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的兴新发展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结构与能力的不断加强,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大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特别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与水平有了新的看法。建筑施工的质量好坏,关系到该建筑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在工业方面,面对大型的工业化操作、化学与物理的共同冲击,工业厂房作为主要承担者就必须拥有不同于居所的稳定性。本文就工业厂房的建筑主体结构及关键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样不断加强,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面对工业化水平如此之高的现状,工业厂房的建设同样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不论是在建筑的主体结构方面,还是在施工技术和选用材料方面,都必须严格把控每一环节,以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性与稳固性。工业厂房的建设难度较一般的居民房更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与思路是否符合工作场地的需求,还需要满足高度的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施工技术专业化程度低
工业厂房作为各大工业施工的主要场所,扮演着提供空间与场地并包容工业性污染的重要角色。工业厂房的建设过程总体上包含了场地的挑选、建筑材料的选择、厂房结构的构建与设计以及最后的施工,操作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并且工业厂房正不断大型化。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控都非常的严格,倘若有一个环节出错,厂房的功能性与安全性都将大大降低。目前,许多正在使用的工业厂房都无法满足应有的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技术水平低、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操作不成熟等问题导致了厂房出现质量问题,留下安全隐患。
(二)建设施工人员素质低,建筑器材不齐全
建筑厂房的施工缺少不了施工人员的全力协助和专业器材的帮助,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发挥其共同的作用才能将厂房的建设质量提高。但不少厂房建设过程中往往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一方面,施工人员的选择对象常常是廉价的农民工劳动力,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建筑知识的培训,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建筑操作锻炼。这将导致施工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大大降低了施工技术的专业化程度,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因为技术水平低,操作能力不够产生建筑质量下降,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1]。另一方面,建筑器材作为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帮助工人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时间,但不少厂房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建筑器材,导致一些需要机器完成的任务转为人工手动完成,非但没有节省不够买器材留下的资金,反倒增加施工时间,增大建设难度,还带来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设工业厂房的过程中,不论是大型厂房还是小型厂房,都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因此,施工难度的高低决定了安全系数的大小,建设过程因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首位,保障所有员工的利益。厂房的建设不能单单重视最后的结果,在操作过程中缺少了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与监管,将为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缺少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厂房的建设质量将岌岌可危[2]。一方面,施工人员在高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作业,因为无法保证自身安全与利益,工作效率会大幅度降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缺少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管,施工流程将会不规范、不到位,监管与定期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项安全管理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工业厂房建筑的主体结构建设与关键施工技术要点
(一)严格把控模板支设环节的建设
工业厂房建设的前期操作过程离不开模板支设的构建与设计环节,其规划的好会决定了后期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好的模板支设为后期垫下扎实的建设基础。首先,模板材料的选择便是最为重要的第一环节,面板材料的质量与选择都影响了建筑厂房的用途,在选择过程中,不但需要根据厂房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对材料进行逐一挑选,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而且,材料的选择需要精益求精,不能因为资金的关系偷工减料。因为工业厂房的建筑材料多为坚固的混凝土与钢筋,要充分发挥该材料的作用,设计出美观实用的厂房。其次,模板支设的第二环节便是对模板进行加固工作,具有高强度稳定性的工业厂房才能满足施工的条件,严格进行加固工作,利用小零件和材料对已经建设好的混凝土浇筑展开固定工作,保证建设质量。最后一个环节便是进行拆模工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工人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小心翼翼、专心致志地展开拆模,在不破坏混凝土浇筑的前提之下,保质保量地完成拆模任务,并进行后期清理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的情节性与安全性[3]。
(二)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与利用过程
建筑厂房的主要利用材料便是混凝土钢筋,因此,在对混凝土的操作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其操作技术和施工内容,确保混凝土的利用得当。首先,地基加固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混凝土对浇筑进行固定工作,在加固工作开始之前,要先对地基中的垃圾和污染物,污水及废品展开清洁与处理,以确保不会对之后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之后,需要在地基之中均匀地铺上灰土,并保证灰土中的含水量满足施工的要求与规定,倘若含水量不满足要求,便需要通过晾晒或是洒水的方式对其含水量进行调整,以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目的,之后让合适的灰土铺满地基的基坑便可,并搅拌均匀、严格铺设平整。灰土铺设工作完成后,需要设置好排水设备,因为天气的原因又或者是空气中有一定的含水量,即使在控制了灰土的水分之后,依然会通过种种原因使灰土的含水量不达标,因此设置排水设备和进行排水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保证灰土不会因为过度干燥或者潮湿造成其停止工作,而无法正常完成任务[4]。然后,地基的混凝土表面同样需要进行定期定时的处理与清洁工作,混凝土因为材料的关系常常会在表面出现一些小孔、气泡,这将大大降低建筑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大环节的把控,对于细微的小环节同样需要精益求精,取得完美的成效。对混凝土表面安排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清理,将其表面形成的小孔利用清理工具,一一清除,抹去多余的水分。最后一点,便是利用混凝土进行施工与建造,除去前期的混凝土制造与保养维护环节,制造过程更需要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对混凝土的把控与利用熟练度。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决定了该厂房建筑的水平,而混凝土施工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厂房建筑的使用时间长短与使用感受。因此,在使用混凝土进行建造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施工规定,对混凝土的比例严格把控,搅拌材料时不能分心大意,不能因为马虎而出错,否则前期的努力将白费,制作过程前功尽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作为大型作业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技术,归纳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找出施工问题关键点,并根据总结的结果分析对应的解决方案,不论是模板支设环节,又或者是混凝土的利用环节,都需要施工人员的敬业与精益求精。保证工业厂房的施工质量与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并分析改革、创新突破,找出更加有利于工业厂房的建设方案,为我国建设行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松洋. 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292-292.
[2]昝兵奇. 框架结构厂房主体工程施工及质量保证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4).
[3]元政捷. 探讨工业厂房建筑的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运用[J]. 江西建材,2016(18):95-95.
[4]明婷晓. 浅谈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00016-00016.
论文作者:林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厂房论文; 工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