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OC在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中的作用,为临床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7例人工流产术后残留者,给予米非司酮相同剂量(皆为50mg分2次口服每7天复查一次),观察血HCG下降情况,随机根据分成血HCG下降至200-300mIU/ml、100-200mIU/ml,10-100mIU/ml,0-10mIU/ml分为A、B、C、D四组,在血HCG不同组间达到相应血HCG水平,停用米非司酮,使用相同COC(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比较COC应用21天后撤退出血情况、血HCG下降情况及B超复查宫内残留组织情况,通过各组数据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结果 COC治疗效果A 组与另外三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3﹤0.05),其余各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残留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时,COC撤退出血可以起到一定辅助作用.COC的应用最好在血HCG下降至200mIU/ml后采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减少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时间,减少患者肝肾功能影响. 【关键词】 COC人工流产残留 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4-01
人流术后宫腔占位在人工流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已比较多见,米非司酮在宫腔占位保守治疗的作用已很明确.本研究主要讨论米非司酮治疗后血HCG明显下降到什么水平使用COC辅助治疗撤退性出血有效.2015年2月~2015年8月自愿至本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人工流产术后妇女,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观察对象.纳入标准:人工流产术后B超检查宫内见异常回声包块小于2cm,血HCG>正常值.记录入组患者姓名、门诊号、治疗前血HCG值、治疗前B超显示宫内占位大小、及血流情况.排除标准:检查疑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能者,人工流产术后感染者,有大出血风险及不能按时随访者,COC、米非司酮应用禁忌者.本__________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治疗分组按照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87例随机分为A、B、C、D 组.A、B、C、D组皆口服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25mg/片,一天2次口服)治疗.等待血HCG下降,其中A 组24例,等待血HCG下降至200-300mIU/ml,开始口服COC,连续21d;B组22例,等待血HCG 下降至100-200mIU/ml,连续治疗21d;C组23例,等待血HCG 下降至100-200mIU/ml,开始口服COC, 连续21d.D 组为对照组,等待血HCG 下降至0-10mIU/ml,使用或不使用COC(撤退)出血,共24例.所有患者常规口服抗生素加中成药治疗7d.
1.2.2 观察指标和随访时间 1记录研究对象的流产后血HCG 值和B超检查子宫占位的情况(包括宫内占位大小三条径线和残留组织血流情况).入组后按方案用药,每1周随访血HCG值、B超宫腔占位大小.本次研究以第6周末为截点,观察治愈情况.1.2.3 评估标准治愈:阴道流血止,月经恢复,血HCG 恢复正常(<10mIU/mL),B超图像正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结构).未治愈:治疗后无转经,或阴道流血14d未止或出血量>200ml,和(或)血HCG值持续不降或上升,需进行清官手术.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值和线性相关统计值.
2 结果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研究对象87例,治愈48例,未治愈39例,治愈率为55.2%.A、B、C、D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1.6%,59.1%,69.6%和70.8%. 各组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0.01)说明在血HCG 小于200mIU/ml可用COC撤退性性出血,治愈率与血HCG的值无关.讨论人工流产术后残留常规可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再次手术存在更大的风险.米非司酮结合COC保守治疗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建议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对血HCG值定量观察,采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至血HCG 小于200mIU/ml,可使用COC撤退出血,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时间,减少患者肝肾功能影响.也可以加强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
论文作者:杨玲1 唐龙英1 赵栋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人工流产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降至论文; 情况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宫内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