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 周浩荣

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 周浩荣

周浩荣 广丰区大石小学 江西省 上饶市 334600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推广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笔者在本文就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100-01

引言:新课标明确提出,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们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能力的全面培养。而这三方面能力中,合作,无疑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会到的集体凝聚力核心内容,也是取得语文学习成绩和成效的关键点所在[1]。新课改不断深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态度,让小学生们可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和沟通,交换彼此对语文知识的独特见解,全面展现自己的个性化思维理念,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一、解析现阶段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教学理念过于“形式化”

平心而论,新课改下,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在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都遵循了新课标理念,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教师在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普遍性仍旧注重于形式化教学,无论怎样的课题还是教学内容都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这种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觉得压力重重,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反感,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效率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教师缺乏引导性教学理念

据笔者调研,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念理解上存在一定偏颇。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内容和方向就是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思考和交流讨论,教师在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完全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既不对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正确引导,也不重视学生们的讨论成果与讨论方式,这种非常消极且不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态度客观上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合作学习的整体质量也就变得差强人意。

(三)学生缺乏热情度和参与性

众所周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推广和应用合作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和教学基本原则就是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全身心积极的参与到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但据笔者调研,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热情度和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经常出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仅有一名到两名学生积极发言,踊跃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其他同学则沉默寡言,成为看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情况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缺乏活跃性,变得沉闷不堪、了无生趣。

二、有效提升现阶段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三大策略

(一)教师应提升个人素养,全面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全面促进小学生们进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建议,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各种全新的教学原则、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日常工作中结合教材内容,查找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并且认真学习,总结经验,也应与其他教师以及相关教育人员进行授课经验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个人教学素养,确保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能够稳步提升。

(二)教师启发小学生思考,利用科学引导方式

毫无疑问,教师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出色的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在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小学生们的理解程度和学习体验,并且能够对小学生们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启发。举个教学例子,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中彩那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彩的那一天,父亲在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针对这一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会存在一定不解之处。那么教师可以进行逐步提问引导:“中奖之后,父亲的表情和神情是怎样的?”“父亲在当时所面临的道德层面上的难题是什么?”“库伯先生派人来将车取走之后,父亲的神情又变成了怎样?”在这些问题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们能够由浅入深的理解到这篇文章的内涵,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的效果无疑会更为有效[2]。

(三)教师应培养合作意识,积极组织合作学习

客观而言,新课改下,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水平是一项重要教育目标和基本要求。笔者建议,在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为学生们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们提升学习积极性,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举个教学案例,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秋思》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布置这样一个课题:利用课后时间搜集和整理一些有关思乡内容的古诗,并在下节课上每组成员共同朗诵一首诗,并且介绍这首古诗的诗情画意以及作者想表达的心境。教师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培养小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意识,并且在素材搜集整理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全面促进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们学习实际,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同时,教师应该采取科学化、合理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成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力争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燕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马丽娜.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 周浩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_ 周浩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