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关系到能否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安全便利性,因此本文阐述了供配电设计的一般要求,再结合案例分析了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电气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建筑的兴起,电气在建筑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安全、可靠、实用的电气是建筑高效运营的基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良好的设计是基本保障。通常,高层建筑电气比中低层建筑电气规模更大,相应地系统也更复杂。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并充分展示优秀设计成果,本文对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进行了探讨。
1 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一般要求
1.1 负荷分级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3.2.1条,民用建筑用电负荷按供电可靠性要求分为一级至三级负荷。中断供电会造成人身伤亡、重大影响、重大损失、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中毒、爆炸、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为一级负荷;中断供电造成较大影响、较大损失、影响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为二级负荷;一、二级负荷以外的为三级负荷。一类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用电、重要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等)、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统用电、客梯用电、给排水泵用电为一级负荷,二类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用电、主要通道及楼梯照明用电、客梯用电、给排水泵用电为二级负荷。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1.1条,一类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贸电信金融类建筑、医疗建筑等;二类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以及非一类公共建筑。
1.2 电源及供电回路设置
为满足一级负荷供电高可靠性要求,JGJ 16要求采用双电源供电,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源应能可靠供电,也就是说要配置两个独立电源;而且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还应增设应急电源。二级负荷一般采用单电源供电,但要求采用两回线路供电。采用双电源供电或单电源+备用电源(应急电源)供电时,为保障供电的持续性,电源切换过程和时间需满足相关电气设备要求[1]。采用两回线路供电时,一路中断供电,另一路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备用电源一般采用柴油发动机,其容量应大于建筑中一级负荷的容量[2]。
1.3 配电电压的确定
高层建筑高压配电电压一般采用10kV,有不少国家采用20kV作为配电电压,我国也有城市应用20kV的成功案例,故条件许可时配电电压可选用20kV,以利于节能。考虑到低电压线路长距离压降问题,可将高压配电电压直接引至设备层,在设备层建变电站实行区域供电[3]。低压配电电压一般采用220V/380V。
1.4 配电方式选择
配电方式分为放射式、树干式、环式、链式、混合式等。高压配电宜采用放射式,因为供电可靠性高,发生故障后切换方便,且有利于实现自动化,但线路和设备多,造价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树干式;环式也适合高压配电,为简化保护设计多采用开路环式。低压配电多采用树干式;但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应采用放射式;距离配电室较远,彼此相距很近、小容量的次要负荷可采用链式配电,但一条链上不宜超过5台设备;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可将树干式与放射式组合成混合式配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负荷预测与计算
合理的负荷预测与计算是满足用电需求的基础,高层建筑用电量大、集中,而且往往存在多个电源和配变室,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建筑使用功能和投资造价影响较大。预测负荷时,应根据建筑类型、负荷供给对象、负荷结构等特点,预留一定容量,以便日后扩容改造,但预留过多将增加投资,并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负荷计算是根据热效应平衡条件进行的,常采用需要系数法、单位指标法、负荷密度法等。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时,需考虑同时系数与需要系数的关联性。
2 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案例
2.1 项目概况
有1高层商住楼地上32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约2万m2。来自上级变电所的10kV高压电缆引至负1层地下变配电室,开关切断容量为200MVA。统计照明负荷共2045kW,其中应急照明45kW,消防照明12kW。统计动力负荷共449.81kW,其中消防风机11kW,给水泵25kW,潜污泵3kW,电梯54kW,防排风机共57.5kW。
2.2 短路电流计算
采用标幺值法计算短路电流,令d-1、d-2为变压器高、低压母线。计算结果为:阻抗X d-1=2.02,X d-2=8.37;对电器开关切断能力校验I d-1(3)=2.72,I d-2(3)=17.20;对高压二次保护及开关灵敏度校验I d-1(2)=2.36,I d-2(2)=14.91;对低压二次保护及开关灵敏度校验I d-1(1)=0.91~1.36,I d-2(1)=5.73~7.46;对电气设备与导线热稳定性校验I∞,d-1=2.72,I∞,d-2=17.20;对电气设备与导线动稳定性校验Ich,d-1=6.94,Ich,d-2=31.65。
2.3 负荷计算
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计算结果:照明总进线1计算电流364.65A,照明总进线2计算电流404.16A,应急照明配电计算电流45.58A,动力总进线计算电流319.31A。
2.4 配电方案
确定应急照明、消防电梯、电梯、防排烟风机、给排水泵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采用两台独立变压器供电,360kW柴油发动机组为应急电源。一级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其他负荷采用混合式供电。
2.5 布线方案
民用建筑宜选用铜芯电缆,并根据经济电流密度、发热、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动稳定性等进行选择和校验。本项目进线采用YJV22型电缆,穿镀锌管敷设;照明干线采用CFD系列穿刺分支电缆沿竖井电缆桥敷设至各楼层配电箱,配电箱至表箱采用BV线穿铁管敷设,表箱至进户箱采用BV线穿塑管沿顶棚暗敷;动力线采用WDZN-YJ(F)E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消防干线采用WDZN-YJ(F)E电缆,支线采用WDZN-BYJ(F)E电缆。竖井外电缆桥架明敷应作防火处理,暗敷应在防火结构内。电缆桥架水平敷设采用托盘或槽式。布设在同一桥架内的双回路电缆以隔板隔开。穿墙管线缝隙应以防火材料填塞。电缆选择原则上须遵守发热、电压损失、热稳定性三项原则,低压系统可免热稳定性校验,但高层商住楼需做电压损失校验,本项目采用发热、电压损失及与开关配合三项原则选择和校验电缆。照明进线、干线确定为70、95、120、240(mm2),应急照明干线确定为25mm2,三相动力线确定为25、70(mm2)。
3 结语
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应符合经济、安全、高效、最优的原则,设计时,应遵循标准规范要求,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用户用电安全是必须满足的条件,但同时也必须基于效率原则合理分配电能、均衡配电设计,保证电力系统稳定高效。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应运用最优化设计,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清河.谈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5,41(14):123-124.
[2]刘新明.浅谈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16,48(4):78-79,85.
[3]高建涛.超高层建筑电梯配电设计要点探讨[J].建筑电气,2015(11):12-17.
论文作者:练文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负荷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电缆论文; 建筑论文; 电压论文; 电源论文; 线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