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_wto论文

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_wto论文

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微观经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商业贸易论文,经济分析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0)10-0009-04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推进,国内商界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议论也日益增多,有的认为,中国商业将难以面对发达国家零售业的竞争,商业企业的未来不容乐观;有的则认为,中国商业贸易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商业的影响仅仅是“心理压力”,不足为奇。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加入WTO,实施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商业贸易来讲,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微观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加入WTO后中国商业贸易应支付的成本代价与应获取的成本收益。

一、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短期成本代价分析

1、降低关税的短期成本代价

根据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协议,中国同意把平均关税水平从目前的22.1%降至17%,并逐步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尽管降低关税并达到国际关税水平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但是,勿庸讳言,降低关税,对目前国内消费不足、需求不旺的消费市场,对于已处于步履艰难的商业服务贸易,决非像一些人认为的仅仅是“心理压力”,而是面临一次巨大的冲击。降低关税水平,将意味着发达国家跨国商业集团的商业资本与外国商品会大量涌入我国,冲击尚未成熟的国内消费市场。从短期成本效益来看,由于在短期内,商业交易成本不会有较大降低,商业劳动生产率及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会提高太快,因此,需求也基本不变,在关税降低前,由于国内某种市场力量的作用,商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一般由国内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并形成一种动态均衡;当关税降低后,大量廉价的外国商品将会进入我国,国内的商品供应增加,打破了我国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均衡供求。此时,即使国内消费需求受供给增加刺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对国内商家来讲,多为无效需求增加,并不带来多少收益。因为增加的只是外商及外国商品销售量,如果此时国内商品与服务质量等跟不上,则当关税降低、价格下降时,引发的只是国内市场份额的萎缩与商业利润向他国的转移,减少的是国内商业利润,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使国内一些原来利润较低的商业企业发生亏损,一些原来资不抵债、出现亏损的企业发生倒闭与破产,一些原本效益较好的企业就会由于敌不过外资跨国公司,发生利润锐减,最终导致商业整体利润下滑。

2、市场准入的短期成本代价分析

中美双边协议中规定:中国将在今后几年里逐步放开一系列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准许外国企业全面进入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就商业来讲,主要是指外商拥有分销权(distribution)。而distribution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批发、仓储、配送、零售、售后服务及外商在中国国内进行生产的商品分销等范畴。在市场准入方面,迄今为止,我国流通领域只允许外商投资经营零售业,批发业及配送中心仅停留在试点上。就是零售业的开放,其数量也极为有限。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也仅为18个单店项目、两个连锁项目。加之各省市、自治区越权自行批准的总计也才277家,不足全国零售业总数的千分之一;其网点数也不及全国零售网点的十万分之三。加入WTO后,由于关税壁垒的消除,从短期成本效益来看,外商投资中国商业服务贸易的投资结构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变。投资战略将会由过去的合资、参股等形式逐渐变为控股与独资。过去外国跨国公司之所以采用参股、合资等形式,主要是由于市场准入的限制,加之占领中国市场所付出的高额关税,限制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与市场准入的放宽,外商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独资办店与直接出口商品,将会成为大多数跨国零售商的最优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外商与我国国内商业相比,享有许多优惠政策扶持,如在商业自营出口权等方面,我国大多数国有商业贸易企业不具有这一权力,而是由少数几 家国有贸易公司中介,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商业服务贸易直接进入世界消费市场并与之融合的进程,削弱了商业服务贸易企业了解国际市场行情并与之竞争的能力。

因此,一旦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国际跨国公司拥有完全的分销与贸易权,并凭借他们雄厚的资金、完善的经营设施、现代的管理模式和“超国民待遇”,就会对中国商业服务贸易形成较大的冲击,迫使国内商业收缩战线,减让大量市场份额,最终,将出现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

二、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长期成本收益分析

以上我们是从短期成本代价来探讨WTO对我国商业贸易的影响,可以看出,入世对中国商业来讲,是需支付一笔不小的成本代价的,但这一结论是基于短期成本代价来分析的。如将商业贸易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考虑,我们认为,这一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从长期成本收益来分析,降低关税与市场准入,外国企业与商品涌入国内市场,虽使国内商品价格下降,但此时国内商业企业通过改造、改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通过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商业跨国公司的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含量、售后服务等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流通的交易成本费用也会因此而降低,企业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企业的收益也会呈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它带来的是“阵痛”后我国商业彻底的变革。因此,从长期成本收益来看,加入WTO对我国商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我国商业服务贸易只有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实施自由化贸易,最终才能寻求到一条健康持续的发展路径。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加入WTO,会促使我国使商界对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有进一步的清醒认识,促进商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适度规模经营上,我国商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模糊的认识,认为当商业规模扩大时,交易成本必定增大,出现经济效益与经济规模不相等的现象,导致商业效益下降。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建立于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递减规律的假设上,即当规模扩大,则成本会加大,结果是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事实上,从目前一些跨国商业公司的扩张来看,这一规律未必成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商业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现在无论是商业的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营销方式等远非传统商业所能比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与采用,使得一些国际商业跨国公司的规模报酬不是呈递减规律,而是遵循另一经济规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美国Wal-Mart公司,近几年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利润也基本稳定在100亿美元上下,规模经济带来规模效益。其规模报酬递增就在于Wal-Mart公司从顾客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管理均采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使平均成本与边际平均成本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呈下降趋势。

可见,当零售业规模增大时,其规模报酬不一定遵循递减规律。对此,我们应有一份清醒的认识,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是我国商业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机。

2、加入WTO,有利于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我国商业企业全员要素生产率与经济贡献率

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特殊创造性的资源,要素的提高与经济的增长都需要通过对人力的开发与管理来实现。可以预料,加入WTO后,由于贸易自由化,国外跨国商业公司将会把争夺人才即人力资源作为进攻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的因素,他们会不惜代价吸引中国商界优秀人才。因为他们深知,要点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获取占有市场的更多份额,形成超额价值,就必须不断地对商业进行技术、营销、分销渠道与管理的创新,就必须不断扩大其经营规模,以求通过创新如电子商务、配送中心、新型业态等的建立来降低厂商的单位交易成本,使机会成本达到最小,促使商业呈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而创新是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需要人才来掌握运用先进技术与现代新型业态,才能使商业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目前,一些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跨国商业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运作。一些跨国公司已坐镇中国著名学府,斥巨资或允诺高薪或送国外进修培养等与我们争夺商贸人才。

然而,就国内商业的情况来看,人才资源的素质还较低,还存在着对人力资源的不重视与浪费现象。目前,商业从业人员的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比例在所有产业中居于较低位置,严重制约了商业的创新与变革,这种现象与跨国商业公司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加入WTO后,国内商业要想与国外商业一争高下,必须十分重视商贸人才即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通过对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提高全员要素生产率与商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3、加入WTO,有利于实现我国商业多年来未实现的“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使消费者福利剩余最大化

自90年代开始,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偏好等均明显呈个性化、多元化、导质化等特征,消费已进入消费选择时代。在这一时代,消费者已从过去单纯重视使用价值演变为既重视使用价值又重视消费价值,即开始追求消费者福利剩余最大化。面对消费者这一理念的演变,客观地讲,我国商业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真正意义上的“顾客至上”的理念还相差甚远。在一些商业企业还时有辱骂、搜身甚至殴打顾客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崇,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大小商店,甚至一些大型国有商店不是去防范与堵塞伪劣商品流入商场,而是公然授意员工“防火、防盗、防王海”,这一本末倒置的做法实与商业奉行的顾客理念相去甚远。

加入WTO后,这一有悖“顾客至上”的现象将有望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并真正使顾客享受到“上帝”的感觉,获得福利剩余最大化。因为,一是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国内商品总量会大幅度增加,消费者偏好与选择余地会增大。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平均关税水平为6%左右,在中美双边协议谈判中,我国允诺将关税从目前的23%降至17%,并逐步在今后几年里,接近世贸组织成员平均关税水平。可以想象,一旦加入WTO,国外各种品牌将会大量涌入我国消费市场,增加消费品供应总量;二是关税水平的降低,大量商品的涌入会使商业企业交易成本与边际成本下降,商品价格将会有一个较大的降幅;三是大量外国品牌的自由进入,可使广大的消费者有机会选购价廉物美的世界知名品牌。同时,也迫使我国厂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真正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使消费者福利剩余最大化。

4、加入WTO后,有利于我国充分享受与借鉴发达国家在现代商业管理模式与营销方式上的“后发性利益”,提升我国流通业的整体水平,形成“后发性优势”

我国商业服务贸易经过20多年的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商业服务贸易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我国商业在与市场经济与贸易自由化接轨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即大多数商家只热衷于盲目扩大单体店铺的规模,不愿静下心来狠抓现代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内部管理;只热衷于追赶一些现代营销方式的形态,而不去领略其精髓要义。加入WTO后,外商带来的是国际通行的交易规则、先进的物流、商流与信息流技术,现代的营销方式、管理与顾客服务模式等,这一切均是发达国家上百年、几代人在商业经营管理中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特别是我国商界可资借鉴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商业公司上百年在经营管理中形成的财富,我国商业可通过加入WTO后加以学习与借鉴,通过学习与借鉴,使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与现代营销技术为我所用,并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商业服务贸易上的差距,通过获得“后发性利益”而使我国商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形成“后发性优势”。

综上所述,加入WTO,从短期来看,对我国商业贸易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将预示着我国商业需付出不小的成本代价,会导致一批商业企业倒闭或破产,甚至可能由于不适应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而面对强大的国际商业跨国公司的进攻,表现出束手无策;但从长期来考虑,加入WTO后,国内商业企业通过学习与借鉴国际跨国商业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现代的营销模式与超值的顾客服务等,会形成一定的“后发优势”,在今后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可望缩短我国商业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商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而提升我国流通业的整体效益。

收稿日期:2000-07-31

标签:;  ;  ;  ;  

WTO对我国商业贸易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