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油论文,生产成本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我国的原油生产成本增加很快。以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为例,其单位成本从1991年的188.94元/吨,上升到1996年的578.98元/吨,平均每年上升78元/吨。原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原油的涨价幅度是有限的。若照此速度增长下去,用不了几年,生产成本就将与国际油价持平,到那时,油田生产将难以为继。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的临近,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合到世界经济中去,如何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已成为增强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竞争力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原油生产成本因素的分析,提出降低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的对策。
一、影响原油生产成本的因素分析
一般地说,从工程内容角度分析,原油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采油成本三部分。
(一)勘探成本分析
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加以分析。1.勘探成本构成的总括分析。从美国原油勘探成本构成看,它主要包括探井成本、储量购买、租用定金、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费用、矿区地租、测试费及管理大修等其他费用。其中,储量购买费,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费,钻井费及管理等其他费用四项比重较大,以钻井费用最大。从勘探投资及勘探成本看,我国的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差别。我国近年来原油勘探投资占石油工业总投资的26%左右,而国外石油公司勘探投资比重则比我国高得多,一般在40%左右或更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说明: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勘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对储量购买,租赁定金和矿区地租没有完全确认和计量,造成了原油成本的不完全。2.地震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地震勘探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物探方法。如集我国各种油田地质构造特征于一体的胜利油田,1992年和1993年,地震成本分别占物探公司生产费用的97%和96%。在此,仅以胜利油田地震成本为例,对影响地震成本的因素作一分析。地震成本一般由材料费、工资福利费、其它直接费、资料处理费和施工管理费组成,1994年起,又增加了折旧费这一项。参考胜利油田物探公司1994年地震成本计算表,其中,材料费占16.2%,工资占7.9%,折旧占6%,福利费占1.2%,其它直接费占42.9%,资料处理费占14.7%,施工管理费占11.7%。由此可见,在地震成本构成中,其它直接费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材料费,再次是资料处理费,排在第四位的是施工管理费。具体分析如下:(1)其他直接费用。油田物探公司占地震成本近43%的其它直接费中,修理费、青苗赔偿费和其它费用是三大主要部分,共占其它直接费的89.6%。而且这三项费用的弹性较大,所以可适当挖掘这方面的潜力。(2)施工管理费,工资和福利费。在1993年以前不含折旧的年份中,工资及其附加费平均占地震成本的4%左右,施工管理费平均占6%左右,进入1994年折旧占6%后,两者分别上升了5个百分点。1994年与1993年比,工资、施工管理费等扣除通货膨胀率,其增长速度也在50%以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项目的控制。(3)材料费和资料处理费。这两项是随地震工作量的多少而增减变动的,是一种可变成本。这一点在国外还表现为地震勘探成本受市场因素影响很大。世界油价上涨,勘探活动活跃,工作量大导致物探技术费用明显上升;反之,地震成本则逐渐下降。3.探井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探井成本一般由钻前准备工程、钻井工程、钻井作业、固定工程、施工管理费、试油工程六部分构成,其中钻井工程所占比重最大。参考胜利油田探井成本构成,分析如下:(1)钻井工程成本。钻井工程成本在探井成本中平均占50%左右,由材料费、工资及附加费、折旧费、其它直接费四部分构成。其中材料费比重最大,平均占50%以上,其次是其它直接费用,平均占30%以上,折旧和工资次之,不足20%。从1983年到1993年,材料费几乎与钻井成本费上升是一致的,原因为:a.物价上涨幅度大;b.新技术的采用使得材料的需要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c.材料的浪费和被盗现象也比较严重;d.其它直接费用的增长幅度也很大。(2)其他五种成本。探井成本中其他五种成本所占的比重有升有降,但成本量都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a.物价上涨,导致材料费、土地征用费、工资、劳务等价格的提高。b.井场位置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导致运输设备、其它动力设备的油料物耗和管理费用的提高。c.管理不善乱摊派严重。d.技术要求提高,材料需用量和质量要求提高,工作难度变大。
(二)开发成本分析
我国开发成本构成与国外不同。主要由钻井等油气开发调整工程费、开发装备费、开发计算机工程费、科研试验费、开发后勤工程及辅助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组成。开发成本中钻井成本比重最大,在此我们作为重点分析。从经济观点看,影响钻井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五个:(1)钻井深度。井深对钻井成本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来讲,深度在3000米以内的井,单位进尺成本的增加与井深大致成直线关系,但井深超过3000米以后,成本就会呈指数性增长。(2)地理位置。世界各地区的钻井成本受不同的地理条件的影响有一定差别。例如,对于同一深度,南美洲的钻井成本比非洲安哥拉的钻井成本要低一倍多。(3)不同类型井。一般来说,定向井和水平井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定向井和水平井需要专门的工具和设备。(4)油价。在高油价下,各石油公司纷纷开展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此时的钻井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钻井成本较高。在低油价下,各公司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积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有效地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成本反而下降。(5)钻机使用情况。石油公司自己拥有钻机或租赁钻机,折旧和租金不同,钻机型号不同,工作效率等也会有差别,从而影响着钻井总成本。
(三)采油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采油成本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因素有七个:(1)单井产能。单井的油气产量越高,单位采油成本越低;反之,单井产量越低,单位成本愈高。(2)油田规模及类型。一般讲,油田规模越大,则产油井数越多,各项费用就越高;另一方面,大规模油田又会使单井作业成本下降。(3)采油方法。不同的采油方法,其成本有着很大的差别。早期注水方法是除油田自喷采油之外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其次是注热蒸汽和火烧油层方法;再次是注混合气体以及注水加表面活性剂和注水加聚合物方法等。(4)油藏埋藏深度和自然条件。油藏埋藏深度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采油成本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5)油藏开采程度。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的提高,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含水率不断上升。当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油层结构、原油物性、渗流条件都趋于恶化,油井综合利用率下降;此外,油田地面工艺流程的调整改造工作量大,加上主要油层日趋枯竭,开发对象由条件较好的油层转向深层、薄层、低渗透层和残余油区域,使得采油工艺越来越复杂,维持生产所必需工作量越来越大,费用支出越来越多,引起成本上升。(6)价格因素。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物价改革的深入,经济增长很快。但是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随之产生,价格体系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使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较大增长,工资费用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7)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的状况严重,使得原油成本内乱摊乱挤费用等非生产性项目增多,从而使成本在国际上的可比性下降,影响了生产经营决策和各种预测及规划对成本信息的利用。
(四)我国原油生产成本中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影响原油生产成本的因素多种多样。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在原油成本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弊端。(1)不考虑或较少核算矿区取得费和勘探费,油气储量没有资本化。因此,我国原油生产成本与国外相比很不完全。(2)现行管理体制有缺陷,各油田及油田内部各单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导致成本中非生产性因素太多;(3)管理不善,物资的浪费严重;(4)人工费,施工管理费等所占比重过大。
二、降低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在原油生产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降低我国原油生产成本的对策如下:
(一)改革我国现行的原油成本核算办法
目前我国油气成本是按加工行业的制造成本法计算的,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油气勘探、开发和开采的全部生产活动的耗费和成本,造成勘探开发支出的资金不能完全及时回收,油气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现行油气成本的核算办法还不规范,弹性较大,以致企业和国家难以对油气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此外,我国石油业扩大对外合作也迫切需要在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方面与国际接轨,这就迫切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原油生产成本核算办法进行改革。在此拟从对比国内外油气成本核算办法的异同开始,提出我国油气成本核算办法改革的措施。1.国内外油气成本核算办法比较。国外油气成本核算办法主要考虑了油气勘探、开发和开采的过程,以及油气勘探开发风险性大的特点。对比国内外油气业上游不同作业阶段的成本,主要差异如下:(1)地质勘探费用。国外对勘探费用全部冲减当期损益。而我国采取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冲减国家拨款的地质事业费;二是从成本中提取储量使用费,不足部分再通过贷款等其他办法解决。(2)油田开发支出。我国现行办法与国外的所谓“成果法”基本一致,即全部资本化,然后摊销,区别在于摊销方法(折旧方法)和建设资金来源不同。a.国外成果法资本化支出采取三种折旧办法:与地下资源有关的产能建设费用全部按产量法计提折旧(即摊销);活动设备,辅助生产设备等实行双倍余额法;房屋,建筑物等采用直线法。我国按资产类别全部采用直线法,综合折旧年限与国外差不多。b.国外石油公司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税后利润,只有新油田采取贷款;而我国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税后利润,大部分使用贷款。(3)老油田维护费用。国外除地面设施费用资本化外,其余都是一次核销,而我国则按每年核定的数额一次记入成本中的“油田维护费”项目,显然,我国的政策比国外优惠。(4)开采成本的区别。国外成果法开采成本主要包括操作费,油井维护费,我国除此以外,还包括储量使用费和油田维护费。此外,国外的油气储量作为资产,按产量折耗计入成本,而我国的油气储量不作为资产处理,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上述分析说明,我国石油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与国外成果法的具体核算办法不同,集中体现在地质勘探和老油田维护两个方面。国外成果法将这些费用按其性质资本化后冲减损益或直接进成本,而我国则是通过“储量使用费”和“油田维护费”这两个成本项目一次性计入成本。这一方面导致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构成不完全,另一方面导致原油生产成本失控。2.成本核算改革。目前,国外石油公司生产成本核算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成果法,就是勘探的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当年发生的各项支出一次核销。探井支出,如果是成功井,支出全部作为资本支出,逐年摊销;如果是干井,这部分支出就一次核销。国外规模大的石油公司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二是全额法,就是勘探过程中的一切支出,不论勘探成功与否,全部作为资本支出,然后逐年摊销。国外小的石油公司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至于油气田开发的各项支出,不论工程报废或损失,两种办法都把它们全部作为资本支出,逐年摊销。根据我国石油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油公司的设想,及目前总公司和油气田勘探、开发单位实行的一个整体,两级法人的体制,考虑到我国石油工业后备资源和发展资金不足等情况,我国应实行成果法。(1)油气勘探支出核算。油气勘探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测井、探井等。a.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支出,包括野外采集、资料处理和综合研究支出,一次核销。b.探井,包括钻前准备,钻井,测井,完井等各项支出,先作资本化处理,然后根据地质部门作出的地质结论,属于成功井,作资本支出摊销,失败井,作出地质结论后一次核销。c.勘探设备。油气田企业勘探队伍购置勘探设备由企业折旧和企业留用利润解决,使用设备时,按规定提取折旧,列入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或探井等的有关成本和费用支出内。(2)油气开发建设和维护的支出核算。a.油气田开发和油田维护。包括钻开发井、调整井、注水井,建设油气集输系统以及相应的水、电、讯、路、罐等配套的产能建设和油田维护发生的支出。借用银行投资贷款的,其建设期的利息也应包括在内,全部作资本化支出处理,进行摊销。b.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施工设备。购置时,用企业的资金解决;使用时,按规定提取折旧,列入油气田开发成本支出内。c.油气田的独立项目,如机厂、水厂、自备电厂等公用辅助设施和通讯设备,以及下游炼油、化工厂、天然气脱硫厂等应按项目单独核算,按实际支出全部作固定资产。d.购建的非安装设备和房屋,其实际支出全部作固定资产。(3)操作费的核算。操作费是指油气开采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工资及附加费、动力、注水注气、井下作业、测井试井费、修理费、热采费、油气处理费、管理费等费用,发生时一次核销。(4)关于资本支出的摊销。a.资本支出的摊销:包括出油探井的资本化支出,油气开发、油田维护的资本化支出。摊销全部按年限法执行,摊销期限为5年,即按资本化支出总额平均每年20%摊销。b.取消现行油田维护费和按产量提取储量使用费的办法。(5)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营业外支出仍按现行财务制度列入当期损益。
(二)改革油田管理体制,解体“小而全”打破“大而全”
以胜利油田为例,1993年以前,全油田总成本中9.9%用于事业性、福利性支出。部分单位教育经费不够挖成本,多种经营、三产项目资金不够挖成本。油田对一些单位管理失控,基本上是生产成本不清、盈亏不清、创收不清、分配不清,致使责任指标难以合理确定,经营成果难以公正评价,指标难以考核兑现。因为社会规模不同,承包基金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些单位完不成责任指标,都能说出不少理由。这个例子说明,必须解体“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制。首先要解体“小而全”,变分散办社会为统一办社会。解体“小而全”需要做到三个分离,即:办社会与生产经营相分离,辅助生产队伍与主体队伍分离,多种经营与主业分离。具体讲:把教育、卫生、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保险、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职工生活用水、用气、用电、供热、商饮服务、治安保卫、消防、房地产、物业等,从各单位的主业中分离出来。由局教育培训中心,卫生防疫中心、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社会保险统筹中心、文化体育管理中心、广播电视管理中心、消防支队、液化气管理中心、房地产管理处、公共事业管理处、供热管理处、物业集团等,按照专业化的原则,对分离出来的社会化服务单位按系统进行管理。每个系统又在相对集中的矿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初步形成系统化管理、区域化服务的新格局。职工住房、子女入托、上学及水电气暖等,由油田统一负责,各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办社会。为进一步解体“大而全”创造条件。其次要在解体“小而全”的基础上解体“大而全”,即树立新的生产经营思想,只设生产运行岗位,建立“油公司”体制。通过改革管理体制,解体“大而全”、“小而全”,把社会服务单位分离出来,切断乱挤乱摊成本的渠道。各生产经营单位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唯一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抓经营,一门心思闯市场,努力实现自负盈亏。这样不但能减少油田非经营性开支,遏制住以前成本不清、盈亏不清、资产不清、对外收入不清和领导难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增强各二级单位的资产经营意识、市场参与意识、经营效益意识和进军行业市场、社会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能力,为进一步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创造条件。
(三)加强物资管理
物资消耗在原油生产成本中占极大比重。从有关资料看,外购原材料、动力占石油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费用的近60%,在采油采气生产经营费用中占40%以上。因此,可以说:加强物资管理对降低和控制油气生产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石油企业的损失浪费主要表现在物资的流失上。管好了物资,成本控制就成功了一半。从采购计划到物资采购、费用支出、仓库管理、发货、材料利用情况、废料处理等应实行一条龙的全过程管理。特别是把好物资进货、物资发放和物资利用这三关。具体措施为:(1)制定严密的质量跟踪和物价跟踪办法,严格审查材料采购发票。即:狠抓物资采购管理,形成前期控制。(2)材料发放从严把关。由物资核算部门按生产定额进行审批,未经审批的料单,任何仓库不得发料,对不该发出的材料坚决抵制。(3)对发出的材料进行跟踪审查,加强对生产现场物耗的管理,并对生产单位考核全部物资消耗定额指标,实现过程控制,同时搞好修旧利废。(4)对采购、库存、物耗、物资信息、材料利用、废料处理等分门别类调整各种表格,运用电脑技术监控跟踪。
(四)控制“人工费、施工管理费”的支出
人工费、施工管理费这两项费用在石油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效控制和减少它们的支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减少生产成本中的人工费用。历史原因造成了石油企业办社会的格局,使企业不创造财富的人逐渐增多。要减轻企业的负担,努力降低生产成本,首先就必须对油气单位进行“消肿”,即:精简机构,压缩定员,合理分流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养闲人的费用支出。这样可直接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其次,要用好人,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各类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多创效益;还要加强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可间接降低原油的生产成本。(2)控制施工管理费。其具体措施为:按现场管理费所需预测值下达施工管理计划,超支自补。指标中包括大约40%的工资总额作为项目承包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其余的60%分别列为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a.各项目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不足部分可以从成本降低额中考虑预支,列入每月各项目人工费总额核算。b.办公费凭文具领用单、邮电收据、小车派车单、文印打印复印单及统一制定的单价计费汇总列入各项目承包单位核算成本。c.差旅费、经销费由财务部门按报销金额直接列入项目承包单位核算成本。d.月度和季度填报管理费、办公费的成本核算报表,将本期实际发生额与合同预算部门按本期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所含的管理费计划成本额,对比分析管理费节超情况,并相应采取对策措施,控制管理费开支。
标签:原油论文; 项目费用管理论文; 生产成本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开发成本论文; 原油投资论文; 单位成本论文; 项目成本论文; 工资核算论文; 费用管理论文; 管理成本论文; 油气改革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原油分析论文; 国际原油指数论文; 开发支出论文; 胜利油田论文; 石油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