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产业集群论文,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它在繁荣我国地方经济中已经形成规模性的重要力量。如何科学有效地测评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及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一直是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评述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是一个新领域,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衡量的过程,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与测评指标逐渐细化,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也日趋复杂。现有的研究基本趋于两个方向:①解析集群的竞争优势,从规范角度来分析;②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收集产业集群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定量演算分析。
1.1 定性评价(规范性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评价主要集中于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综合评价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质量水平,从而得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体概况。波特最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构建钻石模型,开创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并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波特钻石模型的静态因素分析方法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1]。Feser(2001)则考虑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诸多动态影响因素,从生命周期(时间,Time)、地理(空间,Geography)和关联关系(Linkage)等三维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Mitra(2003)认为产业集群有11维属性:地理范围、密度、宽度、深度、活动、跨度、领导能力、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产权结构等,综合这11个方面的能力表现,就可评判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情况。定性评价的特点是主观性较强,所得的结果也比较模糊,一般难以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明确定论。
1.2 定量评价
基于定性研究成果,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尽力探索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Padmore and Gib-son(1998)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Groundings-Enterprises-Markets)模型, 它的方便性在于能把握集群的关键症状,并提供解决这些症状的分析框架,但GEM 模型并不能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而企业之间的作用恰恰是集群获取技术创新、外部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品牌等竞争优势的关键,它也缺乏总得分的明细评价标准,难以评价和比较大量不同种类集群的竞争力。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上也得到一定的应用,该方法对统计资料依赖比较重,在传统产业统计资料支持下的投入产出法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1]。
我国有些学者秉承了国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一些方法,在定量研究上也作了不少探索。郑海天,盛军锋[5] 通过对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构建了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集群竞争力,并进行了实证。虽然他们的工作略显不足,但在集群竞争力评价上做出了尝试并提供了新的思路。
1.3 定性评价
指标体系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也可以应用此方法来评价其竞争力。由于产业集群的规模和结构变动性大、边界比较复杂等复杂特性,而需要科学理论和指标设计方法论来指导,以及综合运用规范性分析与定量演算工具,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解剖和系统分析,并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方法论原理
根据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的原理,要了解一个系统,①明确该系统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组成成分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②进行环境分析,明确该系统与所处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何等;③通过直接综合或统计综合的方式,把局部认识提升为整体认识。这就是系统科学中“分析—重构”方法论的基础。
基于此方法论内涵,笔者提出了适用于现状和趋势分析的指标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命名为: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其中,“影响主体”是指:被评价系统所处环境中能够对该系统状态发挥影响作用的行为者,“系统结构”是指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之所以先从影响主体分析入手,是为了可以首先通过情况调研,获得一个对被评价问题宏观、整体的概况了解,避免在研究初期就陷入系统微观结构的理论探讨,从而有利于由浅入深地把握系统特征。在实际操作中,这两方面工作也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并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①确定影响系统状态的外部主体都有哪些。在涉及人类行为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可以将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归结为信息的沟通,根据业务往来的单据判断是否发生信息交流,以及交流的程度,从而确定能够对当前系统状态产生影响的主要外部主体。②分析各主要外部主体都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当前系统发挥影响作用的。对于社会经济系统,主要是明确各个外部主体在与被评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各采取了哪些行动,这些行动的特点是什么,属于何种性质的活动等。通过对不同行为主体所采取的不同行动进行归类总结,便可得到各主要外部主体对当前系统的影响方式和途径。③对被评价系统进行结构分解。首先对被评价系统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把系统分解为不同组成部分,以便有针对性地简化系统分析。可以采用的手段包括:自顶向下层层分解,流程遍历分析等,主要侧重于针对被评价系统概念本身的分解,类似于目标管理中总目标的层层细分。④构造描述系统特征的分析框架。将外部主体对系统发挥影响的途径、方式作为第一维,将被评价系统的组成成分作为第二维,构造二维分析框架,并根据每一组可能的横纵向交叉组合,具体分析可以采用哪些显性的、可测量的指标进行描述,从而得到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3 产业集群竞争力系统分析与指标体系设计
3.1 产业集群竞争力系统分析
3.1.1 影响主体确定
产业集群既是一个有组织结构性的生产系统,也是非正式的市场集聚体,其发展绩效受到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影响与制约,一些内在于集群的企业,还有一些与集群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关,也有的直接来源于政府的干预,然而,增强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还是通过市场渠道去有效竞争,行业协会与市场中介对于推进集群内市场信息流通和共享,激活集群市场竞争,发掘市场新机会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集群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其他外部作用力量,比如外部竞争对手、外部投资者、外部客户等都是通过这三种主体对集群发挥作用。
3.1.2 产业集群竞争力分解
系统科学理论在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时,强调的是整体概念,即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组成元素(主要是企业)、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功能发挥等三个属性有关, 组成元素的质量水平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基础(Chiles and Meyer,2001)。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具备很强的结构能力。Meyer(2003)提出产业集群的系统竞争力(Systemic Competitiveness)概念, 并从四个层次来剖析集群的竞争力: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和兆观层次。微观层次竞争力表现在企业的提高效率、质量、灵活性、企业创新等方面;中观层次竞争力表现在集群的出口、基础设施、集群氛围、教育和技术能力、集体行动等;宏观层次的竞争力表现在当地政府政策与行为、法律环境、经济和文化水平等;兆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集群面对全球竞争的区域品牌、外部竞争等方面。由此可看,产业集群竞争力可以分为企业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有显性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之分,显性竞争力具体表现为集群企业的规模、效率、创新水平等;潜在能力是集群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的力量,分为可持续性和抗风险两个方面,二者具体可用集群企业的平均水平来衡量。结构竞争力则包括基础结构(集群组织的静态条件属性)和组织结构(集群组织的动态表现)(表1)。
3.1.3 主体的作用方式及内容
3.1.3.1 政府——公共投入、管理协调、政策引导。 政府行为一般首先在于为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划拨土地、投入资金、建立基础设施、给予税收优惠等,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降低集群交易成本和赋予集群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政府参与集群管理,制定一些正式制度,以解决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最后,提供金融、生产、创新、教育和培训等服务,公共采购,鼓励融资体系,以引导企业行为有利于促进集群和良性竞争互动的环境,培育优势集群,加快区域发展。
3.1.3.2 企业——生产经营、竞争合作、集体学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集群发展的质量基础,企业的扩张和新企业的出现是集群成长的基本形式。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联接及其之间基于信任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保持集群结构稳定的关键,企业家精神、“干中学”的默会知识学习和传播等企业集体行为又是提升集群技术能力的内在核心动力。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企业可激发集群的学习网络,从而保证企业之间的技术传导和共享、信息交流、联合R&D等,并形成集群创新系统。
3.1.3.3 中介组织——沟通信息、制定标准、开拓市场。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与市场中介,它们的行为方式,包括协调管理、制定行业标准、促成企业的联合行动等,保障了企业的信任、邻近性、高技能劳动力的集中、技术扩散和溢出,是获取集体效率的关键,有利于减少集群的市场交易成本,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培育社会诚信体系,并进行统筹规划,将分散经营的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集群组织化程度。市场中介对于推进集群内市场信息的收集、编译、流通和共享,激活集群市场竞争,发掘市场新机会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各个主体对集群的作用有时不是孤立的,明显的方式是,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基于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有组织的相互协作,因此可以把这些方式归纳为投入资源、提升素质、沟通合作、促进需求和引导规划,具体作用内容见表1的4—8项部分,其它表示影响方式与对应的主导因素之间没有直接作用或作用关系忽略不计。表1勾勒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系统分析轮廓。
表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系统分析
Tab.1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竞争力结构分解 影响主体
政府
企业中介组织
公共投入 管理协调 政策引导 生产经营 竞争合作 集体学习 沟通信息 制定标准 开拓市场
准则层主导因素
影响方式总结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投入资源提升素质沟通合作促进需求 引导规划
企业竞争力 显性态势 规模
资源投入规模
需求规模
效率
投入资源效率
技能水平生产率改善
创新
创新资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创新发展规划
潜在能力 可持续性 资源可持续性
素质可持续性
需求可持续性
整体战略规划
风险抵抗 抗风险资源
风险意识 抗风险机制
结构竞争力 基础结构 硬件设施 基础设施投入
设施完备性
设施发展规划
软件设施 制度与政策制定 制度与政策执行 合作精神与规则 合理干预
组织结构 产业配套 资源配套投入
知识化与信息化 合作程度参与外部产业分工 结构调整与升级
创新氛围 文化建设投入
企业家精神
合作创新强度
创新环境与适应 引入外部创新
集群品牌 品牌建设投入
集群品牌美誉度 品牌合作集群品牌知名度 品牌规划
外部经济 资源外部性
人力资本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
市场外部性
集群开放 开放意识内部开放外部开放 引导开放
3.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2.1 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子因素
由上可知,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置就在于对表1 中各主体对竞争力影响内容的衡量和测评。表1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可直接表现为三级结构的12个方面,这就是集群竞争力的12个影响因素,每一个影响因素包括若干个子因素,如“规模”包括“资源投入规模”和“需求规模”,也就是说可以从“资源投入规模”(包含企业生产规模)和“需求规模”来衡量企业竞争力的规模情况。类似可得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46个子因素(表1的4—8项)。
3.2.2 影响因素的显性化
这46个子因素大部分不可直接量化,属于隐性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显性化。本文设计出每个子因素的观测指标,总共得到121个观测指标,这些是可测评指标,如“资源投入规模”,可用投入资金数额来反映企业的“资金投入规模”;用投入的生产原材料数量来反映企业的“物质投入规模”;用员工数量来反映“人力投入规模”;同样“需求规模”主要反映在企业的“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销售额”上,它包含这两个测评指标。“企业竞争力”反映的是集群企业的平均竞争力,因此14个子因素的测评指标也相应是各个企业的平均数,它们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各个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收集然后求平均数得到。“结构竞争力”的“基础设施投入”、“设施完备性”等32个子因素反映的是集群整体能力情况,其测评指标数据可来源于中介组织的调查资料,或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统计的兴起与逐步实施,可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中得到。
有些测评指标是可以直接计量或直接统计出来的,但对于某些测评指标,如“合理干预”的两个测评指标“合理行为”和“干预效果”就难以直接从统计数据中量化出来。对这类测评指标的量化方法是,采用特殊人群问卷的调查方法间接地进行计量。其中,一个是企业的评价,主要是对集群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另一个是特殊机构,主要是集群行业分析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
3.2.3 评价指标筛选和处理
金碚[8] 认为,指标的选择必须满足一些技术性的要求:①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特别是显示性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使指标体系尽可能简明;②数据的可获得性;③同竞争力关系的显见性;④数据的可靠性,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⑤要充分考虑到指标计算过程的可迭加性。上述121个观测指标来源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系统性分析,非常全面,相互之间内容有些重复或相互包含,全部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竞争力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本文遵循上述指标设计要求,通过指标筛选、合并、指标试运行等环节对其进一步提炼和完善,最后从121 个观测指标中提取出97个有效的测评指标,对于每个指标的含义和具体量化,在此不详细解释。
3.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由上述可知,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分成5层结构(图1),这样就构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于第四层和第五层指标较多,图1仅列举部分。
3.2.5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确定所选取的各个指标在总得分中应占多大的权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从方法论上说,本文采取的是专家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给出对各个指标的评价数据,然后创造性地采用ANP法(网络层次分析法)[9] +PS法[10] 进行评价体系处理,即在具体观测指标与子因素层面上,首先利用可能满意度方法进行指标的数据处理与并合简化,从而得到主导因素的量化表达,然后利用ANP法处理主导因素之间的相关与反馈关系,从而更有效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图1中小方框内的数字)。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权数的确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新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演算软件的应用也方便了整个处理过程。
4 几个操作性问题
4.1 集群边界确定
我们一般所见到的产业集群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轮廓, 这样就很难准确地评价出产业集群的真实竞争力。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其边界范围。确定集群边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外一些国家采用行政区划来限定集群的边界,如意大利将产业集群划分为199个产业区, 这种方法节省了不少工作量,但其缺点是只适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集群,而对于成熟的,特别是跨区域延伸的集群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其真实情况。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定量地判定集群范围是认识集群的前提, 因此他设计了产业集群表(Cluster charts)法来确定集群的边界。 其他的还有区位商和投入产出分析法(Location quotients and input-output)、空间规模法(Spatial scale)、 产业细分法(Industrial desegregation)、动力机制法(Dynamics)等[6]。定量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勾勒出集群的边界。
图1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Fig.1 The evaluation index frame of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4.2 数据的取得及其可靠性评价
产业集群竞争力测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真实性,而数据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取得方式。具体的数据来源方式主要有:对于企业方面的有关数据采取抽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法,即选取集群产品链上的不同企业进行访谈和调查,收集它们的详细数据资料;对于集群整体情况的资料,可向当地镇、县和市有关政府部门索取。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调查资料和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料,也可提供较为详实的产业集群发展资料。这些资料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测评出比较准确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情况。从可操作性来说,最好的数据取得方式是来自国家统计政府部门的集群统计资料,其次就是集群企业自报数据,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统计的发展和集群内企业集体意识的增强,这两方面是完全的可行。
5 结语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非常有现实价值意义的课题,本文重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行框架性分析,由于篇幅有限而不能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证。有关后续研究正在进行,以后将会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补充,也会给出我国几个高科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应用实证,以验证本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价和比较我国各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以及与国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有助于指导我国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行为并为政府的干预行为提供理论基础,以有效地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371075、7057105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