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蠡救子”的伦理意涵论文

论“范蠡救子”的伦理意涵论文

论“范蠡救子”的伦理意涵

张福如1,詹晓如2

(1.嘉应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2.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631)

摘 要: 《史记》中“范蠡救子”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人是环境的产物;敬畏规则下的亲情;维护自尊下的友情;履行责任需要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这些思想给新时代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些启示:应当注重优化育人环境;人人要敬畏规则;交友既要自尊又要尊重他人;要把培养责任意识与提升责任能力统一起来。

关键词: 范蠡;范蠡救子;伦理思想;当代启示

《史记》作为史学经典,故事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一些故事具有重大思想价值。“范蠡救子”的故事,在司马迁《史记》记述范蠡的事迹中,占的分量不小,给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范蠡救子”的故事有丰富的伦理意涵。

一、范蠡其人及其救子故事

(一)范蠡其人

范蠡(约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商业奇才,他一生的传奇事迹为后人传颂。保存至今集中记载着范蠡故事的书有《史记》、《国语》、《越绝书》。范蠡出身于楚国的布衣之家,但他学习禀赋高,年轻时便才学八斗,知识渊博,有着非一般人的谋略与智慧。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贵族专权,范蠡的才识不为高官所赏,范蠡与其好友文种因不满楚国的黑暗政治生态而一起投奔越国。范蠡精心辅助越王勾践,越国逐渐兴起,灭掉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不仅对军事、政治有非凡的见解,对人性也看得很是透彻。在越王称霸后,他清醒认识到越王是个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之人,便急流勇退,辞官经商。范蠡在自己离去之时还不忘劝贤友文种逃离,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1]544然而文种没有听进范蠡的忠告,最后未能避免灾祸。功成名退后,范蠡跟他的长子在齐国苦心戮力,历经磨难,最后置家产数百万。齐人听闻范蠡贤良能干,使其为相。范蠡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居尊名,不祥。”[1]544范蠡感慨道,既已辞掉越国的官位,今又怎能贪恋齐国的相位,便毅然辞去相位,散尽千金予知友乡党,携带最为贵重宝物与家人再次离开。定居于陶,父子再次从头开始,置产千万,富行其德,乐善好施,成为千古传颂的“陶朱公”。观其一生,可如此评价:军事上,深谙天时地利人和的作战妙机,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度;政治上,能屈能伸、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帮助越王20年磨一剑,伐吴兴越;商业上,懂得把握商机,富甲一方又乐善好施;为人上,善于审时度势、韬光养晦,顺应天道,深谙世事,明睿坚韧,富行其德。范蠡一生实乃传奇,为后人有识之士效仿。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雨量站、水位站、广播站的设备均为露天外置,特别是水位站大多布设在偏僻的野外,无人管理,极易发生设备被盗或人为破坏等情况。另一方面,系统维护技术要求高、涉及知识面广,而县级防办人员偏少,往往是身兼数职,系统无专人管理,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疲于应付,工作效率和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另外,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年运行费一般在20万~30万元之间,由于没有专门的切块资金投入,维护管理工作往往陷于被动。

(二)范蠡救子故事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兴国的“卧薪尝胆”典故广为熟知,“范蠡救子”故事也较常为人讲起,但故事背后蕴含的伦理思想却较少人关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这样记载“范蠡救子”故事:

范蠡在陶经商时,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事,惹上官司被判入死牢。范蠡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是我也听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可以不死在公共场所。”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原义是指有身份地位的人可以不死在公共场所,但今天人们也将它引伸理解为拿钱买命,贿赂公行。范蠡思考再三,决定让小儿子身带千金去救二儿子。范蠡长子听说范蠡派的是小儿子而非自己这个长子,坚持请求自己前去救人。范蠡不同意他的长子的请求。范蠡长子却认为如此的安排是让自己成为不肖之人,想要自杀。范蠡夫人心急火燎在旁劝说范蠡:“现在派遣小儿子去,还不一定能把二儿子救出来,反倒先白白失去了长子。”无奈之下,范蠡最后只能妥协并委任他的长子携带千金与书信前去拜访他的故友庄生,恳求庄生的帮忙。范蠡对他的长子千叮咛万嘱咐,交待他到了庄生家里便即刻把千金奉上,一切都听从庄生的安排,切莫与庄生有任何争论。范蠡长子连连答应,走时却瞒着范蠡私自携带了数百金另做打算。到了楚国,范蠡长子去到庄生家里拜访,看见他家徒四壁,非常贫穷,很是惊讶,心里很是怀疑父亲的眼光。但范蠡长子还是按照父亲所交代的,将父亲写好的书信与千金一并交给庄生。庄生看过书信,便交待范蠡长子赶紧离去,一刻不能停留,听到他的弟弟释放出来的消息也不要问原因。范蠡长子连连应诺,告别庄生后,却私自留在楚国,用自己私带的百金贿赂楚国的其他贵人,请求他们帮忙救二弟。

庄生家境虽然贫穷,但以廉洁正直闻名于世,连楚王都尊其为师,十分信任他。庄生事成之前收下千金,是深谙成人之间交往的默契,向范蠡表明自己定会尽心全力相助的心意,并欲事成之后归还。故交待其妻“这是朱公的钱,不要动它,假如我突患重病匆匆逝世,你要记得归还给他。”然而范蠡长子哪懂父亲与庄生之间的情义以及庄生的想法,误判庄生也不过是低俗之辈。

分析范蠡的人生经历、思想观念以及故事中的线索脉络,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范蠡的规则意识。范蠡听闻二儿子被打入死牢时,说道:“杀人而死,职也”[1]546,这是他敬畏规则的第一个突出表现。第二个表现则是在范蠡得知自己儿子犯罪时,既愿意接受二儿子杀人偿命的惩处,又采取一些救子举措时所表现出来的,在敬畏规则与重视亲情之间作抉择时的内心矛盾冲突。范蠡明知派长子前去定会徒劳无功,却依旧瞎折腾一番,这体现了范蠡是在敬畏规则下尽亲情本分,通过做些不能改变结局的努力而寻求内心的安慰。在范蠡意识里,规则是优先于亲情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当一个人意识到权利与义务是并行不悖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且应当和必须对社会做些什么或不做什么,这就是人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一个人有了责任意识还远不足以很好地承担起责任,还需要有担当责任的能力。一个人具有履行责任的能力就叫责任能力,一方面,它表现为人们在实现责任时所具有的相对自由的自主选择性,即责任与生俱来,不可逃避,但具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另一方面,它还体现为人们不仅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还要有能够担当与善于担当的能力。具有责任意识是担当责任的前提,具备责任能力更是担当责任的关键。

吹牛!我也用这个词回敬她。我干了六年,从来就没碰上美女同事。抛光这活儿忒脏,上班时要戴口罩系围裙,哪个女孩愿意做?何况她这么漂亮的女孩,干抛光岂不是暴殄天物了?

看到范蠡二儿子的尸寒回来,范蠡夫人与乡邻都万分悲痛,惟独范蠡表现镇定,笑着安慰众人道“我早知道长子必定救不了他弟弟,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与我戮力耕作,历经苦难,知道钱财来得不易,因此把钱看得过重。而小儿子从小出生在蜜罐里,哪知钱财一分一银皆来之不易呢,所以丢弃这钱财也不会感到可惜。我本来打算让小儿子去的,长子不能弃钱财只能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合乎事理,不用过于悲痛了,我日夜翘首期盼着二儿子的尸首能回来。”

如LN省所辖市、县在2011—2014年期间出现的财政数据造假事件,征收土地增值税等5671万元,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65万元等,辽宁省岫岩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严重干扰了中央对LN省经济形势决策,与其转移支付规模,影响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民生保障能力。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范蠡面对大儿子带着二儿子尸首回来的结局,竟能以大笑待之,是他假装豁达还是看透人性?庄生二次进谏楚王的行为体现的是他背信弃义还是维护自己人格自尊的合理行为?长子弄巧成拙的救弟行为,是他责任心不足还是责任能力不够?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范蠡救子”故事中蕴含的伦理思想

“范蠡救子”故事虽短,情节也不是十分曲折离奇,但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一)范蠡“人是环境的产物”的伦理思想

范蠡对待“救子”结局的态度,突出表现了范蠡具有“人是环境的产物”的伦理思想。主要是指一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思想观念与品行个性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基础性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观念上层建筑。[2]人的观念、思想、性格归根到底是我们对自身周围的社会环境的主观反映,包括经济环境与政治文化环境,其中经济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爱尔维修也主张人的道德观念的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3]不同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性格与价值观的不同。

范蠡面对救子的最后结局时说道:“吾固知必杀其弟也!非彼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1]547范蠡认为两兄弟在性格与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的差异,正是由于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所导致的。范蠡长子从小与父亲走南闯北,苦心戮力,白手起家,经历过贫苦生活。儿时贫穷的阴影造成范蠡长子拿不起放不下的金钱观与患得患失的性格。而范蠡小儿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为生计烦恼的生活,故视钱财如敝履。

(二)范蠡敬畏规则下的亲情

范蠡救子的一系列举措中体现着较强的规则意识,他的救子行为其实是在敬畏规则下尽人伦情义的努力罢了。规则意识就是个体对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同,自觉地将规则内化为行为准则与底线的一种自主自律意识。

对此,采访中,多地纪检干部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对于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直观的或“变种”的“四风”问题,纪委监委会严查不松劲。“对顶风违纪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快办,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同时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近来,各地通过不断丰富监督检查手段,通过常规检查、大数据筛查、群众监督等方式,密切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动向,其目的都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药师通过MTM服务聚焦于患者个体,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提高COPD患者依从性及用药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从而节约医疗资源与社会财经成本。然而我国的药学服务实践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MTM服务进行综述,探索可行的药师参与COPD管理的策略,以期推动我国药师参与COPD MTM服务并提高药学服务的科学化程度。

庄生在帮助友人的救子过程中,体现了他在交友中首先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的伦理思想。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每个人也都离不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构成。相互尊重是人际关系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人交往过程中,对方的接纳、认可与尊重会使主体感到自身的人格尊严得到维护与实现,使其更愿意与对方建立更加和谐稳固的关系;与之相反,他人的拒绝、否定和轻蔑会使主体感到自身的人格尊严受到践踏。在《伦理学探本》中,江万秀先生提出,尊严是人生必不可缺的根本价值,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4]人格尊严是一种自我道德意识,是个人所具有的对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的肯定性自我评价。尊严感是在社会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庄生第二次进谏楚王,巧妙撤回救范蠡二儿子之约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庄生因在与范蠡长子的交往过程中没有感到自身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与维护,选择自保、维护自身尊严而放弃帮助友人的伦理思想。正如前文所述,庄生收下千金并非贪财,而是出于尊重成人之间的交往默契,向友人表明自己愿意鼎力相助的考虑才在事成之前收下千金,并欲事成之后归还。庄生一世廉洁,相对比个人的名节与尊严,钱财在他眼里轻如鸿毛。然而范蠡长子不了解庄生,更没有维护他的人格尊严,误会庄生是个贪财不办事的小人并向他讨回千金之举,让庄生感觉屈辱。在这段人际交往关系中,庄生的人格尊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便毅然选择弃友自保。由此看出,庄生将自身的人格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视为与人交往的前提。

(三)庄生维护尊严下的友情

范蠡的思想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一生顺天道尽人事而无究。当得知自己儿子被打入死牢时,以范蠡的人力、物力与智慧,他本完全可以倾其所有,全力以赴地救自己儿子。然而根据《史记》故事里的记载,我们发现范蠡并没有选择全力以赴救二儿子,更没有为了达到目的而用尽心机,不择手段。想救儿子是范蠡的身为人父的本能,不肯全力以赴救子以及坦然接受二儿子的死亡,则是他敬畏规则、尊重规律的体现。范蠡选择了一条中庸之道来坚持自己对规则的遵守与对亲情的维护。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消除梗死因素、恢复脑部供血及相应的对症治疗为主,以最大程度上拯救缺血坏死脑组织、保护相关的神经功能,同时有效的护理是后期恢复肢体功能必不可少的关键。

(四)范蠡长子道德责任意识强烈但责任能力不足

敬畏规则就是个体对规则内在价值的自觉认同,自觉地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规范准则与价值衡量尺度。规则意识形成过程也是主体对道德规则要求与本身原有的人性弱点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范蠡救子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范蠡内心的自我省察,最后一步步坚持了自己守规则的原则。范蠡身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面对丧子之痛,他仍选择敬畏与遵守规则,这在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我们今天强调规则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习近平多次强调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是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关键。胡适也曾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9]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总想着走捷径、特事特办,最后大家都不愿按规则办事,导致社会越来越不平等;一个社会的规则意识不强,视规则为稻草人,那么最后将导致国家的逐渐衰落。一个社会要形成人人都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的风气,不仅需要让规则意识内化于人心,还需要增强遵守规则的外部环境约束力。

不久,庄生趁楚王召见之际,向楚王进言:“我观察到天象有异动,怕是有祸事要降临。”楚王赶忙请教其意见,庄生回答说,只有行仁德之事才可消除灾祸,建议楚王大赦天下。于是楚王即刻行大赦。收了范蠡长子贿赂的楚国达官贵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告知范蠡长子以便邀功。范蠡长子认为,既然楚王大赦天下,二弟自然也就平安无事了,却不知这是庄生的救人计谋,以为让庄生捡了大便宜。于是范蠡长子又去拜访庄生,想取回千金。庄生发现范蠡长子竟然还留在楚国,感到非常惊讶。范蠡长子说:“弟弟的事还没有定数,所以不敢离去,现得知弟弟很快就能得到赦免,辞去之前特意来告诉您。”庄生知道范蠡长子的来意,便让范蠡长子进屋自取金子。范蠡长子告别庄生后,暗自庆幸还好千金没有白白送人。庄生却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范蠡长子的羞辱,恼羞成怒,再次进谏楚王:“臣之前说到天象一事,大王本想借以行仁德之事来弥补。然而今天臣一出宫,便听到百姓都在传富豪陶朱公的儿子杀人进了牢狱,大王大赦天下并非是为了体恤民生而是因为大王身边的大臣们受了陶朱公的贿赂。”楚王大怒,命令先杀了朱公子,明日才下赦令。范蠡长子最终只落得带着他二弟的尸体回家的结局。

范蠡长子认为自己是家里的长子,救弟弟之事应由他来承担,当父亲拒绝他的请求而坚持派小儿子去救二儿子时企图自杀,这既体现了他很强的家庭责任感,同时又突显出他认识不到自己责任能力的匮乏,意识不到父亲这样安排的背后原因。如范蠡所言“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范蠡长子很爱他的弟弟,也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基本的责任认知能力,勇于担当家里长子的责任,但缺乏相应的履行责任能力,对待钱财没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与格局,因而并不具有救他弟弟的能力。范蠡长子从小与范蠡苦心勠力,打拼家业,养成责任心强、惜财爱财、患得患失、自作主张的性格。范蠡长子不遵从父亲的安排,私自藏百金贿赂其他官员,又私自停留楚国并向庄生取回千金羞辱了庄生一番,导致庄生一怒之下撤回了救范蠡儿子的进谏。最终范蠡长子不仅没有救出他弟弟,也没有达到让其弟死得体面一些的最低期望,只落得在闹市中替其弟收尸的结果。由此看出,一个人要很好地承担责任,仅有强烈的责任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承担责任的足够能力。

三、“范蠡救子”故事中的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范蠡救子”故事中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今天仍然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积极启示:

(一)注重优化育人环境

从范蠡救子故事中不难看出,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性格品行等,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关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就有许多独到论述。《杜甫·佳人》中讲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7]《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8]皆认为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人修身立德,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范蠡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伦理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Na2O:1~3质量及分子0.24、4,0.25、4,0.26、4;4~6质量及分子0.34、5,0.17、3,0.4、6;7~8质量及分子0.18、3,0.54、9;

1.优化家庭环境

规则需要有外部权威,才能保证大家都愿意接受规则的制约。首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制定出合乎人性、符合新时代实际的各种规则。规则只有与实际生活相契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适应,人们才愿意敬畏规则,才可能遵守规则。其次,加大各种规则的宣传力度,有效打击违反与破坏规则的现象。通过大力宣传新时代各种规则,让人们懂规则,通过有效打击违反与破坏规则的现象,让社会形成敬畏规则的良好风气。这样,便能给规则意识的形成提供肥沃土壤,规则意识便能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优化家庭环境,需做好家庭经济基础建设与家风建设。根据学术界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的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占有的资源为子女抢占各种优质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值与高投入值,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因此,每个家庭都应努力提高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给子女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舞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有好家风的家庭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家庭,家风建设是优化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不仅美好的家庭需要有优良的家风做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以家风建设为基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四个伟大”的历史重任,需要通过家庭环境建设这个基本路径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良家风作为有机土壤以滋养。我们应努力建设有良好的家庭传统习惯、父母秉持积极开明的性格与思想、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家庭氛围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

2.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对人青年时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校园环境,首先要美化校园的自然环境与物质环境,让教育场地、教学设备、校园绿化尽可能完善,满足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其次,要加强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形成勤学善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相长的校风,开展丰富多彩的、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社团活动与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最后,重视学校的治安环境建设,落实好校警巡查工作,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教学工作正常且高质量展开的必要保证。

3.优化社会环境

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成员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发展的经济环境、文明进步的文化环境、完善严格的法制环境、先进发达的科技环境、开放安全的讯息环境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舆论宣传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政府和社会应努力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二)人人要敬畏规则

范蠡长子欲救其弟而又因自己的责任能力不足反害其弟的故事,体现了我们履行责任不仅需要责任意识,还需要相应的责任能力的伦理思想。《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一词的定义是:1.分内应做的事;应尽的职责;2.没有尽到职责而应当承担的过失。[5]简单来说,责任有着分内、任职的事或因过失而受到惩处的含义。道德责任又包含个体对他人的道德责任,它产生于个体和亲人、朋友、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6]

1.让规则意识内化于心

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否则就只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异己力量。人们要主动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内化为自己的习惯。首先,积极主动地学习规则。学习规则是敬畏规则的前提,只有富有成效对规则的学习,明白规则的内涵,才有助于进行理性的规则分析和做出正确的规则判断。其次,知行合一。自觉将规则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与意念,并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让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就可以做到习近平所讲的“讲纪律讲规矩,按制度办事,做到是非要清、立场要稳,严格自律、自我约束。”[10]

2.增强遵守规则的外部环境约束力

高校各部门各学院网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各部门各学院的网站逐步建设完成,或是自己开发,或是由不同的公司开发完成,这些网站利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搭建,信息无法共享。同时各类网站的内容也更加的多样化,不仅发布文字信息,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相继在网站上发布。随之网站数量增多,加之分布散、管理乱等问题,导致网络安全隐患日益增加,每年被攻破的网站数量随之增加,对学校整体网络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交友既要自尊又要尊重他人

“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1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既有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的必要,也有肯定他人、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需要。

1.掌握处理友情的正确方式

样片采用ISO 6400拍摄,两张的照片可用度非常高。相比之下,我们更喜欢E-M1 II对于皮质以及针脚细节的还原。G9的涂抹痕迹相对更加明显。

知己知彼、礼信相待,是现代交友的一个准则。人是群体性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朋友交往过程中需要彼此相互了解、礼义相待。这一方面是指交友中能够被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不被了解就会感到委屈,被了解意志就会得到伸展。“知”与“不知”对朋友之间的交往顺利与否至关重要,故有《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12]另一方面是指交友中要互相尊重,主动维护对方的人格尊严,切不可傲慢无礼,更不可羞辱朋友,否则就有如庄生的受辱而怒导致的交往关系的破裂。

2.做好自尊教育,形成恰当的自尊

拥有健康积极的自尊心理,有助于个人产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做好自尊的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做出努力。家庭应从孩子婴幼儿开始,给孩子提供一个民主、温馨、和谐的健康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意识,为孩子自尊的萌发提供生长点。与此同时,自尊又是不稳定的,需要在与人的交往关系中不断形成与强化。为此,应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开设自尊的教育课堂。个体得到尊重与信任,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认可与自信心,从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信任的权利,自觉在维护自身尊严的前提下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交往。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1)病例数相对较少,可能引起结果的偏倚;(2)本组实性SPT恶性的比较少,不能做SPT良恶性征象的鉴别;(3)所有患者Ki67指数均<5%,无法确定Ki-67与SPT的相关性。

(四)把培养责任意识与提升责任能力统一起来

范蠡长子的教训表明,光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有大有小,每个人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既要增强责任意识,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担当能力。

1.有效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应发挥家庭的榜样教育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培养一个人责任意识的最佳基地。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重家庭角色责任教育,如教导孩子树立对父母长辈的尊重与感恩意识,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意识。其次,应高度重视学校在道德责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教育内容既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又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责任教育内容,以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最后,责任意识的培养,有效的社会环境是坚强的依托。通过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导向,弘扬社会楷模的道德责任精神,以强化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

2.注重提升责任能力

一个人要能很好地承担责任,必须有相应的责任能力,必须注重提升责任能力。提升个人的责任能力,首先,应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的作用,使每个人在这些途径中有效提高各种技能。其次,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真正的责任能力提升,不仅需要接受外界引导与支持,更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个人应提升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社会实践,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履行责任的各种能力。

挖掘中国文化传统中经典故事的思想价值,既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又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还能够为时下化解某些困局提供启发。因此,提炼“范蠡救子”故事的伦理意涵,既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又有方法论意义。

我班有个学生叫刘淦辉。他上课总是不专心,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和同桌说话;下课喜欢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惹事生非;私自拿同学的东西;作业经常不完成,即使做了,书写马虎潦草,错字很多,学习成绩较差等,最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赵王勾践世家[M].第1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4.

[3] 朱哲.爱尔维修的伦理思想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4(29):253.

[4] 江万秀.伦理学探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194.

[5] 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现代汉语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6:744.

[6] 陈君.责任教育: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3.

[7] 杜甫.杜甫诗[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183.

[8] 王应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3.

[9] 沈卫威.胡适经典论丛——胡适论人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

[10] 本书编写组.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 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M].第1版.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74.

[12] 刘向.战国策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240.

The Ethical Implication of the Story‘Fan Li Saved his Son’

ZHANG Fu-ru1, ZHAN Xiao-ru2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 China;2.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The classic tale with ideological value must like active volcano.We don't know the time when it will burst out strong power.Fan Li was a famous politician, militarist, thinker and businessman during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legend of Fan Li’life experience had been eulogized everywhere.The ethical implication of the story ‘Fan Li saved his son’ i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is rich: people is social environmental product; we should hold in awe and veneration to rules before cherish family;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oneself-esteem before preserve friendship; fulfill responsibility needs both of 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pacity for responsibility.These ethical thought enlighten us when we construc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new era: pay attention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everyone should hold in awe and veneration to rules;we should protect both of ourselves esteem and other persons’ self-esteem when we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we should not only develop our consciousness of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rain our capacity for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Fan Li; Fan Li saved his son; ethical thought;enlightenment on the modern society

收稿日期: 2018-12-08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XZZ04)。

作者简介: 张福如(1967-),男,广东五华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中国传统治道;詹晓如(1997-),女,广东丰顺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责任编辑:陈火祥

标签:;  ;  ;  ;  ;  ;  

论“范蠡救子”的伦理意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