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26(2002)02-0044-009
一、创新的实践本质与社会功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鲜明地把“改变世界”作为新唯物主义的核心 ,强调能动的、对象性的、革命的实践活动的意义,突出实践的创造性与创造性的实践 ,也就是实践创新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准确地把握了人的实践本 质,即人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性。马克思作出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 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的论断,把“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 社1979年版,第96、127页。)作为人类的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 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127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满足于仅仅在理论上阐释实 践的创造性本质,他们宣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 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表明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宗旨就是通过“连续不 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使用现实的手段改变现实的世界,就是实践创新。而实践创新 包含在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全部历史之中,表 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 唯物主义就包含着创新哲学的精髓与基本思想,他们对人及其实践本质的论述就揭示了 创新范畴的哲学规定。
创新与实践有着密切的、本质的联系,创新的规定性与实践的规定性相互包含。创新 是实践活动,是实践的创新;实践是创新活动,是创新的实践。从实践与创新的相互规 定出发,才能准确把握哲学的创新范畴。从根本上说,创新属于“实践的事情”。实践 是创新的根源,实践才能创新。人根据自己的本质力量展开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创新 何以可能的基础与前提。创新内生于实践之中,是实践的派生物。在实践的意义上规定 创新,是要对创新作出唯物主义的理解,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物质世界本身 去说明创新的能量所在。思想、知识、信息、技术等因素都参与和导致了创新,而且对 创新的作用愈益明显,但它们只有依据客观规律,使用物质手段,才能改变现实世界。 创新的力量存在于人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是与非的标准,也是判断创新的是与否、利与害的标准。创新要在 与其发生关系的外部活动中得到验证,在更大尺度的参照系统中给予评价。创新不是以 它的外部新颖性为标志的,而是以其内在的新价值为本质的。创新的判定要依据未来的 尺度,要看新事物发生后在展开过程中所创造和实现的真实价值。创新活动自然会产生 外在性(externality),创新的实践效果具有二重性,创新的实践检验就要从正反两方 面考察,综合比较,作出衡量。运用不同的时空尺度检验创新,就可以防止人在创新活 动中的狭隘眼界。创新的效果涉及到多个领域,实践检验的标准就应该是多维的,忽视 多维的价值标准,就容易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实践要对创新的价值作出评价,也要对 创新能力本身作出检验与评价。创新的可能性证明在实践中,实践的逻辑是创新可能的 根本逻辑。
创新的社会功能在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日 千里的当代社会,只有把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于世界先 进民族之林。创新赋予一个民族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 ,创新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制度产出,只有创新才能生存与发展。创新把一个民族的资 源集中于经济建设上,创新是对资源做出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利用,是使资源最有效 率的配置。创新充分开发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一个民族的创造力长期受到严重压抑, 就会直接影响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的实践就是创造力由潜能变成现实,就是创造力的 成功开发。创新给民族注入了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 力,创新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创新使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发 展。创新给民族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这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才能实现,要求经济与文化、人与自然的 协调发展,这要依靠更大范围的社会创新才能实现。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然资源获取自然动力 ,更要依靠创新所开发出的人的资源,获得社会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借助外部 环境,变压力和竞争为动力,更要开发内部动力,营造走向富强的内部环境。把创新作 为国家发展的内部动力,就可以把国家发展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由国家自己控制发 展的速度和决定发展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运用短期动力,更要注重坚持创新 ,始终把握国家发展的根本途径,开发国家发展的长期动力。国家发展需要创新作为长 期的动力,创新的动力内在于国家机体之中,是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量;制度化 于国家结构之中,自动地运转并发挥其功能。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使兴旺发达成为一 种常态,就要把创新作为稳定的、不竭的动力。
二、创新的历史演进与发生机制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受生产力状况、经济关系形式、社会制度与文化等条件的约 束,创新的数量、内容、领域、周期、效果等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农业经济的产生是人 类生产创新的重要进步。依靠生产工具的创新,人拥有了耕种土地的物质手段;依靠对 气候变化、植物生长的经验知识的掌握,人从获取食物转向生产食物;农业逐步采用与 提高灌溉技术,水利工程规模逐渐加大;中国农业经济时代的四大发明,也是世界古代 文明的重要标志。农业社会发生着创新,这种创新又是缓慢的、渐进的,缺乏根本性创 新与快速扩散,显示出停滞状态。农业社会属于重传统的社会,创新是在传统社会内部 的有限创新。小生产注重传统的经验、标准和方法,追求延续与循环中的稳定性、不变 性。自然经济把生产者终年束缚在不能移动的土地上和不能脱离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内 ,使人的活动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造成了共同体内部的变化缓 慢,难以变革与更新。
工业经济是资本主义开创的新的技术形态、产业结构和经济时代。工业经济采用了新 的能源,新的材料,从农业经济的依赖人力、畜力的生产,到依赖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 力机的生产。工业经济推动了交通革命与通讯革命,缩短了商品流通的空间和时间,加 快了新产品的扩散。工业经济建立了以发达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组织,使劳 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了根本的革命,创造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 产力。为满足交换的需要,18世纪的工业国家开始了金融革命。在工业经济时代,一切 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为利润、为创新服务,每一项科学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 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些中国的伟大发明,就转而成为西方世 界开拓新市场、传播新科学的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的透彻分析中,系统 论述了作为创新主体的资本,是怎样能动地不断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自己创造了 一个新的世界与新的历史时代的,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马克思也同时看到了作为创新源泉的 资本本身是创新的否定因素,企业创新的可能性边界是资本家的利润,是有商业价值的 市场需要,决不是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作为民族、国家的基本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作为社会持续 发展进步的基础与根本机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已经从武力转移到智力,从资本存量 转移到知识存量,从生产能力转移到创新能力。信息与生物技术是现代技术的带头领域 ,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出现了微电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成本方 向发展,计算机向超高速、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光纤化、网络化方向 发展的趋势。生物技术已经获得了DNA重组、细胞培养和DNA芯片的技术平台,培养出了 新的生物技术产业,在新世纪中还会形成基因组、干细胞生物学等新的技术平台,人工 人体(器官)将是人工智能之后人的自然存在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位 置从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知识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一般因素发展成 为主要依靠。以国家创新体系为代表的主体系统,将成为新型的创新主体系统。政府为 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在创新的市场失效区域内直接担任创新主体, 并且克服创新的系统失效,保证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效率。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标志 着创新的社会自觉已经从理论自觉进入到实践自觉,从微观自觉进入到宏观自觉,这必 将使创新的历史演化进入新的阶段。
创新具有多种诱发因素,任何因素都要经过创新主体的感知、判断、决策等思维活动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创新思维发生表现在:(1)善于发现导致创新的问题。创新 思维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重建与重构,问题产生于事物的实有状态与应有状态的差别 ,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导致了新知识的产生;问题存在于改变现状的摸索状态之中,最 终实现创新的成功路径就是知识的创造;问题是对象的特殊矛盾,普遍的规律性知识与 特定对象的研究相结合产生的是新的知识;问题表现为寻找新方法的尝试,在认识中解 决“桥”和“船”的问题也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2)合理想象可能创新的空间。创新 在很多情况下起源于创意,创新就是实现了的创意。创新既产生于围绕需要而解决问题 的需求驱动,也产生于主动推出创新的供给驱动,供给驱动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从某种创 新理念或实验出发而推动的创新。创新思维需要的是合理的想象,也就是区分事物的可 能性与不可能性的能力。(3)敏锐洞察推出创新的机遇。机遇是创新主体不可控制的因 素,但却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和利用它。机遇的价值以及成败概率,事先难以准确测算 ,稍纵即逝,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有发现机遇的洞察力与把握机遇的敏捷性。
人的需要不是天然赐予的,而要通过人的积极的生产实践活动去获得。人的需要是不 断生成的,而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的各种新的需要,人只有通过创造性活动才能把新的 需要现实地生产出来。需要是以主观愿望的形式反映出的客观需求,满足需要的过程却 不能仅仅通过心理活动而完成,而要依靠需要对象的提供来满足需求者的欲望。即使是 相同的需要,也可以有不同的满足需要的手段或方式,这就为创新留出了空间。需要的 结构决定了创新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需要要求相应的创新来满足;需要的范围决定了创 新的规模,范围越广,创新的规模也就越大;需要的强度决定了创新的秩序,资源的稀 缺性导致了创新投入的选择性,需要强度高的一般就具有创新选择的优先权。人的创新 活动不是仅限于生存需要的驱使,不完全是改变生存条件需要的压力作用,也不都是寻 求生存竞争的技术。创新有着更为深层的人本学根源,是人的本性的一种显示,是人在 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需要的不懈努力。
制度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制度是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激励 等作用,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创新的发生与实现。创新是制度的产出,制度中包含着 创新发生的激素,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很多创新是制度内生的。制度是既定的关系, 引导着人的活动方式及其创新取向。制度本身就包含着既定的信息,告诉人们是创新有 利还是守成有利,是采取创新的活动方式还是采取守成的活动方式更能与现行的关系相 吻合。制度是行为的框架,规定着人的活动空间及其创新可能。创新的活动空间在很大 程度上是制度赋予的,创新得到的制度支持越多,创新的可能空间就越大。创新的活动 空间是一种自由空间,制度给予创新的是创新的权利,没有权利的活动空间不可能是创 新的自由空间。制度是资源的导向,激励着人的活动效率及其创新频率。制度内含着一 定的利益分配规则,对人的活动起到激励作用。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资源向财 富更快地转换,当制度变迁向着有利于创新的方向发展时,人的活动也会更多地投入到 通过创新生产出更多财富的领域中去。制度是历史的创造,改变着人的活动路径及其创 新态势。制度变迁改变了原有的规则与机制,建立了新的规则与机制。人们遵循新的规 则,顺应新的机制,以不同的方式从事活动,产生了新的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
三、创新的主体要素与客体形式
创新主体有自己的结构特征,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当代社会中创新主体结构 的构成趋势是:从中心结构到网络结构,网络结构使创新发生可以源于多个层面、多个 环节,有利于群体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从等级关系到互动关系,创新团体成员具有 多重的交往媒介,能够经常互相影响,有着共同的语言;从人员集合到人才集合,高素 质人才在一个团体内的聚集,形成了碰撞、互补、交流、合作的良好主体关系。创新主 体的要素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是一种聚变关系,创新组 织的各个成员,只有相容、共处与配合,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这种结构关系是一种 互补关系,互补就是把差异整合为新的事物,新事物不属于某一要素,而是互补的结果 ,属于所有要素的合作;这种结构关系是一种均衡关系,均衡关系表明创新主体要素的 相互依存,也表明创新主体要素的配置已经达到了系统目标,任何冗余的要素已经排除 或不再需要。主体以什么样的结构方式、什么样的结构活动机制把握对象、改造客观, 即依赖于主体自身结构的现状,也取决于对象形式与难度所要求的主体结构。创新主体 结构不是一种既定的结构,它是围绕着创新目标而设计或演进,在创新的动态过程中不 断反馈调节,逐步建构起来的,创新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结构创新过程。
创新能力是人独有的能力,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的事物的 本质力量。创新能力是主体各种能力整合而成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能力系统的能力,而 不是与某种具体能力并列的一种能力。根据创新的活动主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创新的个 体能力、组织能力和国家能力。个体能力是个人作为活动主体时,通过知识的发展、学 习和积累,能动地应用于改进生产、改善生活、改变环境的活动中的能力。组织能力是 组织作为活动主体时,依靠创新资源的共同运用,创新活动的分工、协作与组合,而产 生的组织的系统创新能力。国家能力是国家作为活动主体时,运用政府、制度、政策的 力量,调动国家的资源,组织与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关键是把创新知识 对象化、社会化,把新的知识转化为新的事物、新的关系、新的行为的能力,主要有创 新主体对于知识资源的结合能力、转化能力和扩散能力。结合能力是把知识资源与其它 创新资源结合在一起,运用资源新的组合做出创新的能力。转化能力是将新的知识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物质财富以及社会进步的能力。扩散能力是及时获得创新信息并迅速 应用于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是进化着的能力,说明这种能力不是无所不能、尽善 尽美的,它有着自己的历史限度。创新能力是主体的能力,没有全知全能的主体,主体 总是在“有限理性”的状态下从事活动的。
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出的精神素质。创新精 神是一种主体精神、实践精神和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是:(1)批判精神。批 判精神就是否认人的认识与实践具有最终的、完成的性质,坚信任何已经达到与实现了 的成就都有其历史性与相对性,都存在着不完全性,都留有可改进、更新、变革的空间 。批判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是创新的前提性条件。(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唯 物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 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与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 创新精神的基石。(3)开拓精神。开拓精神是一种创造和探索精神,鼓励主体不囿于传 统束缚,不满足于现在状态,用积极的、开放的、上进的态度看待世界、对待未来。开 拓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应有之义。(4)自主精神。自主精神就是主体自己决定自己道路的 状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求主体应得的权利,反对一切事情都要唯书、唯上、 唯洋。自主精神深深地渗透在创新精神之中,构成了创新精神的精髓。(5)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就是追求成功又不怕失败,在失败的可能中谋求成功,勇于创新又承担代价, 以必要的代价换取利益,就是挑战风险,与风险较量。冒险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必要成分 。(6)务实精神。务实精神把创新看作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始终注重 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而不是把创新当作目的本身,标新立异,附合时尚。务实精神 是创新精神的底蕴,创新是务实精神的最好表现形式。创新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动力 ,还要和物质的力量、制度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完成现实世界的创新。
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创造了一个不断积累的物化世界,物化是创新的主要客体形式与实 现形式。创新物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根据与自然物的关系可以分为自然物的人 工生产,自然物的加工制造和自然物的功能模拟。人工生产的自然物已不完全同于自然 生长的自然物,产生了新的质与量,这新的成分就是人的知识与劳动的物化。人在劳动 中借助于工具使自然物发生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加工后的自然物只保留了物的要素, 而新增加的使用价值都是人的活动赋予的。人还创造出完全不同于自然物的实体却等同 于或超过自然物的功能的人造物,由机械式改造转为功能式模拟。创新物化根据其在生 产领域的实现形式可分为物质使用价值的创新、能量转换技术的创新与信息传播方式的 创新。物的使用价值的创新是在物化产品中,或是发现新的有用物,利用其使用价值, 或是化合与组合不同的物,使其产生新的使用价值,或是开发现有物的新的属性,扩大 其使用价值。能量转换技术的创新是在物化产品中,针对不同的能源,研制出转换能量 的新的装置,扩大能源开采的范围,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以满足人在生产与生活中的 能量需要。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是在物化产品中,采用新型的符号系统及其载体,应用 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加信息扩散的途径。从自然语言系统到 人工语言系统,再到计算机语言系统,是信息的人工符号化的不断创新。
关系是人在生产与交往活动中的产物,人可以建立适应于自己活动需要的关系,也可 以改造不适应自己活动需要的关系,还可以随着主体活动的范围的扩大,创建各种新的 关系,这些就是关系创新。关系创新改变的是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使不同要素 以新的方式、新的力度相互作用。关系创新影响的是关系联结的各方,会导致关系各方 的相对地位的变化。关系创新的典型表现是制度创新,制度化的新的关系是制度创新的 产物,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原有的关系模式。制度创新发生在制度主体的范围,可以是组 织的、国家的和国际的制度创新,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建立主体内部 或主体之间新的程序与规则。制度创新发生在制度客体的范围,可以是经济关系、政治 关系和日常关系的创新,在不同领域内实现制度的完善与重建,使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运 行更为有序。新的关系较之原有的关系,更适应了环境条件的变化,更有利于关系对象 的生长发展,更具有技术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关系创新承载着某种理念,但它只有从 一种理性与理想深化为一种文化与准则,从理论层面转化为社会心理层面,积淀成为人 的心理秩序,才能起到教化和规范作用。
方法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手段,方法本身又成为创新的对象。方法创新选择了新的活动 方式,开辟了新的活动途径。方法创新是一种操作性的、过程性的形态,可以从方法使 用与运行的过程中区别出发生的变化,从方法要素的改变看引起的整个方法模式的转型 ,从方法类型的整体转变判断方法的根本变革,从方法的效果变化由果溯因分析方法的 创新。方法创新是活动程序的创新,程序创新使思维或行动的逻辑更为经济、合理,使 程序运行的反馈机制更加迅速灵活。方法创新是活动工具的创新,工具创新使人的活动 手段更加细化、精化与深化,愈益知识化、智能化。方法创新是活动规则的创新,规则 创新使人的活动更加合乎理性。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式有:(1)方法发明,(2)方法移植, (3)方法借鉴,(4)方法组合。方法创新是在显示出不同性质、功能、效率的方法比较中 进行选择的结果,方法创新表现为方法的功能进化。
创新的对象化既表现为创新的物化,也表现为创新的人化,表现为主体化的新的行为 。行为创新是创新的主体表现形式,是人以自身为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是以多种方式 对人及其行为的重新塑造。人的行为的创新不是物质形态的改变,而是人、组织、社会 内部能量类型与释放方式、方向、速率的改变。动物只能选择自己的行为空间,但不能 选择行为方式。人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行为方式, 并且创造出新的行为方式,以适应社会进化的环境。行为创新主要表现为新的行为动力 ,改变或丰富了人与组织的动力机制,建立了更有利于激发潜在能量、激活闲置资源的 动力系统;表现为新的行为规范,摒弃了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行为规范,确立了 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规范;表现为新的行为方式,提高了人与组织的活动效率, 对信息的反应与处理更为敏捷;表现为新的行为能力,掌握了使用新的工具的技能,培 养了从事新型活动的能力;表现为新的行为空间,主体的活动领域无论在广度、深度, 还是在塑造未来的维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先进的文化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就可以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文化氛围,成为指导、制约、协调人的行为的外部力量。
四、创新的中介条件与可能空间
创新是以信息为导向的活动,信息是创新的中介条件与重要资源。创新信息主要包括 :需求与供给、技术与人、内部与外部、现时与未来。创新活动过程是信息活动的过程 ,创新的信息过程要求在信息不确定中追求确定性信息,创新具有信息的不确定性,创 新又在积极地寻求与生产着信息,抗争与消除着不确定性。在不完全信息中寻找有效信 息,创新的信息目标,就是在完全信息与零信息之间,寻找一种能达到目的、解决问题 、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均衡。在信息的独立性与共享性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如果创新信息 只是一种公共用品,人们可以利用信息而不必为此支付费用,就容易导致人们在信息生 产上投入不足;如果创新信息完全独立,设置严格的信息扩散屏障,就不能发挥它的良 性外部效应。满足创新要求的信息模式是有效的信息生产组织,创造出组织需要的独特 信息;拥有合理的信息配置方式,由单一信道到网状信道,由等级分配到自动分布;具 备敏捷的信息转换机制,把信息资源转换为新的价值。
现代社会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趋势,“社会已成为一个组织社会”(注:[美]彼得·德 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组织在进行社会 生产与社会生活等社会事务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与个体活动相比,组织把分散 的生产要素整合为社会化的生产要素,创造了大于个别生产要素总和的系统生产力。与 缺少分工的自然经济中的群体相比,组织形成了专用性的固定资本与人力资本,强化了 社会分工与交换的体系。与市场活动相比,组织用必要的组织成本替代与节约了交易成 本,企业组织的规模就是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达到均衡的产物。与无组织的群体相比, 组织较容易克服集体行动的“搭便车”问题,具有共同行动的动力机制。与松散的、流 动的人际关系相比,组织内部能够比较好地建立与巩固信用关系,有利于发挥信用的约 束力。组织对于创新的开展与实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创新需要组织的参与,组织是创 新的制度保证。组织具有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能力,随着现代创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难度越来越大,也就使对资源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的资源实力和融资能力使其占 据创新主体的绝大部分。组织具有抗衡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组织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分 散用于不同内容与风险程度的项目,以此来分散风险,即使某项创新失败,也可以弥补 、减少风险的实际打击。组织具有创新扩散的品牌效应,品牌的培育需要很长的时间, 组织的生命周期可以是无限期的,组织是品牌的持久载体。随着知识、技术与创新活动 的演变,组织的模式也在逐步地改造与变化,表现出适应创新内在规律要求的共同特征 。
文化是人创造的社会性存在,发挥着“化人”的功能,引导控制着人的活动及其效果 ,包括人的创新活动。文化是一种创新,对于后人来说又成为一种传统,是后人从事各 种活动包括创新活动必须与之交往的环境,各种既成的技术设备、制度习俗、价值观念 无不或隐或显地成为创新的约束条件。文化是社会的“场”,人的思想行为只能同化与 顺应他生存其中的文化,人只有愈益依赖、服从于复杂的技术社会与规则社会,才是理 性的、经济的方式。文化环境放大着或者挤压着创新的可能空间,减少着或者增加着创 新的支付成本。文化是历史的遗产,文化的脐带是不可能剪断的,人的创新活动只能从 历史所规定的前提出发,现有的历史传统是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它预先规定了各种创新 可以利用的资源与可能遇到的障碍。先进文化是走在时代前列、代表了时代发展方向的 文化,创新的本质与先进文化的本质是一致的,先进文化是有利于创新、促进创新的文 化,是充分体现创造精神的文化,这些都满足了创新的文化要求。
创新的可能空间有四种:知识可能。知识可能是创新的认识可能,是指知识进步的可 能性及其限度,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矛盾。创新所要求的知识进步,既 有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有对现有知识的新的组合。应该承认,基础科学的革命不是 连续的,不能呈指数的上升。基础科学的进步越趋于极限,科学进步的边际成本就越高 ,进展就越为艰难。这涉及到人的智能的极限、人工超智能的可能以及科研投入的支付 能力等因素。知识进步也可以发生于知识的移植、交叉、重组、转化,这种组合创新的 可能空间是无限的,知识进步的很大部分是属于这种性质知识的增长。普遍知识与具体 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向应用知识的转化,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构成了新知识产生的 无数组合可能,这使来源于组合知识的知识进步有着巨大的生长潜力。而且,知识只要 产生并获得了脑外的载体,就永远不会消失,这就使知识的基数越来越大,知识组合的 可能越来越多。知识的可能性证明,依靠知识作为形式系统的逻辑的自治性,界定知识 的逻辑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可能性证明在实践中,实践的逻辑是知识可能的根 本逻辑。只要实践在发展着、创造着,知识就没有终结,就没有达到极限。
技术可能。技术可能是主体以一定的观念模型为依据,借助于相应的工具,通过自身 的活动,改变对象的状态的能力。能够导致创新的知识有其限定和规定性,非科学性、 非实践性的知识是没有技术可能的。即使是服务于实践需要的创新知识,也不是都具 有技术可能,要受到实践本身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包括,工具系统是否相适应,操作 系统是否相匹配,主体系统是否相协调等。特别是作为创新的技术可能,本身就是开创 性的可能,满足可能性的条件不能在事先得到完全证明,创新的技术可能证明往往在创 新之后。由于技术可能要求的条件需要逐步积累,这就使知识转化的技术可能具有现实 的可能或潜在的可能。只要条件成熟,创新就成为现实的可能。技术可能是创新的硬约 束条件,它给出了知识应用的技术边界,划出了创新的技术可能空间。技术创新是一个 系列过程、系统行为,但它的核心是新技术的诞生。新技术也就相应地改变了原有技术 的功能与输出,创造了新的技术可能。
经济可能。创新要有经济可能,这种经济可能首先是资源可能。资源可能是满足知识 生产的物质条件,是认识活动得以展开的资源基础。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产品越多,人 们所能支配的自由时间越多,认识的资源可能也就越大。知识的进步不仅有智力的边际 成本,而且有资源的边际成本。莱斯切尔(Nicholas Rescher)提出了“科学的经济极限 ”问题,认为有限的物质能力和能量必然限制经验科学的认识能力,开拓技术和理论疆 域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昂贵,科学的极限是一种经济制约,因为“解决问题的价格在无 情上涨,最终会超过人们的支付极限”(注:[美]尼考拉斯·莱斯切尔:《认识经济论 ——知识理论的经济问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很多创新是通过供求、买卖、交易得以社会化的,创新的经济可能也包括市场可能 。市场可能是市场容纳创新的程度,是创新在市场扩散的范围。市场可能是由多种因素 决定的,从需求方面来说,包括有效需求的总量,需求层次与种类,消费者偏好变化, 需求弹性与替代成本等因素;从供给方面来说,包括创新与需求的契合程度,创新推 广与扩散的努力程度,以及创新推出的时机等因素。
社会可能。创新的发展程度、成功与否,最终还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可能。社 会是多维的,具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形成了多维的尺度,这些多维尺度的制约共同构成 了创新的社会可能空间。社会可能是创新的环境条件,是创新的基本约束。即使是市场 空间也不是生存于真空中的,它要受到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这些非市场的社会因素 ,既可以扩张创新的市场可能,也可以抑制创新的市场可能。广义的创新包括社会领域 的各项创新,大至社会制度的变革,小至某项行为规则的建立,都是更为重要和艰难的 改革,都需要相应的社会可能支持。社会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进步的标志,一 个社会为创新提供的可能空间越大,对创新的引导机制越为完善,该社会的创新也就能 够更多地产生出来,更有效地发挥其促进作用。社会可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民众等因素构成的,社会可能说到底是人的可能,人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建设一个合目 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协调的社会,社会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 为人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提供相应的可能性空间。
收稿日期:2001-11-05
标签:创新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