大陆市场需求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进口需求因素使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对祖国大陆的出口没有太大影响;这一时期台湾地区该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低,这是引起该类产品对祖国大陆市场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3)第三类产品(动植物油脂)。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的第三类产品的贸易额是2002年的2.06倍。自2002年以来,祖国大陆市场对该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对祖国大陆出口增长依然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台湾地区该类产品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到了2005-2007年,台湾地区此类产品高度缺乏竞争力,产品出口结构均对产品贸易增长形成较大的阻碍作用,这说明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祖国大陆进口需求结构变化。
4)第四类产品(调制食品、饮料及烟酒制品):2007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的第四类产品的贸易额是2002年的1.65倍。推动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祖国大陆市场进口需求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因素由2002-2004年的抑制作用变为2005-2007年的促进作用,说明台湾地区该类产品出口竞争力在祖国大陆市场提高了;结构交叉因素由第一期的负数变为第二期的正数,说明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使台湾地区此类产品的出口增长。
2.2.2 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出口
1)第一类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2007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第一类产品的贸易额是2002年的1.64倍。在2002-2004年期间,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进口需求增长较为明显,而产品竞争力因素则对该类产品的出口增长起到次要作用,产品结构因素对此类产品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2005-2007年期间,祖国大陆该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成为推动此类产品对台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台湾地区的进口需求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进口需求因素对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对台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率降为18.67%,而产品结构仍然不能较好地适应台湾地区的进口需求。
2)第二类产品(植物产品)。2007年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对台湾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是2002年的1.61倍。2002-2004年期间,在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此类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台湾地区对此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大,而产品竞争力因素和结构因素对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2005-2007年,祖国大陆该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成为推动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对台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祖国大陆此类产品的产品出口结构仍然不能较好地适应台湾地区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
3)第三类产品(动植物油脂)。该类产品在祖国大陆出口到台湾地区的农产品中的比重最小。2002-2004年,在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此类产品出口额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进口需求因素和结构交叉因素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基本相当。2005-2007年,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继续提高推动了其对台出口额的增长,进口需求因素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与2002-2004年期间相差不大,而产品结构因素成为出口增长的阻碍力量。
4)第四类产品(调制食品、饮料及烟酒制品)。2002-2004年,在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此类产品的出口额增长了0.201亿美元,2002-2004年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2005-2007年,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祖国大陆该类产品出口竞争力出现了大幅下降。
3 结论及启示
3.1 结论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在我国海峡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中,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高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基于CMS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祖国大陆出口到台湾地区的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是推动其对台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祖国大陆对台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也促进了其对台出口的增长;而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则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同种类农产品,促进两岸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因素也有明显差异。对于第一类产品,在双方进口需求都减弱的情况下,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对促进贸易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产品出口结构对双方贸易增长的作用都非常有限。对于第二类产品,祖国大陆市场进口需求变化较大,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明显改善,随着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市场进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结构交叉因素使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扩大的抑制作用减少;而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对台湾地区的出口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进口需求减小,但祖国大陆此类产品竞争力提高则抵消了部分由于进口需求减小而引起的出口减少,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依然有限。对于第三类产品,祖国大陆对此类产品进口需求的迅速扩大是引起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2005-2007年此类产品出口竞争力大幅降低和产品结构对进口地市场需求不相符则又对台湾地区此类产品的出口增长造成很大阻碍;祖国大陆此类产品对台湾地区出口的变化主要是由祖国大陆此类产品竞争力变化所引起的。对于第四类产品,祖国大陆对此类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是引起台湾地区此类产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而祖国大陆增加对此类产品出口则是由于台湾地区市场进口需求迅速扩大。
3.2 启示
根据以上结论,两岸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和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是进一步扩大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关键,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适应进口需求变化同时也是提升出口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祖国大陆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初级生产要素优势和两岸均加入WTO的契机,根据台湾地区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调整对台农产品出口结构,并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强产品安全性为重点来提升对台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对于台湾地区来说,随着祖国大陆经济水平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内地消费需求结构改变,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地区越来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