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顶层设计的思考_上海体育学院论文

对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顶层设计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教育论文,运动员论文,体育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4)03-0008-05

       修回日期:2014-04-2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列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六项具体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1],这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普遍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作为高等学校中的专业类院校——体育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体育类专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形成了多种入学渠道、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体育院校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影响教育深入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切实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化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笔者从顶层设计的视域,审视并反思了体育院校中优秀运动员培养方案,为科学制订优秀运动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课程体系和学分比例,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提高优秀运动员教育质量问题提供些许的借鉴与参考。

       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7所体育院校运动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对7所体育院校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资料,包括培养方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政策文件等进行了分析;根据运动员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设计访谈提纲,重点走访了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的相关领导,并进行了现场访谈;同时对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进行了电话访谈。经访谈对象许可,均采用了现场记录和录音的形式,然后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了分类整理,获取相关研究信息。

       1 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顶层设计层面的审视

       1.1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计审视

       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一般程序为由人才需求确定专业,由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基本规格,由基本规格确定课程体系和学科结构。其中,最先碰到的就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培养目标的设计通常包含4个要素:1)政治标准,相当于设计工作中所要确定的参数,往往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度概括;2)知识标准,对培养对象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提出要求;3)能力标准,对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高度概括;4)人才类型,即培养哪个层面的人。

       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院校对运动员培养目标的设计中涵盖了上述基本要素。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把运动员培养目标最终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即在某个领域或是某个技能方面,有着深厚、扎实的专项基础的专门性人才;而西安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则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即指有着比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经分析,北京体育大学等5所体育院校之所以将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是依据以下2个相关文件:1)199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同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规定:本科教育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笔者认为上述2个文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已很难适应当前对运动员培养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以“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设计中容易忽视人才成长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整齐划一的人才标准和办学模式。运动员作为体育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成长路径限制了文化底蕴的积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能否胜任专业人才岗位尚未可知,更何况是“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岗位。所以,本研究认为“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设计并非不科学,但是结合现阶段运动员的教育状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更符合运动员的培养实际。

       在体育院校运动员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运动员基本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在顶层设计层面,培养规格要与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培养规格的设计通常由三要素组成:1)政治素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强调在高等教育中突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2)知识结构,对学生具体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概括;3)能力结构,是对学生专业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描述。

       从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一致性的角度考察,本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7所体育院校的培养规格中,大多要求运动员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也要求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高水平的运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对运动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学生本科毕业时要达到大学英语准三级水平,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可见,在综合文化素质教育这个领域,上海体育学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出了有探索性的培养规格设计,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效果,这种尝试也得到了被访谈的多位专家的一致认可。

       1.2 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设计审视

       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课程体系、学分比例以及实践教学的设计是处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下位的第二层设计,它的设计是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具体设计课程的分类和学分比例的基本结构,为运动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提出具体指导方向。由于各体育院校对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课程结构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果按照课程的内容对课程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2个部分。经调查发现,7所体育院校的学科课程平均为43学分,占总学分的35.54%;术科课程平均为78学分,占总学分的64.46%。从这个总体数据来看,学、术科课程比例分配比较合理,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再一味强调运动技术掌握和运动技能的提升,从而为运动员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如果按照课程的功能和性质对课程结构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3个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大致包括公共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术科课程3大类;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也分为公共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术科课程3大类。

       经调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等7所体育院校公共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以提高运动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这部分内容的学分比例介于1.7%~31.9%区间(表1)。其中沈阳体育学院涉及公共教育必修课的学分最少,只占了总学分的1.7%;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只占了总学分的15%;其他5所体育院校的公共教育必修课学分比例分布比较均匀,波动不大。上述数据表明,大部分体育院校已经意识到公共教育必修课的重要性。

      

       相关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以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和运动训练为主,学分比例介于15.37%~89.1%区间。数据表明,由于沈阳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公共教育必修课对学分要求不高,所以在相关专业必修课中学分比例偏高于其他5所院校,分别达到了总学分的89.1%和75.63%;最具有鲜明对比性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在相关专业必修课中,总学分比例只达到了15.37%,充分说明了上海体育学院更重视运动员的思想文化教育,站在了以人为本,使优秀运动员回归学校、回归教育的角度;其他四所体育院校学分比例分布较为均衡。

       选修课被拆分为公共教育选修课和相关体育选修课,其目的是更加清楚目前在各体育院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选修课程中,文化思想教育到底被定格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由表1不难看出,只有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在选修课中涉及公共教育选修课程,其学分比例分别为1.84%、8.49%、7.27%;其他4所体育院校均为传统的课程设置,未涉及公共教育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而对于相关体育选修课的设置,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都相应设置了几门陶冶情操的选修课,分别占总学分比例的6.45%、3.63%、8.85%和3.63%;北京体育大学和沈阳体育学院目前还没有开设选修课程,优秀运动员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培养模式比较传统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其体育相关的选修课占总学分的39.26%,说明该校重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准备条件,充分体现了“文化育人”的设计理念。

       由于各个体育院校的目标定位不同,所以课程结构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按照课程的内容,可以把运动员的课程结构分为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两个部分(表2)。学科课程是为了使运动员的综合文化素质能力得到牵引,形成一条线,使其灵活应用;术科课程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理念和运动技能。

      

       当体育院校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单一,并只要求运动员成为专业运动技能人才的时候,其涉及相关专业的术科课程比例就会增多,取而代之的是较少的学科课程;当体育院校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多元化,并希望运动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时候,其涉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学科课程比例就会增多,取而代之的是较少的术科课程。由表2可以看出,6所体育院校的学科课程平均为44学分,占总学分的36.67%;术科课程平均为76学分,占总学分的63.33%;从这个总体数据看来,还是比较可观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体育院校已经逐步重视了对优秀运动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不再是一味的术科课程。从而保证了优秀运动员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使优秀运动员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

       1.3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审视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具体形式有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军训等,它是对优秀运动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及综合能力的一个检验。2007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号)文件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近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再次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足见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所占的重要作用。

       经调查发现,7所体育院校在优秀运动员培养方案中所设计的实践环节,在学分设置上基本接近,学分比例介于5.31%~12.13%之间。但是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具体要求方面,各体育院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南京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实践环节部分更丰富一些。

       2 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主体间的症结

       2.1 运动员自身的文化诉求

       面对退役后就业的无奈,运动员普遍认识到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千岛湖训练基地,全体运动员呼吁开展文化学习,他们甚至在训练之余发出‘我无聊死了’的心声。一致要求文化教师能到基地来为他们上课,希望训练基地能够建在学校。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北京体育大学训练专业本科毕业的著名赛艇运动员曹棉瑛强烈呼吁增加教学内容,认为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少。”[2]

       2.2 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各体育院校均认识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种种举措对其文化教育的质量进行保障。北京体育大学每年招收100多名优秀运动员和20多名优秀教练员,采用集中制面授课教学和函授式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不定期地由学校选派教师及聘请其他单位的相关专家为优秀运动员进行集中学习授课,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还通过运动项目的特色品牌吸引全国各地最好的体育“苗子”,北京体育大学在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模式中健康成长;上海体育学院注重优秀运动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做到了优秀运动员边上课边搞科研,使上海体育学院对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成果颇有成效;西安体育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优秀运动员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如西安体育学院代表队训练管理办法、西安体育学院教练员管理办法、西安体育学院加快竞赛训练工作实施意见、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竞赛夺标管理办法、西安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商业活动管理办法、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竞赛奖励管理办法等;沈阳体育学院在探索和奋斗中,建立了自主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形成了附属竞技体校→本科→硕士研究生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并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雪上梦之队”,为中国滑雪事业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成都体育学院着力于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创新,水球队优秀运动员的创新培养模式效果较为显著;吉林体育学院秉持“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科学教育是‘成才教育’,二者结合是‘成功教育’”的理念,在优秀运动员培养中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南京体育学院建立了课程中心,通过全自动录播系统为教师授课进行实况录像,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直播,并保存起来,以备优秀运动员实时收看和课后点播。并在运动员公寓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方便运动员上网学习,有助于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3 现实的矛盾所在

       如果说运动员自身有文化教育的需求,体育院校又愿意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良好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应该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然而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运动员较早从学校的大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一种以训练为主的教育环境,其文化教育主要由体育系统负责。在这个体制下,“夺标”成为其主要价值取向,学习往往让位于训练,体育院校的时间安排、教师分派与运动员的文化基础需求、训练要求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

       3 现有体制下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顶层设计改良策略

       3.1 从运动员社会保障入手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3.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优秀运动员良好发展的核心,也是优秀运动员健康培养的根本保障,大部分优秀运动员的艰辛成长到获得辉煌的这一运动生涯是来自于学生时代。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把人才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彻底解决为运动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综合文化教育的现象,要充分挖掘优秀运动员的各种潜力,尽可能地满足优秀运动员的所需环境,为优秀运动员实现综合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大化而努力。

       3.1.2 坚持学训课程科学化的指导思想 学训课程的科学化,既是优秀运动员良好发展的前提,也是优秀运动员健康培养的根本要素。在国家提倡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综合文化能力后,大部分体育院校盲目加强了文化课程的教育,使文化课程学习具有了复杂性,从而优秀运动员的专业性明显下降。因此,必须摒弃照搬照抄的课程体系,加强学训课程的科学化选定,准确把握优秀运动员与课程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严格认真筛选出符合优秀运动员自身特殊性的学训课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学训课程标准。

       3.1.3 坚持政策实施和保持的指导思想 政策的实施是提高优秀运动员上进的有效措施,政策的保持是提高优秀运动员上进的制度保障。体育院校的培养方案实施与现实脱节较为严重,这样的现象不但没有保证优秀运动员的知识获得,反而使体育院校的“体教结合”模式受到影响。体育院校应该严格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计划和预期目标,并严格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定期计划和检查预期目标的实施情况,努力做到政策实施和保持的紧密结合。

       3.2 更新优秀运动员的人才培养理念,理清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上,体育院校应从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社会职能出发,本着融“社会需要、运动员个人发展和体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对培养目标进行“立体式”设计,使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兼顾人类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在现阶段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应该始终坚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拘泥于传统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重新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系统、全局的视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分析,打破条条框框,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把顶层设计的理念真正地落实在优秀运动员培养的实处。

       在学术界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主体,素质是升华,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因此,根据体育院校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对于优秀运动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应从过去比较片面地强调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教育,逐渐过渡到以能力、素质教育为主的培养,同时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实践为途径,使优秀运动员既可以掌握体育的一般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实现专业应用能力的训练与拓展,经过自我的努力与提升,使之发展内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能力素质,以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3.3 在与时俱进设计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培养规格的设计中,对于优秀运动员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内容,例如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相对抽象的能力,或者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比较具体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公共教育必修课程,同时相应减少优秀运动员的相关专业必修课程;而在选修课程中,努力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标签:;  ;  ;  ;  ;  

对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顶层设计的思考_上海体育学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