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国有企业数量众多。根据国企改革方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购重组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国有企业并购的系统工程中,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国企的特点,并总结出相关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模式选择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并购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并购模式选择的理论假设,建立国有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有企业并购样本2008-2013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出国有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一般规律,为国有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国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指标
将现金流量组合特征作为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依据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稍作修正,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如表 1-1。
表1-1 国有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经营现金流-++-++--
投资现金流----++++
融资现金流++--+-+-
采用会计研究法,以国有企业6年财务数据作为评价指标,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基于全面性的原则,选取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对国有控股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借鉴《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可采集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反映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8个财务指标,如表所示,它包括: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如表1-2所示:
根据以上6个函数计算出国有企业并购样本前后相应年份的并购模式选择绩效综合得分。
三、实证分析与结论
本文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生命周期的划分,并对国有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绩效进行研究,利用2008-2013年的国有企业财务数据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处于成长阶段国有企业选择同业并购模式,其长期绩效较有优。
当国有企业顺利通过初创期进入成长阶段,其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行业内竞争开始加剧,虽然国有企业具有国有资本优势,但是也面临着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的市场经营问题。在此阶段,国有企业采取同业并购模式,并购同类产品企业,可以达到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区域内竞争对手的目的,既增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在小范围内形成行业指导,从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有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改进。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处于成长阶段的国有企业采取同业并购模式,其长期绩效优于其他并购模式,所以,处于成长阶段的国有企业可依据所处行业特征,采取同业并购模式,形成企业初步规模。
2、处于成熟阶段国有企业选择混业并购模式,其长期绩效较优。
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已经进入规模经济阶段,成本相对来说已经降到最低,并且组织结构成熟健全,管理者经验丰富,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此时,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继续发展壮大,而是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混业并购模式正符合成熟阶段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为国有企业进入新领域、新行业提供了方式,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证实,处于成熟阶段国有企业进行混业并购,其长期绩效优于其余并购模式。所以,处于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结合市场需求及产业政策指导方向,采取混业并购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本文对国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指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对此构建了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处于成长阶段国有企业选择同业并购模式,其长期绩效较有优以及处于成熟阶段国有企业选择混业并购模式,其长期绩效较优这两点结论。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金融研究,2012年 12期
[2]赵继新,刘敦辉,赵瑞华.基于生命周期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阶段成长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 13期
[3]冯正强,梁昳.国际化视角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民营企业外生型技术成长模式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 11期
论文作者:陈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阶段论文; 绩效论文; 生命周期论文; 企业并购论文; 同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