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干预前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比康复训练组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干预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康复训练组好,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疗法;康复运动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影响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生活压力增大,加上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脑卒中发病率有所升高[1]。脑卒中发病因素复杂,和脑动脉闭塞、狭窄以及破裂等密切相关,且多数脑卒中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后遗症,其中,脑卒中偏瘫较为常见,需及早进行功能康复,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2]。本研究探讨了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康复训练组脑卒中偏瘫患者44例,男、女各有26例、18例,年龄43-74岁,年龄平均值(61.47±5.49)岁。其中,脑梗死有30例,脑出血有14例。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脑卒中偏瘫患者44例,男、女各有25例、19例,年龄45-74岁,年龄平均值(61.25±5.48)岁。其中,脑梗死有29例,脑出血有15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意义。
1.2 方法
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早期指导患者采取功能位,训练痉挛抑制体位,后逐渐进行坐起训练,充分利用健侧肢体辅助运动,并进行双手上举训练,后逐渐开展日常生活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
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其中,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同上。中医康复疗法[3]:(1)针刺。选命门、百会、气海、合谷、内关、曲池、曲泽、大椎、手三里穴进行针刺,口角歪斜加地仓穴和颊车穴;沟音障碍加廉泉穴和哑门;痉挛者加照海穴和申脉。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隔15分钟针刺1次。同时取神阙穴和关元进行艾灸,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2)按摩。选择天宗、肾腧、胆腧、膈腧、肝腧,从上到下进行按摩,按摩手法平稳,以不引起患者肌肉痉挛性收缩为宜,最后进行缓解舒筋法,沿着痉挛肌肉走向给予反复揉按。每天2-3次,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干预前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显效:经干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可自理,病残级别为0级;有效:经干预,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病残级别1-3级;无效:经干预,肢体功能未恢复,生活仍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生活能力采用ADL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NHISS评分,最好45分,分数越高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训练效果比较
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比康复训练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比较[例数(%)]
注:与治疗前对比,#表示P<0.05;与康复训练组治疗后对比,*表示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有研究显示,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及早给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重建神经功能,改善肢体功能障碍[4]。康复训练可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功能锻炼,保持神经生理功能,将休眠脑细胞唤醒,重塑神经系统功能,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症状的发生。而中医康复疗法主要有针刺、艾灸和按摩等,其中,针刺和艾灸可发挥疏经通络、补血益气之功。而按摩可疏通患者静脉,发挥通络补气作用,促进肢体局部营养的改善,濡养肢体筋脉,松解关节粘连,提高关节灵活度[5]。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可提高康复效果。
本研究中,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比康复训练组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中医康复组干预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康复训练组好,P<0.05。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升,梅蕊,朱红华.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4):365-367.
[2] 周学芳,陈江滔.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5(B05):304-305.
[3] 王红斌,彭小平,徐健,等.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7):914-916.
[4] 林峰,潘伟,常万生.早期康复并心理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29-2530.
[5] 张平.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1-62.
论文作者:代俊非,王锡珍,罗艳美,余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患者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肢体论文; 中医论文; 功能论文; 脑卒中论文; 能力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